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共建“一帶一路”貢獻力量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不斷推進,一大批有誌向、能吃苦、肯奮鬥的外國建設者投身其中。他們(men) 以過硬的專(zhuan) 業(ye) 技能、出色的工作能力和認真的工作態度,為(wei) 相關(guan) 項目建設添磚加瓦,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貢獻力量。
“鼓勵更多年輕人投身巴中友好事業(ye) ”
“大家看,孩子們(men) 在這裏通過視頻不僅(jin) 可以學到新的知識,還能接受優(you) 秀教師的遠程指導,學習(xi) 效果更好了!”在一間多媒體(ti) 教室裏,莫亞(ya) 茲(zi) ·阿萬(wan) 正舉(ju) 著自拍杆進行直播。“這太酷了!”“我上學時要是有這麽(me) 棒的教室該多好!”……屏幕下方,巴基斯坦觀眾(zhong) 紛紛留言,為(wei) 這間由中國企業(ye) 建設的多媒體(ti) 教室點讚。
阿萬(wan) 是中國三峽集團承建的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部經理。小時候,阿萬(wan) 曾和父親(qin) 一起在中國生活過幾年。“從(cong) 那時起我就深深愛上了中國。”高中畢業(ye) 後,阿萬(wan) 毫不猶豫地選擇到中國留學,就讀於(yu) 河海大學水利工程專(zhuan) 業(ye) 。長年在中國的學習(xi) 和生活讓阿萬(wan) 成為(wei) 不折不扣的“中國通”,“光聽說話,根本聽不出他是個(ge) 外國人。”阿萬(wan) 的中國同事如此評價(jia) 。
畢業(ye) 後,阿萬(wan) 回到了巴基斯坦。很快,他收到了卡洛特水電站項目部的工作邀約,這讓阿萬(wan) 感到驚喜:“中國三峽集團是知名企業(ye) ,在這裏工作對提升我的專(zhuan) 業(ye) 水平非常有幫助。更重要的是,這份工作讓我能為(wei) 家鄉(xiang) 發展作更多貢獻。”卡洛特水電站每年可滿足巴基斯坦約500萬(wan) 人的用電需求,有效緩解巴電力短缺。
阿萬(wan) 入職時,卡洛特水電站建設已近尾聲。他所在的團隊主要負責在水電站周邊地區落實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項目,通過修建小學、捐贈物資等方式改善當地民生,讓人們(men) 更好地分享中巴合作的豐(feng) 碩成果。
憑借出色的語言能力,阿萬(wan) 很快就能得心應手地開展工作,還經常結合年輕人的興(xing) 趣點,提出新想法、新創意,貢獻了很多接地氣的工作方案。以直播的形式介紹卡洛特水電站就是阿萬(wan) 的創意。“通過直播活動,當地民眾(zhong) 更直觀地了解了卡洛特水電站,感受巴中友誼。”阿萬(wan) 說,隨著直播活動的深入,團隊的工作收獲了越來越多的關(guan) 注,社交平台粉絲(si) 量不斷上漲。“感謝中國企業(ye) 改善我們(men) 的生活!”“我也想加入中國企業(ye) 工作!”……看到粉絲(si) 們(men) 的真誠留言,阿萬(wan) 的工作動力更足了。
“隨著一個(ge) 個(ge) 民生項目的推進,我越來越感到自己工作的價(jia) 值和意義(yi) 。”阿萬(wan) 表示,期待巴中合作惠及更多當地民眾(zhong) ,“我也將繼續通過社交媒體(ti) 平台記錄下兩(liang) 國友誼的美好瞬間,鼓勵更多年輕人投身巴中友好事業(ye) 。”阿萬(wan) 說。
“為(wei) 阿中互利合作盡一份力”
在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的海關(guan) ,人們(men) 經常能看到一名身材高大、頭發微卷的小夥(huo) 子在跑前跑後,辦理各項物資清關(guan) 手續。他就是中國石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伊拉克哈法亞(ya) 天然氣處理廠項目部工程師穆罕默德·阿卜杜·阿裏。
阿裏是埃及人,他有一個(ge) 中文名字,叫高明。“這個(ge) 名字是我在中國上學時老師給起的,老師說我個(ge) 子高,人也聰明。”他說。
阿裏介紹,自己童年時就與(yu) 中國結緣。“那時每到重大節日,埃及的電視台都會(hui) 播放中國電影。我和小夥(huo) 伴們(men) 每次都滿心歡喜地圍坐在電視機前,全神貫注地觀看。雖然聽不懂中文,但我還是被電影深深吸引。”上大學時,阿裏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中文專(zhuan) 業(ye) ,“學習(xi) 中文不僅(jin) 幫助我看懂了中國電影,還讓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國的燦爛文化。”
大學畢業(ye) 後,阿裏在埃及當過中文導遊,後來又到中國學習(xi) 生活,還在浙江義(yi) 烏(wu) 做過兩(liang) 年外貿生意。2011年回到埃及後,阿裏偶然看到了中國石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在伊拉克招聘雇員的啟事,就投遞了簡曆並被錄取。在這家中國企業(ye) ,阿裏一幹就是10多年。
憑借語言優(you) 勢和豐(feng) 富的工作經驗,阿裏很快成為(wei) 哈法亞(ya) 天然氣處理廠項目部采購和清關(guan) 工作的骨幹。在項目啟動階段,阿裏一有空就去跑市場、做調研、看質量、比價(jia) 格,充分了解市場行情。為(wei) 了讓到港物資盡早完成清關(guan) ,阿裏總是在第一時間準備好各種資料,並與(yu) 伊拉克海關(guan) 工作人員耐心溝通。他還常常給同事們(men) 當翻譯,幫助他們(men) 與(yu) 外方人員順暢交流。
由於(yu) 工作業(ye) 績突出,阿裏多次被評為(wei) 企業(ye) 優(you) 秀員工。如今,他已成為(wei) 項目部物流團隊負責人。“我對項目的每一台設備都懷有深厚感情。這些設備要麽(me) 是我采購的,要麽(me) 是我清關(guan) 的。”阿裏說。
這些年裏,也有不少其他國家的公司想挖走阿裏,但他還是選擇繼續留在中國企業(ye) 工作。“中國企業(ye) 的管理更加人性化,我和中方同事結下了深厚友誼。”阿裏表示,他選擇留下的更深層原因,是對中國的認同感,“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讓共建國家和地區攜手發展,命運與(yu) 共。中國真心誠意地幫助阿拉伯國家。我希望能夠投身共建‘一帶一路’,為(wei) 阿中互利合作盡一份力。”
“學以致用讓我對工作充滿信心”
“機組振動,正常;機組擺度,正常……”在讚比亞(ya) 下凱富峽水電站監控室中,電氣工程師吉夫特·卡潘達坐在機組監測屏幕前,一邊認真觀察實時數據,一邊在值班表上做著記錄。下凱富峽水電站由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承建,於(yu) 2015年開工建設,2021年部分投入運營。
6年前,卡潘達成為(wei) 中國水電培訓學院的首批學生。學院依托下凱富峽水電站項目在當地開辦,麵向全讚比亞(ya) 招生,旨在培養(yang) 水電領域的急需人才。經過6個(ge) 月的“理論+實踐”培訓,卡潘達順利成為(wei) 一名專(zhuan) 業(ye) 電工。此後,他又憑借優(you) 異的業(ye) 務表現,獲得了前往中國進修的機會(hui) 。
在河南開封黃河水利職業(ye) 技術學院學習(xi) 的一年間,卡潘達學習(xi) 了機電自動化、電氣工程製圖等12門專(zhuan) 業(ye) 課,並在電氣控製等領域進行實習(xi) ,理論水平和操作能力得到了全方位提升。“拿到結業(ye) 證書(shu) 的那一刻,我深深地感謝項目團隊對我的培養(yang) ,感受到了他們(men) 對我的期許。”回憶起當年的求學時光,卡潘達至今仍心潮澎湃。
回到讚比亞(ya) 後,卡潘達繼續在下凱富峽水電站工作。他在工作中更加勤奮努力,專(zhuan) 業(ye) 知識和技能也日益精進。如今,卡潘達已經能夠協助完成發電機組手動開機、過速試驗等操作,基本掌握了機組安裝、輔機管路安裝工序流程及具體(ti) 工藝。“以前我是普通電工,隻能做些接線或者修理類的小活兒(er) 。現在我是電氣工程師,負責盤櫃配線以及主變壓器控製櫃接線。學以致用讓我對工作充滿信心。”卡潘達說。
下凱富峽水電站裏,像卡潘達這樣的優(you) 秀人才還有很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下凱富峽水電站於(yu) 今年3月25日實現全部機組投產(chan) 發電,卡潘達參與(yu) 了4號、5號機組電氣設備安裝和發電前調試工作。在發電儀(yi) 式現場,當地民眾(zhong) 載歌載舞。卡潘達給母親(qin) 撥通了視頻電話,分享現場的喜悅。母親(qin) 對他說:“孩子,全家人為(wei) 你感到驕傲,你和你的團隊為(wei) 大家帶來了幸福和快樂(le) 。”母親(qin) 的話,讓卡潘達內(nei) 心久久不能平靜。
望著拔地而起的百米大壩,看著為(wei) 千家萬(wan) 戶送去光明的一個(ge) 個(ge) 機組,卡潘達由衷感歎:“是中國幫助我開闊了眼界、提升了技能,我將努力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工作中,為(wei) 讚中友好添磚加瓦。”
“用行動推動匈塞鐵路全線如期建成”
伴著微風晨露,米蘭(lan) 娜·安捷莉每天都會(hui) 早早來到項目現場開始工作。安捷莉是匈塞鐵路塞爾維亞(ya) 段聯營體(ti) 項目部交通責任工程師,踏勘現場是她每天的例行工作。在鋪滿碎石的軌道路麵,安捷莉每一步都走得很認真:“我必須仔細觀察、查找隱患,保證施工人員安全。有時也會(hui) 感到疲憊,但我仍把每次踏勘當作一個(ge) 自我鍛煉的過程。”
來到匈塞鐵路項目工作前,安捷莉在諾維薩德市一家設計院負責道路交通工程設計。2021年11月,匈塞鐵路塞爾維亞(ya) 境內(nei) 諾維薩德至蘇博蒂察邊境段(諾蘇段)開工建設,並麵向社會(hui) 招募大量專(zhuan) 業(ye) 人才。安捷莉看到通知後第一時間提交了申請,“我以前參與(yu) 的都是一些地方性項目,匈塞鐵路不僅(jin) 是我們(men) 國家的第一條高速鐵路,更是塞爾維亞(ya) 連接鄰國的關(guan) 鍵節點和塞中合作的標誌性項目。我相信,如果能參與(yu) 建設,一定會(hui) 大有收獲。”
2022年5月,安捷莉如願正式入職,並很快適應了項目部的工作。“中國同事都是專(zhuan) 業(ye) 的鐵路交通人才,工作效率非常高。我經常向他們(men) 請教,不僅(jin) 很快補齊了專(zhuan) 業(ye) 短板,組織協調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在和中國同事的交流中,安捷莉不斷學習(xi) 中文,“我一直在努力。”安捷莉笑著用中文說。
梳理項目全線的交通導改問題是安捷莉承擔的一項重要工作,涉及圖紙設計、現場調查、與(yu) 監理和產(chan) 權單位溝通、流程審批等方方麵麵的工作。雖然辛苦,但安捷莉樂(le) 在其中,“很幸運參與(yu) 這樣的大項目,讓我能在工作中不斷自我完善與(yu) 發展。”由於(yu) 工作認真負責,安捷莉多次被評為(wei) 月度優(you) 秀員工。
前不久,此前已建成通車的匈塞鐵路貝爾格萊德至諾維薩德段(貝諾段)迎來運營一周年紀念日。一年來,貝諾段累計發送旅客293萬(wan) 人次,滿足了沿線民眾(zhong) 安全便捷的出行需求。安捷莉進入項目部工作也快滿一年了,她對深度參與(yu) 匈塞鐵路建設非常自豪:“來這裏工作是一個(ge) 正確的選擇。我們(men) 為(wei) 建設美好的未來而努力,用行動推動匈塞鐵路全線如期建成。”
安捷莉的家鄉(xiang) 在諾蘇段的終點蘇博蒂察。匈塞鐵路完全建成後,安捷莉能更方便地往返於(yu) 家鄉(xiang) 和工作地之間。對於(yu) 自己的未來,安捷莉有著清晰的規劃:“通過在項目上的曆練,我希望能夠成為(wei) 一名優(you) 秀的鐵路工程師,與(yu) 中國朋友們(men) 繼續合作,為(wei) 塞爾維亞(ya) 建設更多優(you) 質的高速鐵路。”
(文學軍(jun) 、李金平對本文亦有貢獻)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08日 17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