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蓉港澳台僑大學生遊金沙:與古蜀文明“隔空對話”
中新網成都5月7日電 “參觀金沙遺址,仿佛走進那段曆史,與(yu) 古蜀人來一場‘隔空對話’。”7日,參觀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後,來自台灣的四川師範大學曆史文化與(yu) 旅遊學院學生廖妤軒感慨說。
7日,以“夢回古蜀金沙 品味天府文化”為(wei) 主題的2023春季在蓉港澳台僑(qiao) 大學生城市互動體(ti) 驗營活動在成都舉(ju) 行。來自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師範大學、成都大學七所高校的百餘(yu) 名在蓉港澳台僑(qiao) 大學生走進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占地麵積約30萬(wan) 平方米,建立在3000年前古蜀王都的廢墟之上。在搶救性發掘中,金沙遺址出土了數千件金、玉、銅、石器,還有數以噸計的象牙,數以千計的野豬獠牙、鹿角等。研究證實,金沙遺址是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7世紀長江上遊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國的都邑,並極有可能是三星堆文明衰落後在成都平原興(xing) 起的又一個(ge) 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含金量高達94.2%、厚度僅(jin) 0.2毫米的太陽神鳥金飾,以及神奇的黃金麵具、色彩斑斕的玉器、巨大的象牙……一件件古蜀文物,讓港澳台僑(qiao) 大學生們(men) 歎為(wei) 觀止。他們(men) 不時向講解員請教古蜀文明的知識,並用手機拍下一張張照片。
為(wei) 了讓大學生們(men) 沉浸式體(ti) 驗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本次活動特別安排“國風劇本殺”活動,將傳(chuan) 統文化中的“禮、樂(le) 、射、禦、書(shu) 、數”形成體(ti) 驗項目。大學生們(men) 身著漢服,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體(ti) 驗“穿越之旅”。
“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古蜀文明。”四川大學文學與(yu) 新聞學院學生關(guan) 樂(le) 盈來自香港,她表示,來內(nei) 地讀書(shu) ,就是希望探索豐(feng) 富多彩的中華文化。此次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之旅,對她而言更是一次古蜀文明的洗禮。
來自澳門的西南財經大學學生李嘉媛也是首次參觀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她表示,今後打算邀請來自澳門的同學一同前往四川廣漢,參觀與(yu) 金沙遺址有文化聯係的三星堆博物館。“這次活動讓我們(men) 更加了解成都的過去,更深刻地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曆史和風土人情。”
在蓉港澳台僑(qiao) 大學生城市互動體(ti) 驗營活動,於(yu) 2018年創立,是成都市政協、成都市委統戰部聯合成都重點高校主辦的特色品牌活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