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外資加速進入 中國依然是全球投資熱土

發布時間:2023-04-22 15:13: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記者孟佳、馬欣然、楊曉靜

  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084.5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9%,吸收外資實現“開門穩”。

  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中國實際使用外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認為(wei) ,這充分說明,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之一,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將為(wei) 外資企業(ye) 提供發展機遇和廣闊空間。

  開年以來,外資企業(ye) 紛紛加碼投資中國。總投資額超10億(yi) 元人民幣的馬士基臨(lin) 港綜合物流旗艦倉(cang) 項目開工建設;開市客中國大陸地區第三家門店開啟試運營;特斯拉加碼投資新建儲(chu) 能超級工廠……從(cong) 知名品牌加速增開新門店,到行業(ye) 龍頭增資布局經濟發展“新賽道”,眾(zhong) 多外企投下對中國營商環境和發展前景的兩(liang) 張“信心票”。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備受外資青睞,得益於(yu) 經濟企穩回升帶來的巨大市場機遇、持續優(you) 化的營商環境,以及成熟完整的供應鏈體(ti) 係。

  今年一季度,中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4.5%,首季多項關(guan) 鍵數據都顯示,開局態勢良好。在主要發達經濟體(ti) 表現不及預期,全球經濟持續低迷背景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保持了穩健增長勢頭。“中國經濟的確定性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認可,投資中國被普遍看好。”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教授桑百川說。

  人們(men) 注意到,在踏上奮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征程之際,中國發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明確信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做好外資企業(ye) 服務工作”。

  一係列鼓勵外商投資的新政策出爐:外商投資準入負麵清單經過7次縮減,製造業(ye) 條目已經歸零;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鼓勵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目錄》與(yu) 2020年版相比,總條目1474條,增加239條;《優(you) 化營商環境條例》和外商投資法並行實施。

  今年,商務部啟動“投資中國年”招商引資係列活動,各地紛紛加大“請進來”招商引資力度:廣東(dong) 推動外商投資權益保護條例落地生效,統籌安排外資專(zhuan) 項獎勵資金;海南製定“兩(liang) 個(ge) 總部基地”建設舉(ju) 措,將打造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的重要交匯點。

  “從(cong) 中央到地方,政策的穩定性以及對於(yu) 外資的歡迎態度,這些良好的‘軟環境’是吸引外資加速進入中國的重要因素。”顧學明說。

  專(zhuan) 家指出,中國產(chan) 業(ye) 配套完整、市場空間巨大、勞動生產(chan) 效率較高等核心競爭(zheng) 優(you) 勢顯著,有利於(yu) 外資企業(ye) 以較低成本獲得高質量的原材料和配套零部件等,增強企業(ye) 盈利能力。

  一季度新設外商投資企業(ye) 超過1萬(wan) 家,同比增長25.5%,高技術產(chan) 業(ye) 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8%。跨國公司在華投資逐步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生產(chan) 環節轉變,並更加重視全產(chan) 業(ye) 鏈布局。

  “這與(yu) 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變化趨勢是一致的。”桑百川說,高技術產(chan) 業(ye) 吸收外資增速明顯高於(yu) 整體(ti) 吸收外資增速,“說明外資看好中國高技術產(chan) 業(ye) 的發展潛力和優(you) 勢,這是一個(ge) 非常突出的特點。”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全國新簽約外資項目三百多個(ge) ,涉及生物醫藥、先進製造、化工能源、現代服務業(ye) 等重點行業(ye) 領域。

  “目前,全球範圍內(nei) 都在遭受通貨膨脹的影響,但中國龐大的市場和政府的政策支持,讓我認為(wei) 中國能較好地應對這個(ge) 挑戰。”大陸馬牌輪胎(中國)有限公司部門負責人阿比謝克·辛哈說。

  辛哈說,目前正在建設的合肥工廠四期項目是公司在全球範圍內(nei) 最大的投資之一。中國經濟充滿韌性與(yu) 潛力,隨著人們(men) 收入增長和出行次數增多,他看好公司今年的銷售業(ye) 績。

  日前,大眾(zhong) 汽車集團投資約10億(yi) 歐元在安徽合肥建立聚焦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的研發、創新與(yu) 采購中心。

  大眾(zhong) 汽車(安徽)有限公司CEO葛皖鏑說,公司不僅(jin) 建設工廠,還加大對研發等方麵的投資,打造完整新能源汽車價(jia) 值鏈,相信中國在2023年將繼續引領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

  “中國吸引外資數據延續了規模更大、速度更高、步伐更穩、結構更優(you) 的特征,具有高質量增長的可持續性。”顧學明說。(參與(yu) 采寫(xie) :徐欣濤、陳尚營、周慧敏)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