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為“捉內奸”強查員工聊天記錄 企業豈能沒有邊界感

發布時間:2023-04-07 11:02:00來源: 成都商報

  公司在管理員工方麵,不能突破底線,模糊公私邊界,侵犯員工的正當權益,這不但會(hui) 給員工帶來極大困擾,也可能違反法律規定

  據報道,今年3月,在湖北武漢一家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的林女士,遇到了一件讓其氣憤的事。3月7日,公司在例會(hui) 上以“找內(nei) 奸”為(wei) 由,提出要查看員工手機,原因是有人泄露了公司的組織架構和人員信息。迫於(yu) 無奈員工們(men) 接受了檢查,但沒想到第二天,公司要求再次查看手機。這次林女士拒絕配合,公司卻以此認為(wei) 林女士就是“內(nei) 奸”,強行將其辭退,並拒絕給予賠償(chang) 。

  一家公司如果懷疑員工涉嫌泄露公司相關(guan) 的商業(ye) 機密,可以委托專(zhuan) 業(ye) 律師調查取證,也可以及時報警依法處理,或者通過公證機關(guan) 、法院等來介入。不去用這些擺在明麵上的合法手段,非要劍走偏鋒,強製要求查看員工的手機聊天記錄和通訊錄,這是在越軌的邊緣試探。

  千萬(wan) 別小看手機聊天記錄和通訊錄,這涉及到員工的個(ge) 人信息權、隱私權、人格尊嚴(yan) 等。根據民法典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ge) 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這一權益。如果該公司真的是強製侵擾員工隱私,顯然已經違法。

  麵對員工可能涉嫌違法的行為(wei) ,卻用另一個(ge) 違法手段去應對,這怎麽(me) 看都偏離正軌,難掩“奇葩”二字。退一步講,即使這家公司真的通過這種方式采集到員工泄露機密的實錘證據,但如果超出正常工作需要,嚴(yan) 重侵害了勞動者個(ge) 人信息甚至隱私的邊界,這樣的證據材料也不應被法院采信。

  厘清這些,該員工在公司再次要求查看手機時給予拒絕,也是正當舉(ju) 動,是捍衛自身隱私且受法律保護的行為(wei) 。反觀公司,如果真的因為(wei) 員工拒絕公司侵犯個(ge) 人隱私就將其“開除”,還扣下員工一個(ge) 多月績效,在將其趕出辦公區域時,強行檢查其私人背包……種種行為(wei) 在法律上可能也站不住腳,如果公司沒有證據證明員工的重大過失和泄露機密,那公司可能構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賠償(chang) 金。

  身在職場,不怕公司業(ye) 績差,就怕公司沒有“邊界感”。公司在管理員工方麵,不能突破底線,模糊公私邊界,侵犯員工的正當權益,這不但會(hui) 給員工帶來極大困擾,也可能違反法律規定。

  在數字化的背景下,當下職場中涉嫌侵犯員工隱私的行為(wei) ,還有監控辦公電腦、監聽工作手機、在更衣室等地安裝攝像頭、GPS跟蹤、要求公開微信朋友圈等。麵對這些,員工個(ge) 體(ti) 應具備強有力的維權意識,收集好證據,向相關(guan) 主管部門投訴舉(ju) 報,或者向法院提起訴訟。當然,在法律層麵上,對於(yu) 勞動者隱私權的保護,還需要進一步細化和強化,以期為(wei) 勞動者的正當權益更好保駕護航,讓法律為(wei) 勞動者“撐腰”。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王彬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