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共享發展機遇 走好共富之路——浙江基層助殘幫扶見聞

發布時間:2023-03-29 10:44: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杭州3月28日電 題:共享發展機遇 走好共富之路——浙江基層助殘幫扶見聞

  新華社記者楊湛菲

  三月的江南,空氣微涼,煙雨蒙蒙。

  浙江縉雲(yun) 縣沃爾德殘疾人之家的工療車間裏,十幾名員工在明亮的燈光下,專(zhuan) 心致誌地完成手中的活計——製作車鎖鎖芯。在這裏,他們(men) 不僅(jin) 可以通過上班獲得報酬,還能接受日間照料,一起看書(shu) 唱歌,休閑娛樂(le) 。

  這是浙江助殘幫扶諸多舉(ju) 措的一個(ge) 縮影。近年來,浙江圍繞殘疾人就業(ye) 增收、托養(yang) 照護、康複服務等重點領域,不斷完善政策保障,確保廣大殘疾人在現代化和共同富裕道路上“一個(ge) 都不掉隊”。

  兜底保障:庇護一人,惠及全家

  “我每天自己坐公交車來這裏上班,掙的錢可以買(mai) 我喜歡的零食。”自2011年沃爾德殘疾人之家創辦以來,殘疾員工小應就在這裏的工療車間工作,已經是“老員工”了。

  “工療車間主辦企業(ye) 給予殘疾人員工勞動報酬和社保,且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原有低保、補貼等福利待遇不變。同時殘聯與(yu) 稅務、財政等部門配合,幫助企業(ye) 及時享受限額即征即退增值稅等政策和一定的財政補貼。”縉雲(yun) 縣殘疾人勞動就業(ye) 服務所所長李洋告訴記者。

  義(yi) 烏(wu) 市愛心助殘社會(hui) 工作服務中心負責人龔愛珍同樣致力於(yu) 把殘疾人之家打造成“共富車間”。這裏的殘疾人員工不僅(jin) 可以從(cong) 事手工勞動,還有機會(hui) 掌握修圖技能、從(cong) 事燙印技術、進行直播操作,更好更深入地融入社會(hui) 生活。

  “殘疾人之家已成為(wei) 浙江助殘工作的一張‘金名片’。”浙江省殘聯教育就業(ye) 部部長陳海華介紹,目前全省已建成規範化殘疾人之家1410家,為(wei) 2.92萬(wan) 名重度殘疾人提供庇護服務,組織從(cong) 事來料加工、產(chan) 品組裝包裝等輔助性就業(ye) 項目。

  康複服務:科學幹預,因人施策

  走進義(yi) 烏(wu) 市朗達心聲幼兒(er) 園教學樓,記者看到樓道向兩(liang) 側(ce) 延伸,形成一個(ge) “V”字。一側(ce) 是幼兒(er) 園,另一側(ce) 則是提供康複教育的心聲聾兒(er) 培訓部。

  “我的孩子就有聽力障礙,如今戴著助聽器,已經可以正常生活,成家立業(ye) 了。”出於(yu) 對殘疾兒(er) 童的關(guan) 愛和對同類家長的理解,機構負責人徐仙琴創辦了這所特殊的幼兒(er) 園,如今已是第20個(ge) 年頭。

  幼兒(er) 園開設殘健融合的班級,根據康複情況,從(cong) 全天上康複課程,到半天康複半天普通教學,再到“一對一”在康複師指導下融入普通教學課堂,特殊兒(er) 童可逐步過渡到與(yu) 普通兒(er) 童一同上課生活。同時,普通兒(er) 童也能夠認同特殊兒(er) 童並給予他們(men) 更多及時的關(guan) 愛。

  看到記者從(cong) 窗邊經過,接受康複治療的孩子們(men) 開心地揮手打招呼。康複師告訴記者,很多孩子剛來這裏時,十分害羞,經過逐步引導,如今已開朗許多,慢慢打開了自己。“融合教育讓每一位特殊兒(er) 童產(chan) 生了歸屬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到更多需要幫助的家庭,成就更多需要成就的孩子。”徐仙琴說。

  據義(yi) 烏(wu) 市殘聯副理事長陳義(yi) 介紹,近年來,義(yi) 烏(wu) 市已創建殘疾兒(er) 童定點康複機構4家,進一步完善了殘疾兒(er) 童康複服務體(ti) 係,有康複需求和適應指征的殘疾兒(er) 童康複服務率達100%。

  創業(ye) 就業(ye) :培育引導,發揮特長

  “大家準備好手速和網速了嗎?五!四!三!二!一!上鏈接!”聚光燈下,主播陳姝餘(yu) 正在進行一場帶貨直播,她正在售賣的,是家鄉(xiang) 縉雲(yun) 縣的農(nong) 特產(chan) 品。

  麵容清秀、口齒伶俐,端坐在主播台上,陳姝餘(yu) 自信從(cong) 容地介紹商品,時而露出極具感染力的笑容,帶著觀眾(zhong) 也開心起來。看不出來,這位23歲的年輕主播罹患小兒(er) 麻痹症,行動並不方便。

  陳姝餘(yu) 的直播間在縉雲(yun) 縣殘疾人電商創業(ye) 孵化中心。兩(liang) 年前,她在縣殘聯的幫助下來到這裏參加直播培訓。去年8月,她正式開始做直播帶貨的工作,現在還兼任直播培訓講師,幫助更多殘疾人融入社會(hui) 工作。

  談到未來,陳姝餘(yu) 清澈的眼中閃著光芒:“現在政府扶持政策好,社會(hui) 也很關(guan) 注我們(men) ,如果直播這條路走得好,我希望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一直走下去。”

  “從(cong) 2020年開辦至今,我們(men) 培養(yang) 了400餘(yu) 名殘疾人主播。”縉雲(yun) 縣殘疾人電商創業(ye) 孵化中心負責人朱偉(wei) 如向記者介紹,“很多殘疾人有很高的領悟力,我們(men) 要做的是引領激發他們(men) 的潛力,幫助他們(men) 樹立自信。”

  目前,浙江全省設立殘疾人職業(ye) 培訓基地112個(ge) ,年培訓殘疾人2萬(wan) 人次以上。同時建立“選、育、賽、用”全鏈條培養(yang) 機製,創新“愛心導師”師帶徒模式,培養(yang) 殘疾人高端技能人才。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