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兩千餘份樣品,中國玉米種子質量報告三亞發布
中新網三亞(ya) 4月3日電 (記者 王曉斌)2023中國種子大會(hui) 暨南繁矽穀論壇4月1日至4日在三亞(ya) 舉(ju) 行。論壇上發布的《中國種子質量報告-玉米》(下稱《報告》)指出,當前我國玉米種子實際質量高於(yu) 包裝標識質量,但種子活力表現差異較大,種子耐貯藏的表現不佳,同時種子包裝標識不規範與(yu) 包裝方式造成的質量損失情況仍然存在。
這份報告基於(yu)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種子科學與(yu) 技術中心、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作物種子全程技術創新北京中心、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三亞(ya) 研究院、崖州灣種子質量檢測中心聯合開展的2022年全國玉米種子質量調查撰寫(xie) 。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教授王建華介紹,本次調查樣品的來源采取第三方市場隨機取樣方式,以消費者身份在全國種子經銷市場、門店購買(mai) 得來。在全國23個(ge) 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收集玉米種子樣品2232份,覆蓋中國玉米種植麵積最大的北方春玉米區、黃淮海夏玉米區和西南山地玉米區。
《報告》指出,當前我國玉米種子實際質量普遍高於(yu) 包裝標識質量。這可能是種子企業(ye) 為(wei) 避免市場監管風險或因檢驗能力不足,僅(jin) 按照國家要求的種子質量標準最低線進行標識。也可能存在陳種子問題導致活力較低,為(wei) 了給產(chan) 品質量留有餘(yu) 地,企業(ye) 主動降低了標識的發芽率。
《報告》認為(wei) ,種子含水量不同對種子發芽率和活力具有顯著影響。2025份有效檢測樣品中,種子含水量低於(yu) 13%的樣品保持了較高的發芽率和活力,但含水量高於(yu) 15%後,發芽率和活力平均下降5%-8%。
《報告》發現種子包裝方式是影響種子活力的重要因素。通過分析種子包裝開孔情況在不同生態區的分布,調查人員發現北方春播區和西南山地玉米區包裝開孔樣品數量,顯著多於(yu) 未開孔包裝樣品數量。包裝開孔增加了種子吸潮風險,可能造成種子活力的損失,影響田間出苗。
《報告》建議,種子企業(ye) 仍要加強種子質量管理意識,規範種子產(chan) 品包裝方式,進一步提升種子質量以達到單粒播標準,加強種子檢驗檢測技術水平。玉米種子行業(ye) 亟需建立具備健全質量指標、完善先進檢測手段的種子質量評價(jia) 體(ti) 係。種子管理部門要重視種子活力等質量指標的評價(jia) ,防範田間生產(chan) 安全風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