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慘淡一季報預喜 券商“靠天吃飯”
證券公司2023年一季報披露大幕拉開。近日,中泰證券率先披露一季報,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中泰證券營收淨利同比雙增。不同於(yu) 2022年度券商業(ye) 績多出現同比下滑的情況,多家券商在一季報實現業(ye) 績“預喜”。公開數據顯示,截至4月16日,除中泰證券外,當前還有4家券商發布一季度業(ye) 績快報,均實現營收淨利同比增長。對於(yu) 業(ye) 績上漲的原因,相關(guan) 機構表示與(yu) 市場環境和全麵注冊(ce) 製實施有關(guan) 。也有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當前券商股的貝塔屬性已明顯有所恢複。
首家披露
證券公司2023年一季報陸續披露中。4月15日,中泰證券率先發布2023年一季報,成為(wei) 年內(nei) 首家披露一季報的A股上市券商。季報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中泰證券實現營業(ye) 收入35.7億(yi) 元,同比增長92.77%;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11.53億(yi) 元,同比增長424%。
對於(yu) 上述兩(liang) 項指標同比大增的原因,中泰證券在季報中指出,主要是由於(yu) 公司投資業(ye) 務業(ye) 績回升及合並萬(wan) 家基金產(chan) 生的股權重估收益增加。
中泰證券2月24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董事會(hui) 於(yu) 2022年7月12日同意中泰證券受讓齊河眾(zhong) 鑫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的萬(wan) 家基金11%股權,交易定價(jia) 為(wei) 2.9億(yi) 元;而萬(wan) 家基金已於(yu) 2023年2月完成工商變更登記,中泰證券持有萬(wan) 家基金股權比例變更為(wei) 60%。
具體(ti) 到各項業(ye) 務的手續費及傭(yong) 金淨收入情況看則漲跌不一。2023年一季度,中泰證券實現手續費及傭(yong) 金淨收入15.05億(yi) 元,同比增15.2%。其中,經紀業(ye) 務、投資銀行業(ye) 務、資產(chan) 管理業(ye) 務手續費淨收入分別為(wei) 7.46億(yi) 元、4.24億(yi) 元、3.07億(yi) 元,同比漲幅依次為(wei) -23.66%、168.27%、112.93%。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yu) 前不久發布的2022年年報,中泰證券在2023年一季度的“成績單”有了較大的提升。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度,中泰證券實現營業(ye) 收入93.25億(yi) 元,同比減少29.09%;歸屬於(yu) 母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5.9億(yi) 元,同比下降81.56%。
事實上,2022年度證券公司行業(ye) 營收淨利同比下滑已成為(wei) 不爭(zheng) 的事實。東(dong) 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4月16日,在當前已披露2022年年報的24家A股上市券商中,有22家機構的營業(ye) 收入、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
多家報喜
不同於(yu) 2022年度證券公司多數機構的營收淨利同比下滑,從(cong) 目前已披露一季報業(ye) 績快報的券商來看,紛紛預先“報喜”。公開數據顯示,當前已有方正證券、東(dong) 北證券、東(dong) 方證券、申萬(wan) 宏源發布2023年一季度業(ye) 績快報,均實現一季度營收淨利的雙雙增長。
其中,方正證券、申萬(wan) 宏源、東(dong) 方證券的營業(ye) 收入分別同比增6.3%、19.35%、41.93%,依次為(wei) 17.73億(yi) 元、57.65億(yi) 元、44.37億(yi) 元;歸母淨利潤也分別同比增16.55%、87.77%、525.67%。而東(dong) 北證券的歸母淨利潤則扭虧(kui) 為(wei) 盈,為(wei) 3.78億(yi) 元,其營業(ye) 總收入也同比漲131.49%,達18.5億(yi) 元。
對於(yu) 一季度業(ye) 績上漲的原因,相關(guan) 券商在業(ye) 績快報中指出,與(yu) 市場環境企穩回升以及全麵注冊(ce) 製正式實施有較大原因。財經評論員郭施亮也提到,一季度券商營收淨利潤同比增長,與(yu) 市場環境回暖、注冊(ce) 製下IPO發行速度提升預期有關(guan) ,同時在市場環境回暖影響下,自營業(ye) 務收入回升,促進券商業(ye) 績回暖。
此前,有券商研報指出,2019年以來,隨著資本市場全麵深改推進,券商行業(ye) 進行了結構性調整,各項傳(chuan) 統業(ye) 務實現了轉型增效,收入結構發生變化,經紀業(ye) 務逐漸向財富管理轉型, 投行業(ye) 務專(zhuan) 業(ye) 化程度提升,資管業(ye) 務“去通道”化。傳(chuan) 統業(ye) 務轉型後,券商業(ye) 績與(yu) 市場直接聯動減弱,券商行業(ye) 貝塔屬性逐漸消失。
而此次的業(ye) 績“預喜”,或預示著券商貝塔屬性再現。IPG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券商股的貝塔屬性已經明顯有所恢複,因為(wei) 構成券商收入主要來源的投行、投資、經紀業(ye) 務收入等都與(yu) 市場整體(ti) 狀況以及交易活躍度有著非常直接的關(guan) 聯性。
展望後市,郭施亮認為(wei) ,券商板塊的後續走勢需要一個(ge) 催化劑。全麵注冊(ce) 製有利於(yu) 券商業(ye) 績提升,但也會(hui) 加快優(you) 勝劣汰步伐,未來券商行業(ye) 分化加劇,但目前券商行業(ye) 整體(ti) 估值合理偏低,市場回升預期增加。
“隨著逆周期調節政策力度的加大與(yu) 逐步顯效,以及注冊(ce) 製的落地實施和資本市場的擴大開放,資本市場持續回暖是大概率的事情,證券公司板塊的後續整體(ti) 狀況也有望繼續向好。”柏文喜如是說道。
北京商報記者 李海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