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陝西寶雞一西周時期墓地發現大量東方文化因素

發布時間:2023-03-29 10:5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安3月28日電 (記者 阿琳娜)記者28日從(cong) 寶雞市考古研究所獲悉,考古人員在一西周時期公共墓地發現玉琮、銅璿璣狀飾等大量帶有東(dong) 方色彩的古代文化遺存,推斷這些東(dong) 方文化因素應來自於(yu) 陶寺文化。

  2018年至2020年,寶雞市考古研究所對東(dong) 沙河西路墓地進行了考古發掘,共發掘古墓葬77座,其中西周墓葬45座,出土瓷、陶、青銅等質地文物328件(組)。從(cong) 墓葬形製、葬式及文字等判斷,此地為(wei) 一處西周時期公共墓地。

  目前較普遍的認識是周人起源於(yu) 渭河支流的古邰地,古邰地位於(yu) 現今的陝西武功境內(nei) 。後遷徙至今甘肅慶陽地區,因受戎狄侵擾,公劉時遷居古豳地,古公亶父時遷至周原。

  依周人的遷徙路線,他們(men) 當與(yu) 地處東(dong) 方的古代文化並無交集,但在東(dong) 沙河西路墓地中卻發現大量的帶有東(dong) 方色彩的古代文化遺存,例如墓葬中出土的彩繪陶器、玉琮、銅璿璣狀飾。

  寶雞市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胡望林介紹,同屬於(yu) 西周時期的周原墓地中出土的彩繪陶罐上發現有八角星紋,而八角星紋在東(dong) 方諸文化社會(hui) 意識形態當中有極為(wei) 特殊的地位。大汶口文化遺址中出土的陶盆、陶豆上均發現有八角星紋,東(dong) 沙河西路墓地出土的彩繪罐上的平行線紋、變體(ti) 太陽紋也與(yu) 大汶口文化中太陽紋、平行線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玉琮是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隨著良渚文化向北擴張與(yu) 大汶口文化碰撞,大汶口文化中融入了良渚文化因素。大汶口文化西進,在山西陶寺文化中也發現了玉琮。東(dong) 沙河西路墓地出土的玉琮,是東(dong) 方文化西進影響的結果。

  璿璣是帝王用來觀測天象的玉雕的儀(yi) 器,東(dong) 沙河西路墓地出土的銅璿璣狀飾,器型與(yu) 大汶口文化玉璿璣別無二致,它沒有出土於(yu) 墓葬棺槨內(nei) ,而與(yu) 銅禮器一樣出土於(yu) 二層台上,顯示其與(yu) 禮器同等重要。

  “我們(men) 認為(wei) 陶寺文化實際上是作為(wei) 地處東(dong) 方的大汶口文化與(yu) 周文化之間傳(chuan) 播的媒介,東(dong) 沙河西路墓地中諸多的東(dong) 方文化因素,應來自於(yu) 陶寺文化。”胡望林表示,陶寺地處山西臨(lin) 汾盆地,龍山早期地處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開始向北征服,擠壓了原屬山東(dong) 地區的大汶口文化的生存空間,隨之而來的便是大汶口文化的向西遷徙,西遷的大汶口文化在臨(lin) 汾盆地與(yu) 原處於(yu) 此地的古代文化相融合創造了陶寺文化,這便是陶寺文化中有大量的東(dong) 方文化因素的原因。

  胡望林說,東(dong) 沙河西路墓地中東(dong) 方文化因素的大量出現,與(yu) 陶寺文化有著莫大的關(guan) 係,這可能與(yu) 先周文化的起源有關(guan) ,有學者認為(wei) 先周文化起源於(yu) 內(nei) 蒙古中南部,在向外擴張過程中與(yu) 陶寺文化發生了碰撞。該墓地中的東(dong) 方文化因素似可為(wei) 該論點提供一些佐證。(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