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世衛組織“取關”新冠後如何應對疫情風險? 中方:繼續開展變異情況監測

發布時間:2023-05-10 16:0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5月8日電 (記者 李京澤)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guan) 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針對如何應對未來疫情風險,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zhuan) 家組組長梁萬(wan) 年8日在北京表示,將繼續開展新冠病毒的變異情況和疫情發生發展情況的監測。

  當日,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梁萬(wan) 年在發布會(hui) 上指出,結束“國際關(guan) 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並不意味著新冠疫情的結束,也不意味著疫情危害就徹底沒有,更不意味著對新冠疫情就可以放任不管,而是表明以人類目前的能力,可以有效控製危害,還要繼續做好相關(guan) 疫情防控工作,以保護好人民群眾(zhong) 的身體(ti) 健康和生命安全。

  談及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疫情風險,梁萬(wan) 年介紹稱,主要有以下幾方麵工作:一是繼續開展新冠病毒的變異情況和疫情發生發展情況的監測,需要進一步健全監測網絡,加強監測能力,合理布局監測哨點,做好預警和風險的研判工作。二是繼續加強對高危人群和重點人群的疫苗接種。三是繼續強化臨(lin) 床管理和救治能力,特別是對重症的救治能力。四是補短板、強弱項,不斷完善公共衛生體(ti) 係和強化基層能力建設,加強醫務人員的技能培訓和相關(guan) 物資儲(chu) 備等。五是加強繼續教育和風險溝通,公眾(zhong) 應繼續保持好良好的衛生習(xi) 慣,保持良好的心態。

  此外,梁萬(wan) 年指出,新冠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guan) 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各國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將進一步減少和消除跨國交通、貿易、旅行、留學等方麵的限製,增加全球人員往來和貨物流通的便利性。

  對於(yu) 中國而言,梁萬(wan) 年表示,此次調整有利於(yu) 中國的國際交往,包括貿易、旅遊、學術交流、留學等,減少此前因部分疫情防控措施帶來的不便,有利於(yu) 社會(hui) 經濟的發展,中國將會(hui) 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梁萬(wan) 年強調,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men) 對新冠疫情完全放任不管,還要繼續做好相關(guan) 疫情防控工作,繼續和全球各國緊密團結,共同采取有針對性、更加有效、更具備成本效益的措施,來防止疫情蔓延和傳(chuan) 播,保護人民群眾(zhong) 的身體(ti) 健康。(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