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測量銀河係恒星年齡,科學家有“兩把尺子”

發布時間:2023-04-04 14:03:00來源: 科技日報

  測量銀河係中恒星的年齡,能夠幫助人類更好地認識銀河係的早期形成演化曆史。那麽(me) ,人們(men) 是如何實現對銀河係中恒星年齡的測定的?

  “銀河係中恒星年齡的確定,在很長時間內(nei) 都是一個(ge) 基於(yu) 經驗的不準確工作。”平勁鬆介紹,“直到2003年,天文學家才提出一種比較科學的方法,即以一顆恒星的光球開始出現的時候作為(wei) 它一生的起點。”恒星年齡的這一起點被稱為(wei) 它的“出生線”,以“出生線”作為(wei) 起點能較好地實現對恒星年齡的合理測度和把握。

  在銀河係的恒星中,太陽是唯一通過測量得到基本年齡的恒星,結果約為(wei) 46億(yi) 年。其他恒星的年齡都是通過半基本方法與(yu) 依賴模型假設的方法等獲得的。

  “半基本方法包括核宇宙計年的辦法和運動學定年方法兩(liang) 類。”平勁鬆說,“前者測量恒星光譜中鈾、釷放射性元素同位素含量,對照半衰期反推年齡。後者假設一群比較密集的恒星起始出生線基本一致,依靠測量它們(men) 遠離起始點經曆的時間來確定其年齡。”依賴模型假設的方法,主要依賴恒星演化模型在恒星赫羅圖上標注出等年齡曲線,通過測量恒星的光度、有效溫度以及可能的化學成分等數據,得出一顆恒星大致的年齡。

  “測量銀河係中恒星的年齡,是一個(ge) 開放性的問題。”平勁鬆表示,“如果未來能在測量技術方法或原理上取得更大的突破,我們(men) 就能更好地精確測定銀河係中恒星的年齡。”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