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別山:機械強農 春茶生產“跑”出加速度
中新網安徽嶽西4月14日電 (梁月升 儲(chu) 瑋瑋)4月14日,安徽省安慶市嶽西同發機械有限公司車間裏一片繁忙,焊接聲、切割聲與(yu) 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該公司負責人王衛兵帶領30名工人正在加班加點趕製一批機器……車間展陳區內(nei) ,擺放著幾十台已經製作完成的茶葉滾筒殺青機、茶葉理條機和滾筒炒幹機等製茶設備。
“這些都是訂單設備,調試完成後將發往全國各地。”王衛兵介紹說,該公司先後獲得20多項專(zhuan) 利,產(chan) 品主要有6C係列名優(you) 茶葉加工機械產(chan) 品40多個(ge) ,有26種茶機產(chan) 品被列入國家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國家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共同認定支持推廣的農(nong) 機產(chan) 品補貼目錄,享受國家農(nong) 機購機補貼。
“2022年,我們(men) 新研發了一款電磁光波名優(you) 毛峰條形茶自動生產(chan) 線,集殺青、理條、炒幹於(yu) 一體(ti) ,大大提高了生產(chan) 效率,且具有很好的提香性,銷量非常好。”王衛兵說,去年以來,公司抓研發、拓市場,已經銷售製茶設備100多套。
“嶽西縣地處大別山腹地,山區地理條件決(jue) 定嶽西要走不同平原地區的農(nong) 機化發展道路。”嶽西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黨(dang) 組成員、縣農(nong) 業(ye) 機械服務中心主任郝祥國介紹,20世紀70至90年代,嶽西缸套廠、店前農(nong) 機二廠以及一大批農(nong) 機鄉(xiang) 鎮企業(ye) 蓬勃發展,為(wei) 該縣農(nong) 機製造業(ye) 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早在2010年,嶽西縣就把“農(nong) 機產(chan) 業(ye) 基地”作為(wei) 當地六大特色產(chan) 業(ye) 基地十大重點項目來打造,出台《嶽西縣關(guan) 於(yu) 促進農(nong) 業(ye) 機械化和農(nong) 機工業(ye) 又好又快發展的實施意見》,將農(nong) 機工業(ye) 發展作為(wei) 加快該縣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的支柱產(chan) 業(ye) ,列入“十二五”規劃之中。近年來,為(wei)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嶽西對農(nong) 機製造企業(ye) 創新研發新產(chan) 品直接給予獎勵,極大促進當地農(nong) 機製造工業(ye) 的發展。
“現在,嶽西縣有農(nong) 機製造企業(ye) 12家,產(chan) 品上省部級推廣目錄和享受國家農(nong) 機購置補貼產(chan) 品的企業(ye) 有9家,生產(chan) 的農(nong) 機產(chan) 品型號約100種,年生產(chan) 量達10000多台件,年產(chan) 值近2億(yi) 元。”郝祥國介紹說,通過機械強農(nong) ,促進農(nong) 業(ye) 機械化和農(nong) 機工業(ye) 又好又快發展,夯實本地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裝備支撐。
嶽西林蘭(lan) 茶業(ye) 有限公司位於(yu) 嶽西縣古坊鄉(xiang) 上坊村,2022年,該公司率先完成了生產(chan) 設備改造升級,成為(wei) 嶽西自動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茶葉生產(chan) 加工基地。
“我們(men) 在原有嶽西翠蘭(lan) 自動化生產(chan) 線基礎上,新增機械紅茶、綠茶數字化、自動化、清潔化流水生產(chan) 線兩(liang) 條,每天加工鮮葉最多達7200斤。”該公司負責人劉文兵介紹說。
劉文兵介紹,往年,當地春茶隻采到4月份,茶葉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資源浪費現象。隨著紅茶、綠茶生產(chan) 線的投入,今年茶農(nong) 采摘鮮葉的時間將延伸至6月份,茶農(nong) 收入將得到較大提高,給當地村集體(ti) 帶來收益將不低於(yu) 20萬(wan) 元。
“農(nong) 機製造業(ye) 是我縣的特色優(you) 勢主導產(chan) 業(ye) ,尤其是近年來嶽西縣茶機製造企業(ye) 大力發展高新技術新產(chan) 品,推動了嶽西縣茶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郝祥國說,截至目前,該縣擁有茶葉加工機械9175台套,茶樹修剪機2234台,茶園管理中耕機械344台,采茶機137台,茶葉加工機械化水平達95%以上。(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