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鐵路引旅遊“活水” 灌兩國“友誼之花”
中新社老撾琅勃拉邦4月19日電 題:中老鐵路引旅遊“活水” 灌兩(liang) 國“友誼之花”
中新社記者 劉文文
最新數據顯示,中老鐵路自2021年12月3日開通以來,截至2023年4月18日,已安全運營了502天,累計發送旅客1443萬(wan) 人次。這條“鋼鐵巨龍”給民眾(zhong) 出行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將旅遊“活水”引至老撾,為(wei) 老撾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旅遊必選“打卡”項目
一年多來,中老鐵路動車組奔馳不息、循環往複。“複興(xing) 號”“瀾滄號”運行安全、綠色、快捷、舒適,大幅縮短了沿線城市間時空距離。如今,乘坐體(ti) 驗中老鐵路已成為(wei) 去老撾旅遊觀光的必選項目。
“中老鐵路讓老撾人對交通方式有了新的概念。”擔當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D888次首發任務的老撾籍副司機劉銀能說,之前從(cong) 萬(wan) 象到琅勃拉邦乘大巴車大概要8個(ge) 小時,現在乘中老鐵路非常便利,早上人還在萬(wan) 象,中午就能到琅勃拉邦玩,晚上就能回到萬(wan) 象了,“這是以前我們(men) 根本不敢相信的”。
“現在每當列車一進站,就有很多年輕遊客拍照打卡。”在劉銀能看來,中老鐵路已經是擁有眾(zhong) 多“粉絲(si) ”的新“網紅”了。
在中老鐵路國際客運列車開行首日,中國遊客劉金就和母親(qin) 一起坐上D887次列車去老撾旅行。“能親(qin) 眼見證、親(qin) 身感受中國鐵路出海的曆史性時刻,我非常激動。”劉金說,這是他第9次去老撾,之前一般采取乘大巴車或者乘船的方式,不僅(jin) 時間長,也不夠舒適。如今終於(yu) 可以坐著火車去老撾,“真是別樣的感受”!
“鋼鐵巨龍”拉來旅遊經濟
萬(wan) 榮是老撾著名的休閑旅遊地,有著老撾“小桂林”之稱。靜謐的南鬆河流過、神奇的喀斯特地形、千奇百怪的溶洞營造出世外桃源般的秀麗(li) 風光。在這裏,遊客除了欣賞秀美山水之外,還可以探洞、漂流、滑索、坐熱氣球、開卡丁車……
得益於(yu) 中老鐵路的開行,萬(wan) 榮旅遊業(ye) 發展迅速,外來遊客顯著增多。老撾萬(wan) 象中心站客運負責人張含旖向記者透露,今年以來,萬(wan) 榮站開行列車405對,為(wei) 去年同期的217%,客發78386人次,為(wei) 去年同期的988%。
不止萬(wan) 榮,隨著客運站點和車次逐漸增多,從(cong) 老撾境內(nei) 乘坐火車到萬(wan) 象、琅勃拉邦等旅遊目的地觀光的遊客數量大幅增長。老撾潑水節期間遊客顯著增多,據老中鐵路有限公司統計數據,中老鐵路老撾段6天時間(4月13日至18日)發送旅客5.41萬(wan) 人次,貨物6.72萬(wan) 噸,日均發送旅客9012人次,貨物11198噸,同比分別增長236%和230%。
老撾新聞文化旅遊部旅遊宣傳(chuan) 司的數據顯示,中老鐵路開通運營後激活了旅遊經濟,從(cong) 老撾萬(wan) 象前往北部重要旅遊目的地琅勃拉邦,85%的遊客選擇乘坐火車,遊客普遍對鐵路出行非常熱衷。
中老鐵路持續釋放沿線地區潛能
中老鐵路將旅遊“活水”引至老撾。如今,隨著旅遊需求越發旺盛,老撾也在積極改善基礎設施與(yu) 服務水平,推動旅遊業(ye) 發展再上新台階。
琅勃拉邦省新聞文化旅遊廳廳長蘇達潘透露,目前琅勃拉邦正在改善省內(nei) 旅遊的一些配套設施,希望能夠給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最近我們(men) 也在跟老撾當地的旅遊企業(ye) 交流,希望加強對導遊團隊的培養(yang) 。導遊本來就比較緊缺,加上中國國境的開放以及中老鐵路跨境客運列車的開通,導遊需求量就更大了。”她說,相信有了中老鐵路,老撾旅遊業(ye) 會(hui) 得到更好發展。
“其實,不僅(jin) 中國人想乘火車到老撾來旅遊,老撾人也希望乘坐火車去中國旅遊。”蘇達潘繼續說,“這樣的話,我們(men) 以後得更加努力學習(xi) 中文了。”
一路連中寮,共飲一江水。彼此為(wei) 近鄰,友誼常積累。中老鐵路促進了區域互聯互通和互利共贏,給中國、老撾民眾(zhong) 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機遇和紅利。老撾俗語說:“有路,就有發展機會(hui) 。”中老鐵路通車後,昆明到萬(wan) 象從(cong) 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長。(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