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貴州新農人“酷”種田:開“飛機”修機械玩轉新農活

發布時間:2023-03-29 11:0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貴州玉屏3月28日電 題:貴州新農(nong) 人“酷”種田:開“飛機”修機械玩轉新農(nong) 活

  作者 周燕玲

  一場春雨過後,走進位於(yu) 武陵山腹地的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田坪鎮,隨處可見旋耕機在田間地頭來回穿梭,皮膚黝黑的回鄉(xiang) 大學生姚林忙完土地翻耕後,從(cong) 農(nong) 機上下來徑直走向田間的水稻育秧中心大棚。

  育秧大棚內(nei) ,幾名農(nong) 技人員正在指導村民水稻機械育秧,從(cong) 放盤、鋪土、播種到秧盤輸出,僅(jin) 需十幾秒時間。“水稻機械化育苗1小時能播600盤,村民隻需買(mai) 好種子,按畝(mu) 付錢,育秧中心包育秧包插秧。”姚林說。

  從(cong) 小在田坪鎮長大的姚林,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新農(nong) 人”,大學畢業(ye) 後曾在外工作多年,對土地有著深厚感情並看好農(nong) 業(ye) 發展前景的他,後來選擇返鄉(xiang) 創業(ye) ,並於(yu) 2019年成立玉屏供農(nong) 農(nong) 機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

  “讀了十幾年的書(shu) ,最後回來種田?”當家裏人聽說姚林要回來種田時,第一反應是震驚和不解。但是,幾個(ge) 月後當他們(men) 看到姚林在田間地頭熟練操作無人機、收割機時,逐漸認可了他。

  “給果園撒天然有機農(nong) 藥需要在傍晚,這時候蟲子剛出來播撒效果最好”“給水稻撒藥就不一樣了,得在早晨露水剛出的時候”……講起給不同農(nong) 作物做飛防的要點,長時間輾轉於(yu) 稻田與(yu) 農(nong) 民之間的姚林經驗老到。

  姚林介紹,植保無人機作業(ye) 隻是合作社其中一個(ge) 業(ye) 務,目前合作社裏有74台農(nong) 機設備,不僅(jin) 有起壟機、開溝機,還有插秧機、收割機、烘幹機,可以實現水稻全程機械化種植。

  除了農(nong) 業(ye) 機械化種植外,為(wei) 解決(jue) 農(nong) 民打工種地兩(liang) 不誤難題,姚林的合作社還開展土地代耕代收的田間管理和全程托管新模式,農(nong) 戶簽訂委托合同就可以當“甩手掌櫃”。

  2022年,姚林的合作社為(wei) 當地農(nong) 戶全程托管和半程托管土地上萬(wan) 畝(mu) 。采訪間隙,姚林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夫妻倆(lia) 在外務工一天最少可以掙200元(人民幣,下同),如果單純在家種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除掉種子、化肥等成本,一年下來一畝(mu) 地收入不到2000元。

  為(wei) 了種好地,姚林把分散入股合作社的土地連方成片整合起來,並利用農(nong) 機設備加大撂荒地複耕複種,實行糧油輪作以及發展西蘭(lan) 花、西瓜、辣椒等特色產(chan) 業(ye) ,銷售到附近縣城的各大超市。

  在姚林的帶領下,合作社裏一批“90後”“00後”大學畢業(ye) 生和返鄉(xiang) 青年,從(cong) 不會(hui) 種田變成了種田能手。“90後”姚勇不僅(jin) 會(hui) 操作植保無人機,還是合作社裏農(nong) 機駕駛、維修的一位能手。

  在姚勇看來,未來農(nong) 業(ye) 一定會(hui) 變得“高大上”起來,一名合格的“新農(nong) 人”不僅(jin) 要會(hui) 操作無人機,還要上觀天象下曉地理,掌握農(nong) 業(ye) 植保知識,懂得機械維修養(yang) 護。

  “00後”大學畢業(ye) 生姚紅,2022年也加入姚林的合作社。負責辦公室的工作之餘(yu) ,她常會(hui) 跟著農(nong) 技人員上山下田,學習(xi) 操作農(nong) 機設備和無人機,“在田野迎著風開各種大型農(nong) 機設備,很炫酷。”

  如今,除了全程機械化種植和土地托管外,姚林和團隊的夥(huo) 伴們(men) 正在籌備直播帶貨,擬開啟手機直播這個(ge) “新農(nong) 活”,讓當地農(nong) 特產(chan) 品更好地走出“山窩窩”。(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