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塵已散,這些謠言也該翻篇了
青海發現野生大熊貓、所有無糖食品都會(hui) 引起腹瀉……
沙塵已散,這些謠言也該翻篇了
【辟謠】
◎本報記者 陳 曦
人間四月天,本應是“春風花草香”,不過今年很多人的春天記憶卻是“驚風擊麵黃沙走”。與(yu) 此輪沙塵天氣一樣讓人心煩的,還有五花八門的謠言。
“青海發現野生大熊貓”“退林還耕導致沙塵天氣頻現”“免衝(chong) 洗洗手液可滅活諾如病毒”“所有無糖食品都會(hui) 引起腹瀉”……今天科技日報記者就對4月謠言逐一進行盤點,幫您撥開迷霧、尋找真相。
青海發現野生大熊貓?
真相:大熊貓視頻拍攝於(yu) 四川雅安
4月初,一條“青海發現野生大熊貓”的視頻在多個(ge) 社交平台流傳(chuan) 。視頻中,一隻大熊貓在山坡上爬行。發布者在視頻中標注了發現地點——青海省沙柳河。
此前青海幾乎從(cong) 未有過發現大熊貓的記載,故此視頻一經發出便引起熱議,“青海發現野生大熊貓”的消息也在朋友圈被大量轉發。
有些網友表示疑惑,大熊貓是如何跑到青海高原上的?這會(hui) 不會(hui) 是一次造假事件?
對此,青海省林業(ye) 和草原局相關(guan) 工作人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國大熊貓主要分布在四川、陝西和甘肅的白水江一帶,它們(men) 主要以食用箭竹等竹子為(wei) 生。青海不生長竹子,因此可以判斷視頻中的地理位置不是青海。
“青海沒有任何野生大熊貓的生活記錄,並且已知野生大熊貓分布記錄的位點都離青海特別遠,青海不存在野生大熊貓的任何適宜棲息地。”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保護主任趙翔在接受采訪時說。
隨後,原視頻的拍攝者瑪禪南加也進行了辟謠。他表示,他於(yu) 2022年12月21日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以及短視頻賬號發布了這條視頻。視頻拍攝於(yu) 四川雅安寶興(xing) 縣境內(nei) 的達瓦更紮景區,當天他拍到了野生大熊貓。
退林還耕導致沙塵天氣頻現?
真相:沙塵暴出現與(yu) 多因素有關(guan)
今年春季,沙塵天氣頻頻來襲,這讓不少人疑惑:我國多年堅持在西北地區大規模植樹造林為(wei) 什麽(me) 依然阻擋不住南下的風沙?於(yu) 是,網絡上就出現了各種揣測,其中就包括這樣的聲音:一些地區推行退林還耕是沙塵卷土重來的原因。
對此,天津農(nong) 學院園藝園林學院林學係講師馬闖明確表示,退林還耕與(yu) 沙塵暴出現無必然聯係。
“根據規定,當前退林的耕地主要是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用地、中地產(chan) 田、高標準農(nong) 田、蔬菜基地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永久農(nong) 田。可見,這些土地往往是一些過度綠化侵占的耕地,本來是不宜造林的。退林還耕並不是把所有的林地都改成耕地,也不會(hui) 因此減少林地麵積。”馬闖說。
如果不是退林還耕惹的禍,那麽(me) 最近為(wei) 何會(hui) 頻現沙塵天氣?
“產(chan) 生沙塵天氣主要有三個(ge) 條件:地表裸露且幹燥、強勁的大風天氣以及局部地區不穩定的大氣層結。”馬闖介紹,近期蒙古國和我國北方地區降水偏少,植被返青時間推遲,不能有效覆蓋地表,短期升溫又使沙塵進入大氣環流,隨冷空氣南下,就形成了頻繁的沙塵天氣。
馬闖解釋,沙塵隨著大氣環流在經過我國西北幹旱、半幹旱地區時,沿途會(hui) 有所補充。然而,近年來這種補充效應變得越來越弱,這主要歸功於(yu) 我國“三北防護林”體(ti) 係的建設。
“從(cong) 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的‘三北防護林’治理荒漠化工程,已完成造林麵積達3174.29萬(wan) 公頃,極大地降低了沙源地的起沙概率,為(wei) 我們(men) 築起綠色‘長城’。”馬闖表示。
他說,截至2022年底,我國森林麵積達2.31億(yi) 公頃,森林覆蓋率24.02%。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後,我國森林質量得到顯著提升。退林還耕並不是簡單地把林地變成耕地,而是更好地堅持宜林則林、宜耕則耕,充分考慮立地條件,保證森林的高質量發展,發揮其更大的生態效益。
“事實上,在麵對像沙塵暴這樣具有典型地區性特點的氣象災害時,我國一直在努力貢獻自己的力量。全球極端天氣問題不是一兩(liang) 個(ge) 國家所能應對的,環球同此涼熱,各國應該加強合作。”馬闖說。
免衝(chong) 洗洗手液可滅活諾如病毒?
真相:隻有含氯消毒劑對其有效
近期,我國一些省市發布通告——諾如病毒進入高發期。為(wei) 了避免感染諾如病毒,網上流傳(chuan) 著不少“溫馨提示”,其中就包括“免衝(chong) 洗洗手液可滅活諾如病毒”。
對此,天津市濱海新區呼吸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委員紀明鎖表示,諾如病毒生命力極強,在0—60攝氏度內(nei) 均可存活,能在物體(ti) 表麵存活2周、在水中存活2個(ge) 月以上。酒精、消毒紙巾和免衝(chong) 洗洗手液對諾如病毒均無效。
諾如病毒屬於(yu) 杯狀病毒科,是引起急性胃腸炎的常見病原體(ti) 之一。諾如病毒潛伏期很短,通常隻有12—48小時。感染後,最常見的症狀是腹瀉和嘔吐,其次可能出現惡心、腹痛、寒顫、肌肉痛、畏寒、發熱等症狀。兒(er) 童和成年人均可發病。
“雖然諾如病毒感染引發感染性腹瀉是自限性疾病,一般患病後兩(liang) 三天即可自愈,但其傳(chuan) 染能力非常強,傳(chuan) 播途徑也很多樣。”紀明鎖介紹,接觸被病毒侵染過的物品;近距離接觸患者的嘔吐物、糞便或其產(chan) 生的氣溶膠;食用、飲用被病毒汙染過的食物和液體(ti) 等均可被感染。
紀明鎖提醒,目前隻有使用較高濃度含氯消毒劑(有效氯濃度需達到5000—10000毫克/升)才能有效滅活諾如病毒。除此之外,想預防就要防止“病從(cong) 口入”,要勤洗手;水果和蔬菜在食用前也要認真清洗;病毒高發期盡量別去人口密集的地方。
所有無糖食品都會(hui) 引起腹瀉?
真相:與(yu) 體(ti) 質和代糖種類有關(guan)
無糖食品有甜甜的味道但所含熱量卻很低,因此頗受減重人群的歡迎。然而,有人稱無糖食品有一個(ge) 大“坑”——吃了就會(hui) 引起腹瀉。
對此,天津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yu) 工程學院教授王浩表示,無糖食品指的是沒有添加蔗糖或葡萄糖的食品,對應的人群是血糖失穩或需要控製碳水攝入的人。很多無糖食品會(hui) 添加代糖,代糖種類很多,不是所有代糖都會(hui) 引起腹瀉,引起腹瀉的主要是糖醇類,如麥芽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赤蘚糖醇、異麥芽酮糖醇和乳糖醇等。而且每個(ge) 人對糖醇的耐受量不同,有人即便食用糖醇類無糖食品也不會(hui) 發生腹瀉。
“糖醇類代糖之所以會(hui) 引起腹瀉,主要是由於(yu) 代糖是一種具有甜味的碳水化合物,它在人體(ti) 裏被代謝的方式和糖是截然不同的。”王浩解釋,糖醇因為(wei) 不能被人體(ti) 完全吸收,會(hui) 滯留在腸道中,增加腸道內(nei) 的滲透壓,讓堆積在結腸裏的糞便水分增加。腸道中的微生物也“喜歡”糖醇,因此微生物大量發酵使得腸內(nei) 產(chan) 生大量氣體(ti) 。在水分和氣體(ti) 的雙重作用下,就會(hui) 引起腹瀉。
不同的人對於(yu) 糖醇的耐受量也不同,兒(er) 童的耐受度相對低,體(ti) 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攝入超過48克麥芽糖醇才可能出現腹瀉,而兒(er) 童攝入15克就可能出現腹瀉。
“同一個(ge) 人對於(yu) 不同代糖的耐受度也不一樣。根據我國糖果相關(guan) 標準,異麥芽酮糖醇一次用量不得超過25克,而乳糖醇一次用量不得超過5克。”王浩表示,常見的添加在飲料中的代糖,以阿斯巴甜、安賽蜜、三氯蔗糖、甜菊糖苷為(wei) 主,它們(men) 通常不太容易引起腹瀉。(科技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