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內蒙古:年均造林種草麵積均居全國之首

發布時間:2023-04-23 15:4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赤峰4月22日電 (記者 李愛平 張林虎)內(nei) 蒙古自治區林業(ye) 和草原局副局長馬強22日介紹,十多年來,內(nei) 蒙古年均造林種草麵積均居全國之首。

  當天是“世界地球日”,內(nei) 蒙古林業(ye) 和草原局與(yu) 螞蟻集團啟動戰略合作:由螞蟻集團在3年內(nei) 再捐資1億(yi) 元,通過公益項目“螞蟻森林”支持渾善達克沙地的生態治理。

  馬強介紹,2012年至2020年,內(nei) 蒙古遵循生態保護建設內(nei) 在機理和規律,深入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建設、退牧還草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年均營造林1000多萬(wan) 畝(mu) 、種草3000多萬(wan) 畝(mu) ,均居全國之首。全民義(yi) 務植樹總量超過20億(yi) 株。內(nei) 蒙古全區森林覆蓋率達到23%,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45%,國土綠化實現從(cong) 量到質的飛躍,取得“整體(ti) 遏製、局部好轉”的曆史性巨變。

  馬強特別提到,作為(wei) 中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為(wei) 集中、危害最為(wei) 嚴(yan) 重的省區之一,2012年至2020年,內(nei) 蒙古年均完成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治理麵積1200萬(wan) 畝(mu) ,占全國同期治理任務的40%以上,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麵積連續15年保持“雙減少”,昔日人們(men) 躲著沙子走,而今綠染黃沙、遍地生“金”。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wei) 中國防沙治沙成功實踐的庫布其沙漠,被寫(xie) 入190多個(ge) 國家代表共同起草的聯合國宣言,成為(wei) 全球防治荒漠化的典範,為(wei) 世界防治荒漠化開出了“中國藥方”,提供了“中國方案”。

  如今,內(nei) 蒙古科爾沁沙地在全國四大沙地中率先整體(ti) 實現治理速度大於(yu) 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轉;渾善達克沙地南緣基本形成了長420公裏、寬1到10公裏的防護體(ti) 係,沙地擴展蔓延趨勢得到有效遏製,從(cong) 昔日“京津風沙源”向“首都後花園”挺進。

  馬強透露,目前,內(nei) 蒙古在全國率先出台了《內(nei) 蒙古自治區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條例》,草畜平衡製度全麵落實,每年4.04億(yi) 畝(mu) 草原通過禁牧得以休養(yang) 生息,470萬(wan) 農(nong) 牧民從(cong) 中受益,實現草原保護和農(nong) 牧民增收雙贏。(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