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基理 | 重慶璧山:黨建統領小區治理 提升居民幸福感
央廣網重慶4月23日消息 小區是基層的“神經末梢”,城市治理“最後一公裏”在社區,社區服務“最後一百米”在居民小區。4月22日,“大國基理”網絡主題宣傳(chuan) 媒體(ti) 團走進重慶璧山,聚焦居民小區這一離群眾(zhong) 最近的基本單元。
問題小區換新顏
走進位於(yu) 璧泉街道牛角灣社區的宏康浩宇小區,道路平整,綠樹成蔭,年輕人在籃球場揮灑汗水,老年人在健身器材上鍛煉身體(ti) 。但誰能想到,過去這裏是璧山區出名的髒亂(luan) 差典型,因為(wei) 消防設施問題,大多數高層住戶家甚至都常備逃生繩,是遠近皆知的“問題小區”。
“2020年2月,宏康浩宇小區支部委員會(hui) 成立,在璧山區委的支持下,一年多來,黨(dang) 支部組建‘1+N’社團,七大誌願者團隊200餘(yu) 人。”宏康浩宇小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業(ye) 主委員會(hui) 主任萬(wan) 家琴介紹,通過小區百名黨(dang) 員示範引領,3000餘(yu) 名居民齊心協力,聚焦“重大消防隱患整治、四部電梯大修、打造鄰裏中心、整治高空拋物、小區綠化清潔”等惠民實事,推動小區舊貌換新顏。
健全組織體(ti) 係,強化統領力
“小區內(nei) 加裝了電梯,之前電梯出現問題,7、8天都修不好,現在發現問題馬上處理,一天可能就修好了。”劉大爺說,前幾年他們(men) 都計劃著搬走,現在打算一直留在這兒(er) 養(yang) 老。
璧山一方麵著力延伸黨(dang) 組織觸角,健全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ti) 係,推動黨(dang) 的“神經末梢”和城市治理的“基礎單元”深度融合、互融共促。在條件成熟小區成立功能型特設黨(dang) 支部,樓棟裏設立黨(dang) 小組,構建起“鎮街黨(dang) (工)委—社區黨(dang) 委—小區黨(dang) 支部—樓棟黨(dang) 小組”四級架構,讓黨(dang) 的組織覆蓋更加廣泛、黨(dang) 的組織體(ti) 係更加密實,居民群眾(zhong) 真真切切感受到“組織在身邊、身邊有組織”。另一方麵選優(you) 配強支部力量,注重遴選公道正派、能力較強、熱心服務的小區黨(dang) 員擔任小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優(you) 先選拔具備業(ye) 主身份的在任或離退休黨(dang) 員領導幹部擔任小區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優(you) 先選拔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黨(dang) 員擔任支部委員或黨(dang) 小組組長。小區黨(dang) 員中無合適人選的,由社區黨(dang) 委從(cong) 社區優(you) 秀黨(dang) 員、黨(dang) 群社工中選派,並將優(you) 秀小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納入社區後備力量培養(yang) 。推動黨(dang) 員、兩(liang) 代表一委員、警察、醫生等回小區報到,形成強大的小區治理紅色活力。
加強基層“智治”建設
在華龍社區可以看到,璧山區璧泉街道通過建立智慧平台,完善網格、樓棟、人口等信息可視化數據,繪製網格地圖,推進地理信息精準入圖,充分呈現轄區內(nei) 人、地、物、事、組織,一圖感知、一圖通管。利用基層指揮中心遠程調度森林防火、創業(ye) 就業(ye) 、網格員管理等,高效運行“網格吹哨、部門報到”機製,實現群眾(zhong) 意見訴求在線收集、交辦、反饋、評價(jia) 閉環,高效服務基層治理。
室外乒乓球場因長久使用,部分球桌出現老化、破損等問題。華龍社區居民陳先生通過“智慧璧泉”信息係統反映該問題,基層指揮中心及時調度網格員到現場核查並上報,街道第一時間響應,很快就更換了球台。社區網格化管理以百姓滿意為(wei) 基準,把社會(hui) 管理服務工作末梢延伸到戶、具體(ti) 到人,形成街道、社區、網格、居民多重聯動機製,不斷提升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陳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