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GBC高管:中國已連續7年問鼎全球十大LEED綠色建築市場榜首
(投資中國)USGBC高管:中國已連續7年問鼎全球十大LEED綠色建築市場榜首
中新社北京4月6日電 題:USGBC高管:中國已連續7年問鼎全球十大LEED綠色建築市場榜首
作者 龐無忌 韓昕寧
截至2022年底,中國獲得LEED正式認證的建築物總麵積已近1.6億(yi) 平方米,如果以北京中信大廈(北京最高的 LEED金級建築)作為(wei) 參照物,中國LEED認證總麵積等於(yu) 395個(ge) 中信大廈。這是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hui) (USGBC)及綠色事業(ye) 認證公司(GBCI)北亞(ya) 區董事總經理杜日生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zhuan) 訪時透露的信息。
事實上,中國在綠色建築方麵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迅猛。自2005年中國第一個(ge) 建築項目獲得LEED認證以來,LEED綠色建築數量在國內(nei) 呈現指數式增長。截至去年,中國已連續7年問鼎全球十大LEED綠色建築市場榜首(不含美國)。
LEED是指能源與(yu) 環境設計先鋒,由USGBC推出,是當前全球範圍內(nei) 公認且應用最為(wei) 廣泛的綠色建築認證體(ti) 係。杜日生說,2001年LEED首次進入中國,經過20餘(yu) 年的發展,中國早已成為(wei) LEED在全球除美國以外的最大市場。
從(cong) 增速上看,杜日生介紹,中國LEED注冊(ce) 項目在過去20餘(yu) 年中穩步增長,2022年的新增注冊(ce) 項目數同比2021年增加17%。
在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LEED還進入中國越來越多的建築空間,出現向縱深發展的態勢。杜日生表示,在LEED進入中國的早期階段,參與(yu) 者大多是一、二線城市的辦公樓,現在LEED則進入了零售、倉(cang) 儲(chu) 物流、學校、數據中心、醫院、地鐵站、住宅等更多元化的空間,並且越來越貼近人們(men) 的生活。比如LEED認證的零售空間包括人們(men) 耳熟能詳的餐飲及消費品品牌麥當勞、喜茶,奢侈品牌如普拉達、芬迪等。
同時,中國LEED項目也從(cong) 單體(ti) 建築向城市與(yu) 社區的維度發展。杜日生透露,截至2022年底,中國已有超過30個(ge) 城市與(yu) 社區參與(yu) 項目,超過10個(ge) 項目獲得了正式認證,其中就包括獲得全球首個(ge) “LEED城市:規劃與(yu) 設計”認證的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臨(lin) 空經濟區以及全球首個(ge) LEED鉑金級認證的度假區上海迪士尼度假區。
這是一種雙向的發展。杜日生認為(wei) ,中國項目也憑借自身優(you) 勢幫助LEED體(ti) 係的發展和優(you) 化,比如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臨(lin) 空經濟區作為(wei) 一個(ge) 全新的城市開發項目,其認證經驗為(wei) “LEED城市:規劃與(yu) 設計”體(ti) 係的開發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在各類建築爭(zheng) 相申請LEED認證,規模快速擴大的同時,也不乏一些批評的聲音。有人認為(wei) ,一些企業(ye) 做LEED認證隻是為(wei) 了給建築披上一件昂貴的“綠色外衣”,而非真正影響企業(ye) 內(nei) 核,創造環境效益。但杜日生認為(wei) 並非如此。
“這其實還是涉及大眾(zhong) 對於(yu) LEED的一個(ge) 認知上的誤區。”他指出,拆解這個(ge) 說法,誤區集中在“昂貴”和“外衣”上。“昂貴”可能是指踐行綠色建築的增量成本。但他指出,做 LEED認證,並不意味著比傳(chuan) 統項目投入更多成本。從(cong) 項目的全生命周期來看,綠色建築的增量成本甚至可能是負的。比如 LEED鼓勵使用本地建材:一來可以降低運輸成本和碳排放,二來為(wei) 本地經濟作貢獻。當然有些時候前期會(hui) 有比較大的增量成本,比如太陽能光伏、雙層玻璃幕牆等,但它們(men) 的投資回報也非常快。
就發展機遇來說,LEED認證的綠色建築已經成為(wei) 企業(ye) 綠色融資的一個(ge) 重要流向。LEED作為(wei) 衡量企業(ye) 建築資產(chan) 可持續表現的工具,可以幫助公眾(zhong) 更好理解企業(ye) 在可持續發展上的成果、定義(yi) 綠色債(zhai) 券的收益用途、獲得GRESB(全球房地產(chan) 可持續評估指數)的更高評分等,現在已經被越來越多房企寫(xie) 入可持續發展或ESG報告。比如太古地產(chan) 有30%的債(zhai) 券和貸款融資是通過各種形式的綠色融資產(chan) 生的。
從(cong) 全球來看,建築全行業(ye) 產(chan) 生了近40%的碳排放。建築的可持續發展,既可以產(chan) 生可觀的經濟和環境效益,也會(hui) 直接影響人們(men) 的健康和福祉。在認證過程中,杜日生說,LEED會(hui) 從(cong) “能源與(yu) 大氣”“可持續場地”等9大核心板塊考察建築及城市的可持續表現,要想獲得任何一個(ge) 板塊的得分都要滿足必要的先決(jue) 條件,且需要項目提交文件和性能表現數據,這些舉(ju) 措都能為(wei) 建築及城市創造實際的經濟和環境效益。(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