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當代文化符號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發布時間:2023-04-26 15:32:00來源: 光明日報

  【文化評析】

  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新時代格局下,增強中華文明的傳(chuan) 播力和影響力,是在世界格局中確立中國氣派與(yu) 中國風範的重要議題。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ti) 係,講好中國故事、傳(chuan) 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文化符號是中華文明精神標識的重要載體(ti) ,尤其是傳(chuan) 統文化符號凝結著豐(feng) 富的中國精神和中國價(jia) 值,在世界範圍內(nei) 受到廣泛的讚許和認同,其深厚的曆史底蘊和文化內(nei) 涵本身就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優(you) 質素材。長期以來,我們(men) 主要注重武術、中醫、瓷器、美食等傳(chuan) 統文化符號的對外傳(chuan) 播,在國際上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大都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符號,而中國當代文化符號則較少被提及或關(guan) 注。這種文化符號認知失衡現象必然引起國家形象建構的偏頗。國家形象的建構和傳(chuan) 播具有延展性,既需要傳(chuan) 統文化符號深厚的曆史內(nei) 涵作為(wei) 基礎,也需要在國際傳(chuan) 播格局中與(yu) 時俱進,不斷更新與(yu) 拓展國家文化符號係統。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取得巨大成就,更需要與(yu) 之匹配的當代文化符號講好中國的現代化故事。向世界展現全麵立體(ti) 的中國,需要傳(chuan) 統文化符號與(yu) 當代文化符號“同頻共振”的協同敘事。

  從(cong) 實際問題出發,我們(men) 需要正麵審視當代文化符號在講好中國故事方麵存在的短板,如此才有可能尋求解決(jue) 問題的答案。其中首要的問題,就是中國當代文化符號尚未建構起明確的敘事框架。通俗來說,我們(men) 過去主要依賴傳(chuan) 統文化符號傳(chuan) 播國家形象,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大力發展經濟建設,忽略了文化創新,並未建構起相應的文化符號係統。當我們(men) 大力推進國際傳(chuan) 播能力建設,建構中國話語和敘事體(ti) 係的時候,才發現當代文化符號的散亂(luan) 、羸弱甚至闕如導致了中國現代化敘事的巨大困境。因此,非常有必要從(cong) “文化自覺”的立場對中國當代文化符號進行反思,我們(men) 需要了解哪些是能夠代表中國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文化符號,它們(men) 在表達中國精神、中國價(jia) 值和中國力量方麵存在哪些短板,如何賦予中國當代文化符號更豐(feng) 富的故事內(nei) 容和價(jia) 值倫(lun) 理,使其成為(wei) 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抓手。

  除了對中國當代文化符號的存在現狀進行梳理之外,還需要追問“當代文化符號講好中國故事的內(nei) 容是什麽(me) ”。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政治、經濟、科技領域令世界矚目的成就,然而我們(men) 在這個(ge) 過程中創造的當代文化符號,例如高鐵、微信、春晚、網絡小說、地標建築等卻講不出精彩的故事,導致“有理說不出”“說了傳(chuan) 不開”的困境。這就需要我們(men) 從(cong) 當代曆史語境中仔細爬梳,挖掘那些可能被遮蔽但卻有價(jia) 值、能夠引起人們(men) 情感共鳴的故事。

  當代文化符號講好中國故事,價(jia) 值觀的訴求和表達同樣重要。中國當代文化符號在國際傳(chuan) 播中的失語現象,很重要的原因是講述的中國故事與(yu) 當代世界關(guan) 注的議題與(yu) 價(jia) 值之間存在偏差。共同的價(jia) 值觀是國際社會(hui) 合作的前提,我們(men) 向國際社會(hui) 講述中國故事,就是希望通過故事蘊含的價(jia) 值尋找多元文明的最大公約數,通過故事達成彼此理解和價(jia) 值觀的共識,這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必由之路。

  一方麵,我們(men) 可以思考當代文化符號在講好中國故事的過程中如何與(yu) 具有世界性意義(yi) 的文化符號相互融合,例如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式上《閃亮的雪花》這個(ge) 節目中,“鴿子”“雪花”“心形”“橄欖枝”代表了全人類對和平、友愛、互助、合作的共同價(jia) 值訴求,自然能夠引起全世界觀眾(zhong) 的情感共鳴。此外,節目中的青花瓷、中國結、剪紙、中國紅等獨具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內(nei) 涵的符號元素同樣令人矚目。這說明,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符號與(yu) 當代文化符號之間可以通過特定的表達形式實現價(jia) 值的融合與(yu) 共通,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符號蘊含的宇宙觀、國際觀、社會(hui) 觀和道德觀為(wei) 當代文化符號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寶貴的思想源泉。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言,“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jia) 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傳(chuan) 統優(you) 秀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麵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chuan) 播出去。”傳(chuan) 統文化符號與(yu) 當代文化符號唱好“雙簧戲”,中國故事才能講得更精彩。

  (作者:馮(feng) 月季,係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教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