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碳酸鋰降價鋰電池性價比回歸 鈉離子電池會失寵嗎?

發布時間:2023-04-26 15:32: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矯 月

  見習(xi) 記者 彭衍菘

  今年以來,碳酸鋰價(jia) 格持續下跌,曾因性價(jia) 比優(you) 勢備受市場追捧的鈉離子電池是否會(hui) 就此失寵?

  “鋰價(jia) 下跌持續利好下遊,鈉離子電池價(jia) 格優(you) 勢下降,其性價(jia) 比進一步降低。”有業(ye) 內(nei) 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cong) 長遠看,動力電池將呈現多元化技術路線,風險因素會(hui) 攤平趨穩,產(chan) 能價(jia) 值將在未來逐漸顯現。

  也有電池生產(chan) 廠商向記者表示:“從(cong) 長遠來看,鈉離子電池仍有發展空間。”

  鈉離子電池

  性價(jia) 比優(you) 勢下降

  今年以來,碳酸鋰價(jia) 格持續下跌,電池級碳酸鋰價(jia) 格從(cong) 去年60萬(wan) 元/噸左右滑落至近期的20萬(wan) 元/噸以下,且波動還在持續。據上海鋼聯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24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jia) 報18萬(wan) 元/噸,工業(ye) 級碳酸鋰均價(jia) 報13.75萬(wan) 元/噸。

  某鋰電材料製造商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短期來看,鋰價(jia) 尚未見底;長遠來看,下遊消費市場會(hui) 帶來一定增量,不過鋰價(jia) 也很難超過20萬(wan) 元/噸的錨定價(jia) 格。”

  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此前60萬(wan) 元/噸的鋰價(jia) 將成為(wei) 曆史。這對於(yu) 鋰電池下遊企業(ye) 來說,無疑是利好。

  那麽(me) ,在鋰價(jia) 下跌背景下,曾一度因性價(jia) 比優(you) 勢被市場熱捧的鈉離子電池是否會(hui) 就此失寵?

  “如今來看,對於(yu) 尚處在研發期的鈉離子電池來說,曾引以為(wei) 傲的性價(jia) 比優(you) 勢需要被重新審視。”巨豐(feng) 投顧高級投資顧問張麗(li) 潔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前鋰價(jia) 高企時,鈉離子電池低成本和原料易獲得是市場最為(wei) 關(guan) 注的優(you) 勢。但考慮到鈉離子電池商業(ye) 化的進程較慢,在鋰價(jia) 下跌之後,鋰電池性價(jia) 比逐漸回歸,而鈉離子電池性價(jia) 比優(you) 勢不再明顯。

  北京理工大學材料學院特別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琦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來看,鈉離子電池短期內(nei) 的技術路線和市場定位還不明確。動力電池仍然會(hui) 以鋰電池為(wei) 主導,尤其是隨著碳酸鋰價(jia) 格的下降,短期內(nei) 鋰電池規模和比例或將進一步提升。”

  上市公司有序推進

  鈉離子電池研發

  Choice數據顯示,目前“鈉電池”概念的49家上市公司中,已有20家公司披露了2022年業(ye) 績。其中6家公司營收同比增長超100%;10家公司的研發投入均超過2億(yi) 元。

  雖有布局,但播下的種子尚未開花結果。傳(chuan) 藝科技、同興(xing) 環保、百川股份等多家在鈉離子電池領域有所布局的上市公司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鈉離子電池尚未大規模進入市場。”

  傳(chuan) 藝科技董秘向記者表示,“公司鈉離子電池還處於(yu) 爬坡期。”同興(xing) 環保證券事務代表徐守號告訴記者,“目前鈉離子電池還在持續研發中,相關(guan) 產(chan) 線還在裝試階段。”百川股份證券部負責人也稱,“公司子公司海基新能源2月1日發布的兩(liang) 款鈉離子電池產(chan) 品,可應用在電動自行車上,不過目前也沒有量產(chan) 。”

  整體(ti) 來看,這些公司布局的鈉離子電池產(chan) 品距離真正量產(chan) 還有一段距離。雖然目前鈉離子電池產(chan) 業(ye) 尚未成熟,但業(ye) 界普遍肯定了鈉離子電池的發展必要性,其長期仍有平抑鋰價(jia) 、降低電池成本等作用。因此,相關(guan) 企業(ye) 對鈉離子電池的開發仍在有序進行。

  多家鈉離子電池製造企業(ye) 均向記者表示,之前擴充的鈉離子電池產(chan) 能仍按計劃進行研發和送樣,沒有出現項目停產(chan) 或擱置的情況。

  談及企業(ye) 是否會(hui) 減去產(chan) 線,遠東(dong) 股份等多家企業(ye) 負責人明確表示,“不存在這種情況,如果做出這樣的決(jue) 定,企業(ye) 要麵臨(lin) 更大的成本壓力。”不過在擴產(chan) 方麵,多數企業(ye) 表達出更趨謹慎的態度。

  還有部分企業(ye) 表示,公司鈉離子電池有望在半年至一年內(nei) 投產(chan) 。以普利特為(wei) 例,公司去年12月份投資建設了一條兼容鈉離子及鋰離子的1.3GWh生產(chan) 線,該公司相關(guan) 業(ye) 務負責人介紹,“預計今年下半年將會(hui) 規模化投產(chan) ,完成交付。”遠東(dong) 股份董秘辦邵亮也向記者表示:“目前研發的第一代鈉離子電池產(chan) 品現在已進入A樣優(you) 化階段,具體(ti) 的落地時間根據市場的反饋可能在半年至一年不等。”

  動力電池格局

  將多元化

  對於(yu) 電池企業(ye) 仍持續投資鈉離子電池生產(chan) 線的行為(wei) ,劉琦分析稱:“長期來看,隨著智能化、電動化發展及鋰資源儲(chu) 量的受限,資源豐(feng) 富的鈉離子電池作為(wei) 鋰電池的重要補充,也將迎來快速發展,對於(yu) 資本實力強的企業(ye) ,應繼續加大鈉離子電池研發。”

  某公司證券事務代表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相較於(yu) 鋰電池,鈉離子電池有特殊應用場景,比如在基站備電、特種車輛以及戶儲(chu) 上。公司正在與(yu) 客戶磋商鈉電池落地場景,並不會(hui) 因為(wei) 鋰價(jia) 降低而放棄鈉離子電池的規劃。

  在受訪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動力電池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多元化的,因此鈉離子電池仍存在發展空間。

  記者了解到,目前,仍有鋰電池企業(ye) 對鈉離子電池感興(xing) 趣。主營磷酸鐵鋰業(ye) 務的龍蟠科技董秘張羿向記者表示,“未來,公司也可能布局鈉離子電池。”

  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告訴記者,現如今對鈉離子電池的布局仍有必要。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增加,鋰電池、鈉離子電池、氫燃料電池等的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打開,未來動力電池格局會(hui) 趨於(yu) 多元化。(證券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