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世界古典文明論壇在維也納舉辦 促中外文明交流互鑒
中新網濟南5月3日電 (呂妍)以“中西文化交流與(yu) 互鑒”為(wei) 主題的尼山世界古典文明論壇5月2日在維也納國際中心舉(ju) 辦。來自中國、德國、奧地利、意大利等國的多位知名專(zhuan) 家學者圍繞古典文明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
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李鬆大使在致辭中表示,文明是人類社會(hui) 發展的智慧結晶,更是促進世界和平繁榮、引領人類走向光明未來的重要力量。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各類思潮相互激蕩。此次尼山世界古典文明論壇於(yu) 中文日期間在聯合國維也納辦事處舉(ju) 辦,正是中西文化對話交融、全球文明倡議落地生根、多邊主義(yi) 人心所向的生動體(ti) 現。文明的多元多樣構成了人類文明交往的前提和條件。中國式現代化作為(wei) 人類文明新形態,深深植根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you) 秀文明成果,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yu) 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正是中華文明為(wei) 世界文明多樣性作出的最新貢獻。“我們(men) 將堅定不移走好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與(yu) 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鑒,不斷豐(feng) 富世界文明百花園。”
中共山東(dong) 省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主任白玉剛在致辭中表示,山東(dong) 將以這次論壇舉(ju) 辦為(wei) 契機,同各方一道,深化不同文明間的對話交流,增進文明互信互敬,加強文明交流互鑒,推動文明發展進步,以開放包容的精神,深入開展古典文明的比較研究,持續廣泛開展人文學術交流合作,從(cong) 互惠互利中尋求合作共贏,讓人類文明在相互成就中煥發新的光彩。
在學術演講和交流階段,德國圖賓根大學資深教授、中國學院院長施寒微分享了中西文化交流與(yu) 互鑒的曆史和現實意義(yi) ,曲阜師範大學副校長、教授李兆祥認為(wei) 孔子思想對當今世界具有重要啟示,意大利都靈大學副校長、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史芬娜主張通過交流學習(xi) 增進文明相互了解,山東(dong) 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院院長呂文明比較了“軸心時代”聖哲先賢的代表性思想,維也納大學教授李夏德探討了從(cong) 《論語》尋求當今時代問題的答案,奧中友協常務副主席、奧地利中國和東(dong) 南亞(ya) 研究所主任菲爾納比較了孔子與(yu) 萊布尼茨的和諧觀念,尼山世界儒學中心研究員路則權分享了儒家經濟思想的世界意義(yi) 。
經過兩(liang) 個(ge) 多小時的對話交流,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學者形成了《尼山世界古典文明論壇維也納共識》,一致倡議要堅持文明平等,共護多元之美;推進文明對話,共謀交流之道;促進文明互鑒,共答時代之問;推動文明進步,共圓人類之夢。
據悉,此次尼山世界古典文明論壇是2023維也納聯合國中文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框架下的重要活動。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是山東(dong) 省以孔子的誕生地——尼山命名的國際性人文綜合論壇,自2010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ju) 辦八屆,今年9月將在山東(dong) 舉(ju) 辦第九屆。(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