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平均工資出爐!IT業最高,房地產業下降
中新網北京5月10日電(記者 李金磊)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2022年平均工資數據。
無論是在城鎮非私營單位還是在私營單位中,就業(ye) 人員年平均工資水平第一的都是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房地產(chan) 行業(ye) 平均工資水平下降。
2022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分行業(ye) 門類就業(ye) 人員年平均工資。來自國家統計局網站
2022年平均工資公布
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ye) 人員年平均工資為(wei) 114029元,比上年增長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個(ge) 百分點,扣除價(jia) 格因素實際增長4.6%。
城鎮私營單位就業(ye) 人員年平均工資為(wei) 65237元,比上年增長3.7%,回落5.2個(ge) 百分點,扣除價(jia) 格因素實際增長1.7%。
城鎮單位是指城鎮地域內(nei) 從(cong) 業(ye) 人員在5人及以上的法人單位,不包括個(ge) 體(ti) 工商戶和自由職業(ye) 者。就業(ye) 人員工資是指單位就業(ye) 人員領取的由本單位發放的全部勞動報酬,包括工資、獎金和各類津補貼,以及單位從(cong) 個(ge) 人工資中代扣代繳的個(ge) 人所得稅、社會(hui) 保險基金及住房公積金等。
2022年城鎮私營單位分行業(ye) 門類就業(ye) 人員年平均工資。來自國家統計局網站
IT業(ye) 平均工資最高
中新財經注意到,2022年,無論是在城鎮非私營單位還是在私營單位中,就業(ye) 人員年平均工資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業(ye) 均為(wei) 技術含量較高的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金融業(ye)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ye) 。
其中,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平均工資獨領風騷,在各行業(ye) 中為(wei) 最高。
城鎮非私營單位中,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年平均工資達到220418元,突破22萬(wan) 元。城鎮私營單位中,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年平均工資達到123894元。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ye) 統計司司長王萍萍解讀稱,受人們(men) 對互聯網學習(xi) 、工作、社交和網絡購物需求量較大等因素影響,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兩(liang) 類單位平均工資分別增長9.4%和8.1%。
房地產(chan) 行業(ye) 平均工資水平下降
在19個(ge) 行業(ye) 門類中,有18個(ge) 行業(ye) 的就業(ye) 人員平均工資保持增長,隻有房地產(chan) 行業(ye) 平均工資水平下降。
數據顯示,城鎮非私營單位中,房地產(chan) 業(ye) 年平均工資為(wei) 90346元,下降0.9%。城鎮私營單位中,房地產(chan) 業(ye) 年平均工資為(wei) 56435元,下降3.2%。
金融業(ye) 平均工資增速最高
從(cong) 平均工資增速來看,金融業(ye) 平均工資增速最高。
數據顯示,城鎮非私營單位中,金融業(ye) 年平均工資達到174341元,增長15.6%。城鎮私營單位中,金融業(ye) 年平均工資達到110304元,同樣增長15.6%。
王萍萍解釋稱,這主要受行業(ye) 結構調整、減員增效等因素影響。以城鎮非私營單位金融業(ye) 包含的四個(ge) 行業(ye) 大類為(wei) 例,貨幣金融服務業(ye) (主要是銀行等)、資本市場服務業(ye) (主要是證券基金和投資公司等)和其他金融服務業(ye) 的工資水平較高,分別為(wei) 21.6萬(wan) 元、45.2萬(wan) 元和42.3萬(wan) 元,平均工資增速分別為(wei) 6.1%、2.4%和6.7%,而保險業(ye) 的平均工資較低,僅(jin) 為(wei) 9.1萬(wan) 元,其增速卻高達19.1%。
王萍萍指出,保險業(ye) 平均工資增速較高的主要原因是,工資水平較低的保險代辦員在2022年大量減少,使保險業(ye) 就業(ye) 人數減少近23%,工資總額減少8.2%。低工資保險業(ye) 就業(ye) 人員的減少是金融業(ye) 平均工資水平變化較大的主要原因。
平均工資東(dong) 部最高,東(dong) 北最低
分地區看,無論是在城鎮非私營單位還是私營單位中,工資水平都是東(dong) 部最高,東(dong) 北最低。
從(cong) 城鎮非私營單位看,東(dong) 部、中部、西部和東(dong) 北地區年平均工資分別為(wei) 13.3萬(wan) 元、9.0萬(wan) 元、10.1萬(wan) 元和9.0萬(wan) 元,分別增長7.1%、5.8%、6.1%和7.6%。以東(dong) 部為(wei) 1,東(dong) 部、中部、西部和東(dong) 北地區平均工資之比為(wei) 1:0.68:0.76:0.68,2021年為(wei) 1:0.69:0.77:0.67,東(dong) 部與(yu) 東(dong) 北地區差距縮小0.01,與(yu) 中部、西部地區的差距有所擴大。
從(cong) 城鎮私營單位來看,東(dong) 部、中部、西部、東(dong) 北地區年平均工資分別為(wei) 7.3萬(wan) 元、5.3萬(wan) 元、5.6萬(wan) 元和5.0萬(wan) 元,增速分別為(wei) 4.7%、1.5%、2.8%和3.7%。以東(dong) 部為(wei) 1,東(dong) 部、中部、西部和東(dong) 北地區平均工資水平之比為(wei) 1:0.73:0.76:0.68,2021年為(wei) 1:0.76:0.78:0.69,東(dong) 部地區與(yu) 其他地區差距有所拉大。
理性看待個(ge) 人工資與(yu) 全國平均工資的差異
對於(yu) 個(ge) 人工資與(yu) 全國平均工資的差異,王萍萍解釋稱,由於(yu) 所處地區不同、行業(ye) 不同、單位類型不同,單位之間的工資水平有時會(hui) 存在較大差異;在同一單位內(nei) 部,由於(yu) 就業(ye) 人員所處崗位不同,工資水平也會(hui) 存在一定差異。當前的工資統計使用分組數據反映不同地區、行業(ye) 、單位類型的工資水平,以及地區內(nei) 、行業(ye) 內(nei) 不同崗位就業(ye) 人員的工資水平。
王萍萍指出,平均工資數據可以讓我們(men) 了解勞動力市場中相應就業(ye) 人員大致的工資水平。但是,由於(yu) 單位效益不同、個(ge) 人具體(ti) 情況不同,即使是同一地區、相同行業(ye) 、相同單位類型和相同崗位的就業(ye) 人員,個(ge) 人工資水平之間仍會(hui) 存在一些差異。
王萍萍表示,總之,由於(yu) 種種原因,具體(ti) 到個(ge) 人的工資水平和增速,可能與(yu) 全國平均水平和增速差別較大,這需要從(cong) 行業(ye) 、地區、單位類型、崗位以及單位經營狀況和個(ge) 人具體(ti) 情況出發進行全麵分析,理性看待。(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