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上海“大零號灣”,何以打造世界級科創灣區?

發布時間:2023-05-10 16:01:00來源: 人民網

  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實踐

  上海“大零號灣”,何以打造世界級科創灣區?

  人民網上海5月9日電 (記者董誌雯)從(cong) 上海地鐵5號線劍川路站出來,往東(dong) 方向走上幾分鍾,一片頗具現代感的廠房映入眼簾,這裏便是“零號灣”園區,也是“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的核心地帶。

  5月8日,“中國式現代化的長三角實踐”網絡主題采訪團走進位於(yu) 上海閔行區的“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感受閔行區從(cong) 老工業(ye) 基地到上海南部科創中心的轉型升級之路。

  2015年6月,在距離上海交大閔行校區一路之隔的一棟5萬(wan) 平方米商務樓內(nei) ,“零號灣”正式誕生。這座商務樓由閔行區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地產(chan) 集團三方共建,旨在打造產(chan) 、學、研一體(ti) 轉化鏈條的“試驗田”。

  2018年,為(wei) 了加快區域整體(ti) 轉型,引領上海雙創升級,閔行區將“零號灣”放大,與(yu) 上海市科委、上海交大共同研究“零號灣”及周邊區域後,提出以新時期大學科技園高質量建設為(wei) 契機,立足“環交大”核心區域,發揮“高校院所聚集、科技成果密度高、產(chan) 業(ye) 承載能力強”的區位優(you) 勢,拓展打造“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

  “大零號灣”概念應運而生,總麵積拓展至約17平方公裏。

  2023年2月23日,上海正式發布《推進“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建設方案》,將“大零號灣”定位為(wei) 世界級科創灣區。

  從(cong) “零號灣”到“大零號灣”,不是簡單地從(cong) 一棟樓到一群樓、從(cong) 幾千平方米到17平方公裏這一物理空間的擴大,而是從(cong) “創新平台”向“創新生態係統”的轉變。

  科創源頭,“源”在校園。在大學周邊建設的科技創新創業(ye) 集聚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ou) 勢。對照國際先進模式,閔行區在坐擁上海交通大學和華東(dong) 師範大學的劍川路地區開始打造“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ye) 集聚區。

  上海南濱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黨(dang) 委委員、副總經理葉隆表示,“大零號灣” 是圍繞大學的開放街區式科技園,希望通過校區、園區、城區三區的聯動發展,打造上海科創中心的新引擎,要有科創力、時尚風,也要有煙火氣、國際範。

  目前,“大零號灣”已建成投用高能級科創載體(ti) 18個(ge) ,一大批創新中心和成果項目落地,開放式科創街區初具規模。

  作為(wei) “大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ye) 集聚區的重要載體(ti) ,華誼萬(wan) 創·新所在2022年11月30日舉(ju) 行啟園儀(yi) 式。華誼萬(wan) 創·新所總經理楊曉麗(li) 向記者介紹,當前,已吸引了一批智能製造、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等產(chan) 業(ye) 領域的知名企業(ye) 入駐,代表企業(ye) 有上海電氣集團智慧能源科技、歌爾光學科技、泰爾激光、奕目(上海)科技、上海大音信息科技等。

  楊曉麗(li) 表示,華誼萬(wan) 創·新所下階段將繼續致力於(yu) 促進產(chan) 業(ye) 集聚、環境提升、配套豐(feng) 富,各類場景在此互融,為(wei) 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尤其是大零號灣建設貢獻價(jia) 值和力量。

  上海穹窿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譚俊博士後在講解企業(ye) 產(chan) 品。 人民網記者董誌雯 攝

  上海穹窿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土生土長的閔行企業(ye) 。專(zhuan) 注於(yu) 新一代可商用化的激光通信技術的商業(ye) 航天企業(ye) ,致力於(yu) 低功耗、小型化衛星激光通信終端以及地麵通信接收係統的研製。公司團隊成員來自清華、上海交大、中科院等國內(nei) 頂級院校或機構,研發成員占比超70%。

  公司創始人、總經理譚俊博士後表示,在“大零號灣”創業(ye) ,區位優(you) 勢和人才優(you) 勢十分明顯,很多老同事、老同學都在附近工作、生活。園區相關(guan) 政策扶持也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很多實際的問題。“可以說,我對園區的各項服務非常滿意。”

  另一家聚焦前沿科技的創業(ye) 公司念通智能,位於(yu) 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產(chan) 業(ye) 園。公司創始人兼總經理束小康表示,念通是2016年從(cong) 上海交大孵化出來的成果轉化團隊,是一個(ge) 師生共創的企業(ye) 。

  念通智能致力於(yu) 腦電、肌電、近紅外、電刺激等技術相關(guan) 產(chan) 品的研發和產(chan) 業(ye) 化應用,為(wei) 腦科學、心理學、生機電、人因工程、神經管理、運動康複等科研領域提供專(zhuan) 業(ye) 的技術解決(jue) 方案。

  束小康表示,作為(wei) 學院派創業(ye) 者,市場經驗不足,但是在“大零號灣”,初創企業(ye) 可以享受到產(chan) 業(ye) 輔導,比如每周四的“創始人例會(hui) ”,“大零號灣”可以邀請到非常優(you) 秀的企業(ye) 創始人或者創業(ye) 者來分享創業(ye) 經驗。

  “劍川路越來越堵了,證明來這裏創業(ye) 和工作的人越來越多了。”束小康認為(wei) ,這是園區發展越來越好的信號。數據顯示,“大零號灣”目前共集聚硬科技企業(ye) 3000餘(yu) 家,高新技術企業(ye) 563家,上市企業(ye) 9家,“獨角獸(shou) ”企業(ye) 2家,估值超10億(yi) 的企業(ye) 有22家。

  據介紹,在未來三年,“大零號灣”還將建成120萬(wan) 平方米左右的科創基地,總計形成200萬(wan) 平方米的載體(ti) 空間。目前“大零號灣”集聚了60多家金融服務機構。“希望在未來三年集聚的基金規模達到300億(yi) 元,今年的目標是通過基金聯盟集聚150億(yi) 的基金規模。”

  為(wei) 了支持企業(ye) 的發展,“大零號灣”還打造了1.6萬(wan) 平方的一門式大零號灣科創服務大廈,集聚了行政服務中心、科創服務中心和人才服務中心,為(wei) 企業(ye) 和創業(ye) 者提供行政、科技、創業(ye) 、人才、會(hui) 務等多功能一站式服務。(人民網)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