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跨越2000公裏:父親犧牲76年後,他申領到烈士證明
尋訪之路
1998年
母親(qin) 王俠(xia) 身患癌症。病重期間,她把彭自衛叫到床前,拿著保留了50多年的徐子明照片,再三囑咐他要找到父親(qin) 的犧牲地和安葬地。
2013年
彭自衛與(yu) 老伴胡鳳英一起趕到鞍山,在表弟李鳳智陪同下,參觀了鞍山烈士紀念館。紀念館裏設有專(zhuan) 門櫥窗,展示有徐子明烈士的照片和事跡。
2021年
根據當地居民的講述、當時掌握的資料、家屬的介紹及提供的照片,三方吻合,海城市相關(guan) 部門遂完善了徐子明烈士墓的碑文。國慶節後,彭自衛與(yu) 親(qin) 友來到海城烈士陵園,在父親(qin) 徐子明墓碑前祭奠並誦讀家書(shu) 。
2022年
6月份,相關(guan) 工作人員把烈士證明書(shu) 送到彭自衛手中。
2023年
4月3日,彭自衛在武漢通過中華英烈網向父親(qin) 徐子明獻花。
□ 長江日報記者劉睿徹 唐婧妮
4月3日,77歲的彭自衛老人在武漢通過中華英烈網向犧牲時32歲的父親(qin) 徐子明獻花。2013年至2021年,他兩(liang) 次尋訪,跨越近2000公裏,終於(yu) 在遼寧省鞍山市海城市找到父親(qin) 的犧牲地和安葬地。在父親(qin) 犧牲76年後,他為(wei) 父親(qin) 申請了烈士證明書(shu) 。
彭自衛說:“我從(cong) 沒見過親(qin) 生父親(qin) 。70多年來,我們(men) 子、孫、曾孫三代人成人成才,生活幸福;他生前所在團已成為(wei) 裝甲兵團,可以告慰他的英靈了。”
■ 母親(qin) 臨(lin) 終前叮囑“一定要找到你的父親(qin) ”
時光回到解放戰爭(zheng) 時期的東(dong) 北戰場。1946年6月2日,在鞍海戰役中,東(dong) 北民主聯軍(jun) 第四縱隊十旅二十九團副團長徐子明,冒著敵人猛烈的炮火,堅守陣地指揮。一顆炮彈爆炸,擊中他的腰部,頓時血流如注。他在被抬下陣地轉運途中壯烈犧牲。
這段經曆,彭自衛讀初中時第一次聽母親(qin) 王俠(xia) 講起。“你的父親(qin) 引領我參加了革命,投身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鬥爭(zheng) ,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你的父親(qin) 是為(wei) 解放中國犧牲的,你以後一定要去找他。”年紀越大,母親(qin) 講得越多。
母親(qin) 給彭自衛看父親(qin) 用過的馬褡子,上麵還留著槍眼。還有父親(qin) 犧牲前一個(ge) 月,當時的遼東(dong) 軍(jun) 區授予父親(qin) 所在團的榮譽團旗,上麵寫(xie) 著“鞍山團”。
少年時,聽母親(qin) 講起父親(qin) 的故事,彭自衛的內(nei) 心是震撼的。母親(qin) 說,父親(qin) 是個(ge) 威武高大的山東(dong) 漢子,性格豪爽,打起仗來不要命。打仗打到激烈處,他還會(hui) 喝上兩(liang) 口酒,帶頭衝(chong) 鋒。
雖然母親(qin) 講得出父親(qin) 犧牲的經過,但是受當年條件所限,母親(qin) 並不清楚父親(qin) 具體(ti) 的犧牲地和安葬地。
1998年,母親(qin) 王俠(xia) 身患癌症。病重期間,她把彭自衛叫到床前,拿著保留了50多年的徐子明照片,再三囑咐他要找到父親(qin) 的犧牲地和安葬地。“你的父親(qin) 就留下你一個(ge) 孩子,你一定要找他。”
■ 父親(qin) 犧牲經過寫(xie) 入遼寧地方史誌
徐子明犧牲後,王俠(xia) 帶著兩(liang) 個(ge) 年幼的孩子隨部隊南下,最後在武漢定居。1954年,彭自衛的哥哥不幸溺水去世。
後來,王俠(xia) 組建了新家庭。彭自衛介紹,繼父彭德輝參加過長征、抗日戰爭(zheng) 、解放戰爭(zheng) ,對他非常關(guan) 愛。他從(cong) 小就能感受到尊崇革命先烈的家庭氛圍。繼父先於(yu) 母親(qin) 去世。“弟妹們(men) 都支持我尋親(qin) ,稱呼我的親(qin) 生父親(qin) 為(wei) ‘徐爸爸’。”
王俠(xia) 在徐子明的照片背後寫(xie) 下犧牲經過:“1946年6月5日……為(wei) 了完成黨(dang) 給的任務而光榮地犧牲……”長江日報記者看到,鋼筆的藍色字跡已有點模糊不清。
去年,在為(wei) 父親(qin) 辦理烈士證明書(shu) 時,彭自衛在《鞍山市誌》以及遼寧省委黨(dang) 史研究室編撰的《先鋒頌》中看到了對父親(qin) 更詳細的介紹:“徐子明1937年參加八路軍(jun) 膠東(dong) 部隊,不久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曆任營長、作戰科長、師參謀長、副團長等職,指揮作戰有勇有謀,被讚譽為(wei) ‘常山趙子龍’。在鞍海戰役中,協同兄弟部隊,促使國民黨(dang) 某師2000多人起義(yi) 。犧牲當天,敵人向陣地連續傾(qing) 瀉了500多發炮彈。為(wei) 保證阻擊任務的完成,徐子明在本可以撤離的情況下執意留在陣地上,繼續指揮作戰……”
據悉,鞍海戰役和其他戰役的勝利奠定了三大戰役之一遼沈戰役的基礎,最終使遼寧全境獲得解放。
■ 第一次尋訪在父親(qin) 犧牲的山坡下落淚磕頭
母親(qin) 的囑咐,彭自衛一直記得。但是,如何找到父親(qin) 的犧牲地和安葬地,他感到無從(cong) 下手。隨著退休進入老年,沒有完成的任務像石頭一樣壓在他的心上。“萬(wan) 一哪天自己走了,怎麽(me) 向父母交代。”
2013年,彭自衛向遠在遼寧省撫順市的表弟李鳳智談了自己的困惑。彭自衛的母親(qin) 王俠(xia) 是李鳳智的二姨。對那段曆史,李鳳智也有所了解。熟悉網絡的他決(jue) 定幫助彭自衛在網上搜索。
近日,李鳳智通過電話告訴記者:“當年,二姨參加抗日戰爭(zheng) ,山東(dong) 老家的房子被日本侵略者燒了。幸虧(kui) 鄉(xiang) 親(qin) 們(men) 救得及時,屋裏的老人被救了出來。後來,舉(ju) 家遷到東(dong) 北。二姨父打日本鬼子,為(wei) 解放中國而犧牲,我們(men) 都很崇敬他。”
想到二姨父是山東(dong) 人,李鳳智先在山東(dong) 的網站上查找。一篇題為(wei) 《抗戰時期的“膠東(dong) 三子明”》的文章引起他注意,其中寫(xie) 道徐子明犧牲在鞍山,事跡吻合。
李鳳智又在網上找到鞍山烈士紀念館的聯係電話。工作人員聽說是家屬尋親(qin) ,中午休息時間就發來了烈士事跡的介紹資料。這樣,李鳳智了解到,徐子明犧牲在鞍山海城甘泉鄉(xiang) 向陽寨村北山一六二高地。
2013年4月,彭自衛與(yu) 老伴胡鳳英一起趕到鞍山,在李鳳智陪同下,參觀了鞍山烈士紀念館。紀念館裏設有專(zhuan) 門櫥窗,展示有徐子明烈士的照片和事跡。
在鞍山烈士紀念館,彭自衛看到了一份檔案資料,是徐子明烈士生前所在團一營營長王覺為(wei) 他犧牲前後所作的情況說明。文中寫(xie) 道:“見到徐副團的遺體(ti) ,全是血……”“遺體(ti) 就掩埋在河南邊一個(ge) 小村的小山上……”
但是,徐子明烈士究竟被安葬在哪裏,仍舊不詳。
彭自衛和李鳳智一路尋訪到向陽寨村北山。山中有溝壑,似乎還有當年戰壕的痕跡。彭自衛跪在山坡下,磕頭不止,淚如雨下,“爸爸,兒(er) 子來看您了”。
■ 父親(qin) 生前所在部隊已成裝甲兵團
當地上了年紀的村民知道當年在這裏打過一場大仗,但不知道犧牲將士被安葬在何處。
彭自衛在父親(qin) 的犧牲地捧了一抔土,帶回鞍山烈士紀念館,將其撒在烈士紀念碑前。他將父親(qin) 生前所在的“鞍山團”榮譽團旗贈送給了鞍山烈士紀念館。
李鳳智同時在網上發帖《請協查四野戰鬥英雄徐子明烈士墓地》,當時並無回音。
2013年清明節,彭自衛回武漢寫(xie) 道:“媽媽,您的囑托,我已完成了一部分。記錄著父親(qin) 徐子明英雄事跡的鞍山烈士紀念館,我已找到了。爸爸,您的後代是好樣的……會(hui) 把這段英雄父親(qin) 的光輝曆史永遠記住,並以此來教育後代,做一個(ge) 對國家有貢獻的人!做一個(ge) 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這次尋訪,彭自衛還有一個(ge) 收獲,父親(qin) 生前所在團官兵輾轉聯係上了他。為(wei) 了建設團史館,他們(men) 於(yu) 2013年6月專(zhuan) 程來到武漢,向彭自衛征集文物。
官兵們(men) 自豪地告訴彭自衛:“徐子明是我們(men) 早期的團長,現在的團已經是裝甲兵團。歡迎您來部隊參觀、講課,感受中國軍(jun) 隊的強大。”彭自衛將父親(qin) 使用的馬褡子和軍(jun) 毯送給了部隊,並和官兵們(men) 合影。
隨後幾年,彭自衛不知道的是,國家正積極開展行動,對零散烈士紀念設施進行全麵摸底調查,將規模較小的遷入烈士陵園安葬,予以集中管理保護。
徐子明烈士墓正是在這一過程中被發現,遷移至海城烈士陵園。
■ 第二次尋訪找到父親(qin) 的安息之地
在有生之年找到父親(qin) 的安葬地,彭自衛一直沒有放棄。2021年清明節前夕,李鳳智在網上發現退役軍(jun) 人事務部微信公眾(zhong) 號有了幫烈士尋親(qin) 的功能,遂告訴了彭自衛。他們(men) 抱著試試看的想法進行了申請。
很快,遼寧省退役軍(jun) 人事務部門工作人員給他們(men) 打來了電話。根據信息,他們(men) 和海城烈士紀念館取得了聯係。
近日,記者連線海城市烈士紀念設施管理中心主任王丹了解到,尋訪發現,徐子明烈士的原始墓地在海城市王石鎮。按照國家要求,其墓地被移至海城烈士陵園集中管理。慎重起見,當時墓碑上隻刻了姓名,沒有碑文。2021年,根據當地居民的講述、當時掌握的資料、家屬的介紹及提供的照片,三方吻合,遂完善了徐子明烈士墓的碑文。
終於(yu) 找到了親(qin) 生父親(qin) 的安息之地,彭自衛不禁熱淚滾滾,生平第一次鄭重地給父親(qin) 寫(xie) 了一封家書(shu) 。
帶著這封家書(shu) ,2021年國慶節後,75歲的彭自衛在同母異父的弟弟彭憲華陪同下,趕到海城烈士陵園。身在東(dong) 北的李鳳智及其他親(qin) 友已等候多時。
烈士陵園內(nei) 鬆柏蒼翠,陽光和煦。親(qin) 友們(men) 一致決(jue) 定,先向位於(yu) 烈士陵園內(nei) 最高點的無名烈士墓敬獻花籃。
“還有千千萬(wan) 萬(wan) 像徐爸爸這樣的烈士,為(wei) 了國家解放、人民幸福犧牲了生命,連姓名都沒有留下。我們(men) 更不應該忘記他們(men) 。”彭憲華近日告訴記者。
■ 生平第一次在父親(qin) 墓碑前誦讀家書(shu)
鞠躬、行禮、獻花畢,彭自衛在父親(qin) 的墓碑前誦讀了家書(shu) :“爸爸,我們(men) 在您英雄精神的感召下,在媽媽教育下,家庭和睦幸福,個(ge) 個(ge) 工作出色,紅色基因代代相傳(chuan) 。您的孫女是一名白衣天使,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出色完成任務,是一位稱職的醫務工作者。您的重外孫也是新時代一名大學生,他學習(xi) 上進、追求進步,現已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我們(men) 全家人以您為(wei) 楷模,努力工作,為(wei) 國家繁榮昌盛而作貢獻……”回漢後,親(qin) 友們(men) 一起製作了一段視頻——《深切緬懷英雄父親(qin) 徐子明》。
去年清明節前,親(qin) 友們(men) 提議,為(wei) 徐子明烈士申請烈士證明書(shu) 。彭自衛向武漢市江岸區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提出了申請。雖然經過10年尋找,但申請烈士證明書(shu) 的相關(guan) 材料仍需完善。
江岸區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優(you) 撫科科長劉波濤積極協調,全力對接海城市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海城烈士陵園等單位,取得相應烈士證據材料後,協助彭自衛到母親(qin) 生前單位長江航務管理局查詢檔案,並在檔案中發現了部分關(guan) 鍵線索,隨即與(yu) 市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進行了請示和研討,進一步完善了申請材料。
去年6月,在徐子明犧牲76年後,相關(guan) 工作人員把一份印製著莊嚴(yan) 國徽的烈士證明書(shu) 送到彭自衛手中。
烈士證明書(shu) 上寫(xie) 道:“徐子明同誌在解放戰爭(zheng) 中犧牲,被評定為(wei) 烈士。特發此證,以資褒揚。執證人姓名彭自衛……”
彭自衛將烈士證明書(shu) 複印了10份,送給親(qin) 友。他說:“這是我們(men) 大家庭的光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