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聯合放化療 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療有新選擇
中新網廣州5月5日電 (記者 蔡敏婕)我國的食管癌患者約占每年全球新發病例的54%,但整體(ti) 預後欠佳,嚴(yan) 重威脅民眾(zhong) 的生命健康。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放療科食管癌首席專(zhuan) 家劉孟忠團隊完成了一項前瞻性II期臨(lin) 床研究(EC-CRT-001),研究首次證實PD-1抗體(ti) 聯合根治性放化療在局部晚期食管鱗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為(wei) 免疫治療聯合放化療在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應用提供了最新的證據。
該研究近日在線發表於(yu) 國際頂尖腫瘤學期刊《柳葉刀·腫瘤學》。
食管癌位居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第八位,死亡率高居第六位。我國的食管癌患者90%為(wei) 食管鱗癌。對於(yu) 我國食管鱗癌的治療,盡管手術是局限期食管癌的重要選擇,但術後複發時常發生。此外,由於(yu) 食管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大部分患者初診時已是局部晚期或晚期,5年總生存率低於(yu) 20%。
為(wei) 了進一步提高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療效,2019年,劉孟忠研究團隊率先啟動了特瑞普利單抗聯合根治性放化療治療局部晚期不可切除食管鱗癌的II期、前瞻性、單臂臨(lin) 床研究。兩(liang) 年間,共入組42例患者。據劉孟忠介紹,42例入組患者的一年生存率達到78.4%,最常見的不良事件為(wei) 淋巴細胞減少(86%),不良反應總體(ti) 可以耐受,有效性和安全性都達到了預期目的。
該研究結果表明,特瑞普利單抗聯合放化療在局部晚期食管鱗癌具有較好的療效和安全性,從(cong) 而為(wei) 該患者群體(ti) 的治療策略提供了新思路,未來大樣本的III期隨機對照臨(lin) 床研究可進一步證實該結論。
俗話說“病從(cong) 口入”,中國人喜火鍋等辛辣燙食——容易損傷(shang) 食管黏膜組織,喜“鹹口”——攝入過量亞(ya) 硝酸鹽,這些可能是食管癌發病的部分誘因。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放療科教授胡永紅說,食管癌的發病風險與(yu) 生活習(xi) 慣密切相關(guan) ,研究發現局部食管黏膜的刺激是導致食管癌的重要原因,包括煙酒、吃太燙的食物、醃製的鹹菜等。
目前在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初診的食管癌病人中,早期患者不到10%,局部晚期患者占到50-60%,剩下30%患者則已經發生轉移,屬於(yu) 晚期。在篩查方麵,劉孟忠稱,早期食管癌的診斷是個(ge) 難題,建議45歲以上、有家族史、吸煙嗜酒、處於(yu) 食管癌高發區的人群,可以選擇定期做胃腸鏡檢查,及早發現問題。(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