通訊:小城康巴什打造“無證明城市”前後:“無證明不等於零證明”
中新網鄂爾多斯3月26日電 題:小城康巴什打造“無證明城市”前後:“無證明不等於(yu) 零證明”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過去48小時間,李園接聽電話的頻率明顯多了起來,即便是周日依然如此。
很多人來來回回問她的是同一個(ge) 問題:作為(wei) “網紅城市”的康巴什,率先在內(nei) 蒙古自治區打造首個(ge) “無證明城市”後,是不是以後辦事時不用提供任何證明材料?
李園是內(nei) 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政務服務局局長,26日上午,她在此間接受記者專(zhuan) 訪時表示,“當前康巴什區打造的‘無證明城市’隻是試行階段,必須強調的是,打造‘無證明城市’並不等於(yu) 零證明,法律法規規定必須要有的證明材料,辦事人員仍需提供證明材料。”
康巴什區打造“無證明城市”肇始於(yu) 2022年8月份,當時李園為(wei) 了貫徹落實國家提出的“法無規定一律取消”和“法有規定無需提交”的“無證明城市”建設目標,曾赴南方一些城市調研,“調研回來後,就開始馬不停蹄地推進這項工作。”
在中國浙江、山東(dong) 多地陸續打造“無證明城市”的當下,康巴什區在打造“無證明城市”過程中,讓李園略顯“煩惱”的是,很多人對“無證明城市”中所稱的“證明”概念不夠清晰。
她對記者“科普”說,“無證明城市”中所稱的“證明”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依法向行政機關(guan) 申請辦理行政事項時,提供的需要由行政機關(guan) 或者其他機構出具、用以描述客觀事實或者表明符合特定條件的材料,比如身份證明、資產(chan) 證明、工作證明等。
李園透露,2022年9月迄今,康巴什區政務服務局經過認真討論後,認為(wei) 康巴什區創建“無證明城市”可以試行。
3月24日下午,康巴什區政務服務局對外正式官宣:康巴什區創建“無證明城市”,當地正式邁入“無證明時代”,外界有所不知的是,這也是內(nei) 蒙古打造的首個(ge) “無證明城市”。
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康巴什區已梳理公布第一批證明材料事項清單共涉及17個(ge) 部門,證明事項155項,證明材料238項,其中直接取消證明材料69項。接下來,將分批次實現個(ge) 人、企業(ye) 辦事免提交這些證明材料的“便民”舉(ju) 措。
值得關(guan) 注的是,過去2天間,部分媒體(ti) 就此事進行了簡單報道,李園告訴記者,“由於(yu) 是試行,具體(ti) 會(hui) 遇到什麽(me) 問題,還需要繼續糾正。”
推行“無證明城市”,當地民眾(zhong) 到底能得到什麽(me) “實惠”?
李園以“企業(ye) 設立、變更、注銷登記”舉(ju) 例說,“按照以往程序,辦事人員至少要向審批部門提供稅務部門、公安部門,甚至法院部門至少十幾份證明材料,才能完成申請。現在我們(men) 提出打造‘無證明城市’後,辦事人員涉及到以上的證明材料不需要自己提交,就能辦理。”
辦事人員為(wei) 什麽(me) 可以如此簡單就能辦理之前繁瑣的事務?
李園解釋說,“事實上很多工作是政務服務部門聯合其他相關(guan) 部門在網絡上為(wei) 辦事人員直接‘代勞’了。”“現在我們(men) 基本上能做到各部門信息共享,一些證明材料依然需要通過各部門給予備案。”
康巴什區打造“無證明城市”為(wei) 什麽(me) 行?
李園的解釋是:“康巴什區目前僅(jin) 有11萬(wan) 人口,產(chan) 業(ye) 相對比較簡單、行政審批事項相對單一,所以符合打造‘無證明城市’的目標。”
“打造‘無證明城市’背景下,並不意味著不需要提供任何證明材料。”李園對記者解釋說,目前當地還有相當一部分複雜事務,一定程度上還需要辦事人員提供法律法規規定必須要有的證明材料。
對於(yu) 康巴什區提出的打造“無證明城市”,業(ye) 界表示,此舉(ju) 可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減少民眾(zhong) 跑腿,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