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專家:沒證據表明新冠二次感染對身體傷害更嚴重

發布時間:2023-04-26 15:31:00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原標題|每經專(zhuan) 訪金冬雁:沒證據表明新冠二次感染對身體(ti) 傷(shang) 害更嚴(yan) 重

  每經記者 陳浩 每經編輯 董興(xing) 生

  新冠疫情似乎已經離我們(men) 遠去,但實際上,病毒並未消失。近日,多名網友在社交媒體(ti) 上曬出抗原陽性的照片,表示已經二次感染。距離去年12月底的疫情高峰已經過去了4個(ge) 多月,新一波疫情要來了嗎?二次感染的症狀和傷(shang) 害程度如何?

  4月24日上午,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nei) 第二波新冠疫情隨時都可能到來,但由於(yu) 現在檢測不足,很難判斷第二波疫情的具體(ti) 時間。對於(yu) 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他表示,人員流動會(hui) 加速病毒傳(chuan) 播,但大概率隻會(hui) 引起感染人數小幅度增加,不會(hui) 造成感染人數的大幅上升。

  金冬雁還表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二次感染對身體(ti) 的傷(shang) 害會(hui) 更加嚴(yan) 重,對非高危人群來說,二次感染通常症狀會(hui) 相對輕微。不過,對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高危人群來說,二次感染同樣有可能造成重症和死亡,對這部分群體(ti) 仍然要加強疫苗接種。“老百姓應該以平常心看待新冠病毒,未陽群體(ti) 和高危人群應該特別注意防護,重點是保護老人。”

  新一波疫情快到了嗎?

  4月22日,中國疾控中心公布全國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況:2022年12月9日以來,各省份報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數及陽性率呈現先增加後降低趨勢,2023年4月20日降至2661例,2023年4月20日檢測陽性率為(wei) 1.7%;抗原檢測方麵,2023年4月20日陽性數降至79例(陽性率為(wei) 0.5%)。

  近日,多名網友在社交媒體(ti) 上曬出抗原陽性的照片,表示已經二次感染。新一波疫情要來了嗎?金冬雁表示,國內(nei) 第二波疫情隨時都可能到來,但由於(yu) 現在檢測不足,很難判斷第二波疫情的具體(ti) 時間。“而且中國這麽(me) 大,各個(ge) 地方的流行情況不一樣,第二波就算是來了,可能大家都不知道。有過一次海嘯疫情後,新一波疫情波幅不會(hui) 太大。”

  金冬雁提到,目前,仍然有不少未感染過新冠病毒的“未陽人”,這部分人群比較少,可能隻占總人口的10%或者更低,最多也不超過30%,但這類人群是高度易感的。如果他們(men) 不打疫苗,很可能就會(hui) 中招,所以這部分群體(ti) 要加強疫苗接種。“對於(yu) 那些健康的非高危人群,第四針可以視情況自願接種,他們(men) 經曆一次自然感染獲得的免疫力會(hui) 更強,而且也不會(hui) 出現嚴(yan) 重的症狀。”

  金冬雁認為(wei) ,老年人是疫情防控的重點群體(ti) ,在醫療資源還足夠的情況下,應該重點關(guan) 注“一老一少”。“小孩有集體(ti) 活動,容易有聚集性感染,免疫力也沒有完全成熟,屬於(yu) 易感群體(ti) ;如果小孩感染了,回家就容易傳(chuan) 染給家裏的老年人,這樣老年人重症和死亡的比例就高了。”

  臨(lin) 近“五一”假期,人員流動加大,這是否會(hui) 加速新一波疫情的到來?金冬雁認為(wei) ,人員流動會(hui) 加速病毒傳(chuan) 播,但大概率隻會(hui) 引起感染人數的小幅度增加,不會(hui) 造成感染人數的大幅上升,也不會(hui) 造成疫情大暴發。“如果特別擔心自己會(hui) 受感染,可以采取一些防護措施,比如打疫苗,出行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二次感染會(hui) 更嚴(yan) 重嗎?

  距離去年12月底的疫情高峰已經過去了4個(ge) 多月,我們(men) 體(ti) 內(nei) 的抗體(ti) 還充足嗎?金冬雁表示,一般來講,正常人在感染6個(ge) 月後體(ti) 內(nei) 抗體(ti) 水平會(hui) 下降,特別是有症狀感染者,他們(men) 感染後產(chan) 生的抗體(ti) 基本都能維持6個(ge) 月,甚至更長,保護效力也會(hui) 在一年以上。“這些身體(ti) 健康的群體(ti) 在半年內(nei) 再次感染或者再次出現重症的幾率是非常小的,如果很不想得新冠,現在也可以再接種一劑疫苗來提高體(ti) 內(nei) 的抗體(ti) 水平。”

  “新冠疫情進入地方性流行以後,提高群體(ti) 免疫力主要有兩(liang) 招,第一個(ge) 是打加強針,第二個(ge) 就是自然感染。保持一定程度的低度流行,對整個(ge) 社會(hui) 是有好處的。”金冬雁稱。

  金冬雁表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二次感染對身體(ti) 的傷(shang) 害會(hui) 更嚴(yan) 重,就像得流感一樣,不可能每次得流感都很嚴(yan) 重或者越來越嚴(yan) 重。“新冠病毒致病性肯定是在弱化,這是毋庸置疑的。”

  金冬雁還提到,由於(yu) 去年國內(nei) 疫情高峰時檢測太少,現在很多感染的人並不清楚是首次感染還是二次感染;而從(cong) 檢測數量很穩定的地區來看,例如新加坡,已經經曆了好幾波疫情,但是重複感染率也隻有30%。“在疫情餘(yu) 波裏,首先受到衝(chong) 擊的是未陽者,而不是二次感染人群,二次感染總體(ti) 來說是比較少的。”

  “對健康人群和非高危人群來說,二次感染通常症狀會(hui) 相對輕微,以無症或者輕症居多。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比如有些人可能由於(yu) 遺傳(chuan) 上的原因,二次感染會(hui) 嚴(yan) 重一些。”金冬雁稱,對於(yu) 老年群體(ti) 或有基礎疾病的群體(ti) ,無論是一次感染還是二次感染,都容易出問題,二次感染可能會(hui) 導致基礎疾病的惡化。他建議,這部分群體(ti) 在首次感染3個(ge) 月後就可以接種一次疫苗,同時在再次感染後提供口服抗病毒藥物。

  金冬雁多次強調,總體(ti) 來說,一般人二次感染都是輕症或者無症,老百姓不需要太擔心,應以平常心來看待新冠病毒。對於(yu) 近期引發討論的奧密克戎變異株XBB.1.16,金冬雁表示,該毒株致病性沒有增加,國內(nei) 報告病例也很少,症狀譜也沒有明顯的改變。

  香港麵臨(lin) 新冠和流感夾擊

  金冬雁近日撰文提到,從(cong) 數據上看,目前香港每天累計有7萬(wan) 多到14萬(wan) 多人感染。由於(yu) 該時點的陽性者平均五天內(nei) 維持陽性,需要分攤到5天內(nei) 計算,由此推算每日新增確診人數或達1.5萬(wan) 人。

  那麽(me) ,香港是否會(hui) 迎來新一輪疫情衝(chong) 擊?金冬雁告訴記者,香港現在全麵把新冠當成流感來防控,已經完全常態化對待;在疫苗接種上,老人、小孩、長期患病人士等仍可以免費接種第四針疫苗,其他人群接種疫苗需付費。“香港正處於(yu) 流感高峰期,現在政府部門是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一塊推,香港衛生防護中心一直有流感周報,現在新冠數據和流感數據都呈現在流感周報上。”

  金冬雁表示,香港自2022年4月結束了一輪疫情“海嘯”後,又分別在去年9月、去年12月到今年1月經曆了兩(liang) 波疫情,目前處於(yu) 第三波疫情。“現在香港整個(ge) 社會(hui) 對新冠疫情已經完全習(xi) 以為(wei) 常了,不會(hui) 再把它當回事兒(er) ,就是平常心對待。”他也表示,雖然香港自3月1日起已經全麵取消“口罩令”,但仍有近半數市民出行時自覺佩戴口罩。

  除了新冠疫情,香港還正麵臨(lin) 著流感衝(chong) 擊。金冬雁稱,統計顯示,在4月13日至4月19日,香港有47例成人流感重症或死亡,其中20人死亡。同一時期,新冠重症與(yu) 死亡人數為(wei) 39人,其中大概七八人死亡。這表明,目前因流感死亡的人數比因新冠死亡的人數多。“這次季節性流感殺傷(shang) 力比較低,重症人數也比較少,不會(hui) 對香港造成很大的衝(chong) 擊。”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