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高校成立劇本殺學院 校方:隻是選修 學生反饋不錯
山西一高校成立劇本殺學院
校方:目前隻是選修 已有學生參與(yu) 試點反饋不錯
近日,山西晉中信息學院舉(ju) 行了雲(yun) 端劇本殺學院揭幕儀(yi) 式,這是國內(nei) 首個(ge) 劇本殺學院。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cong) 晉中信息學院了解到,學校後續使用的劇本有學校老師創作的劇本,也會(hui) 麵向社會(hui) 去招募,目前劇本殺課程隻是選修形式,已經有學生參與(yu) 了試點,反饋不錯。
各類場館和實景陣地
下學期將與(yu) 學生見麵
據晉中信息學院官網介紹,作為(wei) 全國首個(ge) 高校劇本殺學院,雲(yun) 端劇本殺學院是晉中信息學院沉浸式情景育人模式的全新探索。將以劇本殺為(wei) 媒介,充分整合學校科幻教育、電影評論、創意寫(xie) 作等創新特色育人平台的優(you) 質資源,訓練學生的信息提取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情緒調配能力、記憶力和想象力等,使學生能夠從(cong) 容麵對數字經濟下的各種挑戰,培養(yang) 新時代信息產(chan) 業(ye) 管理者。
雲(yun) 端劇本殺學院院長介紹,下學期學院的各類場館和實景陣地將在全新修建的毣穀書(shu) 院與(yu) 學生見麵,各類特色課程也將接踵而至,並開設由學生運營的實體(ti) 劇本殺店麵。
希望通過劇本殺課程
培育學生的思維能力
晉中信息學院一名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劇本殺學院是學校正式的二級學院,對於(yu) 設立劇本殺學院的原因,工作人員表示,劇本殺熱度一直比較高,特別是在年輕人裏很火爆,而學院現在招生基本都是零零後,很多學生對劇本殺感興(xing) 趣。學校結合意見,從(cong) 豐(feng) 富學生興(xing) 趣和多元培育學生的角度決(jue) 定開設劇本殺學院。最重要的是,學校希望通過劇本殺學院開設的選修課程去培育學生的認知和思維能力。
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晉中信息學院一直有開設特色學院的傳(chuan) 統,之前就曾開設創意寫(xie) 作學院、電影評論中心以及科幻學院等特色部門,屬於(yu) 與(yu) 二級學院平行的教學單位。針對網友爭(zheng) 論的學位授予問題,工作人員表示特色學院主要是進行第二課堂教育,不在教育廳規定範圍內(nei) ,學校從(cong) 育人理念的角度出發,想通過這種多元課程鍛煉學生認知能力、邏輯思維等,學生們(men) 也可以有施展興(xing) 趣的平台。
教師團隊正在組建
課程已經進行試點
對於(yu) 大家關(guan) 心的師資問題,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教師團隊正在組建中,大部分要重新招聘,“我們(men) 肯定是要找專(zhuan) 業(ye) 方麵的。除馬延哲正式任命院長外,其他老師正在接洽,師資待遇和合同在談的過程當中,還沒正式簽下來。但在下學期正式開課之前,肯定會(hui) 確定下來。”
據悉,該校的劇本殺課程在本學期已經以工坊課的形式進行試點,截至目前約有60到80人次參與(yu) ,每次大約有六到八人於(yu) 周六日下午2點到晚上9點完整地玩一套本。過程當中,老師會(hui) 跟大家講遇到哪一步要怎麽(me) 推理。參與(yu) 課程的學生反饋不錯,“劇本殺學院成立當天,有邀請參加過劇本殺工坊課程的學生。有的學生表示大學之前沒玩過劇本殺,被舍友帶去體(ti) 驗課程,參與(yu) 後覺得很感興(xing) 趣,想繼續學習(xi) 。”
工作人員表示,課程已確定有三個(ge) 大方向,分別培養(yang) 學生劇本殺寫(xie) 作能力、推理能力與(yu) 表達能力。上課的場館需要專(zhuan) 門搭建,“學校專(zhuan) 門啟動一層用於(yu) 劇本殺實景,正在裝修規劃過程中”。目前,學校在科幻學院已設立專(zhuan) 門的劇本殺場館,“學生體(ti) 驗後反饋,說比麵向社會(hui) 營業(ye) 的場館還要專(zhuan) 業(ye) ”。工作人員介紹,場館內(nei) 會(hui) 有專(zhuan) 門換衣服的地方,店麵由學校出資裝修好後會(hui) 交由學生運營,“隻要有興(xing) 趣,就可以報名申請”。
對於(yu) 外界關(guan) 注的劇本殺劇本來源問題,工作人員表示,雲(yun) 端劇本殺學院會(hui) 有專(zhuan) 門的老師開設課程,也會(hui) 開設相關(guan) 社團和工坊,選修課會(hui) 計入學分。使用的劇本有學校老師創作的劇本,也會(hui) 麵向社會(hui) 去招募,之後也會(hui) 鼓勵招進來的老師創作劇本。“不可能隻玩老師創作出來的劇本,還是要吸收社會(hui) 上比較火的劇本,讓老師和同學去學習(xi) 體(ti) 驗優(you) 秀劇本的經驗和做法。”
目前,劇本殺課程隻是選修形式,不過工作人員稱“願景是想讓它成為(wei) 必修課,但需要一個(ge) 過程,先是得選修課,然後再慢慢發展。” 文/本報記者 李鐵柱 實習(xi) 生 武雨晴
統籌/孫慧麗(li)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