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多項關鍵技術 “吉祥鳥”直升機AC332展翅高飛
◎本報記者 矯 陽
4月7日下午3時32分,天津濱海新區,豔陽高照。由中國航空工業(ye) 集團有限公司全新研製的四噸級雙發多用途高原型直升機——“吉祥鳥”AC332騰空而起,展翅高飛,成功進行全狀態首次飛行。該直升機可廣泛應用於(yu) 高原作業(ye) 、醫療救護、搜索救援等多個(ge) 領域,標誌著國家航空應急救援體(ti) 係和高原地區通航運營再添硬核急需裝備。
在當天的首飛現場,AC332直升機從(cong) 地麵順利起飛,在空中完成了懸停、回轉、近地麵機動和起落航線飛行等科目動作後,平穩降落,首次全狀態飛行取得圓滿成功。
“AC332使用性能和成本與(yu) 國外同級別先進直升機相當,並形成高原性能優(you) 勢,可在海拔4500米、標準大氣(ISA)+25℃的起降條件下,實現飛行高度6000米、航程600公裏和商載600公斤。”總設計師李生偉(wei) 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資料顯示,我國丘陵山地麵積占國土麵積66%,海拔超過3000米的約占25%。複雜的地理環境和自然環境,給我國高原地區交通運輸、應急救援等業(ye) 務帶來不便,迫切需要具備優(you) 異高原性能的直升機。
“AC332的研製瞄準了我國當前航空應急救援裝備中的薄弱環節,於(yu) 2019年完成詳細設計評審,研製思路為(wei) 一機多型。在設計研製過程中,研發團隊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突破多項關(guan) 鍵技術,多項技術為(wei) 國內(nei) 首次應用。”李生偉(wei) 說。
AC332立足於(yu) 現有冰風洞條件,在國內(nei) 首次采用1∶1進氣道試驗件和模擬發動機吸氣設備,開展民用直升機發動機進氣係統防冰適航驗證試驗;首次將前緣縫翼技術應用在平尾設計上;首次在直升機上采用燃油係統綜合管理技術;首次應用多構型多模式的環控係統集成控製器;首次針對大型滑橇起落架直升機開展了係統、全麵的分析與(yu) 試驗驗證工作。
AC332采用了全數字化設計。“項目團隊運用先進數字化製造手段,有效保證製造精度、裝配效率,降低製造成本、縮短研製周期。”李生偉(wei) 說,其中,跨越式提升滑橇起落架設計技術水平填補了國內(nei) 空白。
項目團隊在試製AC332過程中,也在多維度開展技術創新攻關(guan) ,使國產(chan) 民用直升機製造質量和技術水平邁上新台階。“我們(men) 團隊相繼解決(jue) 了大型工裝在低承載地基條件下的組立、高溫高濕環境下的密封鉚接、主減平台弱剛性狀態裝配變形控製及機身後艙門複雜結構的裝配協調等關(guan) 鍵技術難題。”李生偉(wei) 說。
AC332全機靜力試驗規模大、加載點多、試驗機約束加載複雜。“試驗過程中,項目團隊先後突破試驗機約束姿態控製、旋翼係統載荷簡化、小空間艙內(nei) 載荷加載、滑橇起落架載荷模擬等技術難題,同時,設計了一套高精度的機身試驗載荷計算方法。”李生偉(wei) 說,項目團隊還研製了一套全新的涵道尾槳性能試驗台,以解決(jue) 相關(guan) 技術難題,獲得較高的控製測量精度和效率。
“後續,AC332將全麵轉入科研試飛階段。我們(men) 會(hui) 按照既定計劃穩步推進型號適航取證工作,預計2025年取得型號合格證。同時,在基本平台的基礎上,推出醫療救護、搜索救援、高原運輸服務,滿足國家航空應急救援體(ti) 係建設的需要。”中國航空工業(ye) 集團天津直升機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馬德權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