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尋味中華|飲食】北方春味近 閑烹泰山茶

發布時間:2023-04-18 15:2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泰安4月18日電 題:北方春味近 閑烹泰山茶

  作者 梁犇 柳萍 李雪

  中國北方的春風,相對南方來得遲一些。隨著4月氣溫回暖,北方春茶已染盡春意,茶芽經曆一冬冰雪淬煉和一個(ge) 早春的積累、萌動後,口感、品相、香氣皆呈上品,備受飲茶人士追捧。

  清明太早,立夏則遲。此時走進泰山茶溪穀茶園,漫山遍野的茶樹青翠欲滴,層層疊韻,嫩綠的芽苞悄然吐新,秀立枝頭,散發陣陣清香。

  放眼望去,眼疾手快的采茶工們(men) 穿梭在茶樹間,單手輕輕一撚,“頭茬”嫩芽落入掌心,三五片之後再放進腰間竹簍,不一會(hui) 兒(er) ,簍裏已是一片青綠。不遠處的製茶車間裏,選茶機、殺青機、烘幹機奏出和諧旋律,整個(ge) 茶園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據泰山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田雙雙介紹,北方飲茶之風始自靈岩寺,並融進對泰山的祭祀禮拜中,由此形成的茶宴、茶祭與(yu) 施茶等茶俗,成為(wei) 泰山文化中獨具魅力的茶文化。

  茶溪穀位於(yu) 泰山西麓泰安市岱嶽區道朗鎮,距泰山主峰10餘(yu) 公裏,四麵環山,茂林深篁之下潭水相連,廣袤沃土滋養(yang) 著千畝(mu) 生態茶園,是一處天然溪穀,因盛產(chan) 泰山茶而得名。

  “‘南茶北引’後,泰山在1970年左右有了成型茶園,2009年又選育出山東(dong) 省首個(ge) 抗旱優(you) 質茶樹新品種‘泰山羅漢1號’。”泰安市農(nong) 業(ye) 科學院果茶所所長、研究員孫海偉(wei) 介紹道,泰山山麓獨特的水土資源和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讓泰山茶富含更多茶多酚、茶氨酸等有效成分。

  “春茶不必貪早。由於(yu) 獨特的高緯度生長環境,北方茶園比南方茶園有著更漫長的休園期和蘊養(yang) 期,這也造就了北方茶香氣高、耐衝(chong) 泡、滋味濃、葉片厚等獨特品質。”泰山茶溪穀負責人王兆祥告訴記者,由於(yu) 泰山海拔高,常年雲(yun) 霧繚繞,晝夜溫差大,因此茶葉生長緩慢,營養(yang) 物質豐(feng) 富,配上軟硬適宜的泰山泉水,泰山茶湯愈發嫩綠明亮、香高味濃。

  2021年,“泰山茶製作技藝”被列為(wei) 山東(dong) 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作為(wei) 泰山茶產(chan) 業(ye) “帶頭人”,王兆祥認為(wei) ,泰山茶的茶葉形美,條索緊秀,經過炒茶人手工攤晾、揉撚、炒製等一道道工序,衝(chong) 泡出的茶湯栗香醇厚,回甘悠長,成就了獨特的北方春味。

  “好茶也怕巷子深。我們(men) 今年將在品種引進和品牌推廣上雙雙發力。”順著王兆祥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遠處的山坡已翻好新土。“目前,公司正在引進篩選珍稀茶樹良種,做好茶、出精品茶,馴化繁育泰山腳下獨有的茶樹良種,將泰山茶文化推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王兆祥說。

  “以前,茶樹都是農(nong) 戶零星種植,價(jia) 格低且品質參差不齊。”泰安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黨(dang) 組成員、二級調研員許立波說,當地茶產(chan) 業(ye) 逐漸向智慧化、科學化發展,截至目前,泰山茶栽培麵積已達5萬(wan) 畝(mu) ,產(chan) 值達10.8億(yi) 元人民幣。

  許立波稱,近年來,泰安推行茶葉標準化生產(chan) ,推廣應用設施栽培、平衡施肥、生態防控等現代農(nong) 業(ye) 新技術,對泰山茶的品質、炒製工藝等要求更加嚴(yan) 格、規範,茶園生態環境也得到顯著提升。

  泰安市還鼓勵企業(ye) 大力發展“茶產(chan) 業(ye) +文化+旅遊”模式,把種植區打造成一個(ge) 田園式景區、研學基地。遊客不僅(jin) 能欣賞茶園風光,還可以學茶、辨茶、品茶、購茶,沉浸式體(ti) 驗采茶、製茶樂(le) 趣。

  從(cong) “一葉”到“一業(ye) ”,在泰安,泰山茶不僅(jin) 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利器”。圍爐而坐,煮一杯茶,山、水、茶、人在此共生互融。(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