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打工人解鎖新職業 真有“勸離師”嗎?
由郭麒麟、金晨領銜主演的都市職場輕喜劇《平凡之路》正在央視八套黃金檔和騰訊視頻熱播。這部劇由劉進執導,陳彤編劇,講述了初入職場的律政打工人,在平凡中創造不凡的“奮逗”故事。該劇讓共鳴感從(cong) 律所一方天地延伸到普通人的職場生活,而且還有拍照比耶可能會(hui) 泄露指紋信息、超過48小時可能得不到充分理賠等小常識貫穿劇中,但過多離婚案的討論,一定程度上蓋過了職場成長的話題光芒,還把“勸離師”這樣的少見職業(ye) 帶入觀眾(zhong) 視野。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新人整頓職場,接地氣人設吸引人
《平凡之路》剛開播就吸引了不少觀眾(zhong) ,在於(yu) 其不同於(yu) 之前描寫(xie) 律師群像頗為(wei) 高大上的律政題材,而是走打工人路線,很多人說在潘岩的身上看到了剛入職場的自己,被他們(men) 通宵加班拿下客戶戳到。
“我上大學,學法律,做律師,為(wei) 的就是能有一天,讓所有人都看見,這個(ge) 世界是公平,正義(yi) ,有序,且美好的”。郭麒麟飾演的潘岩是職場中最普通、最不起眼的“菜鳥”。他來自非常普通的家庭——跟媽媽一起在大城市租房打拚;媽媽是網約車司機,家境很一般;自身學曆也很一般,“撿漏”進入處於(yu) 風雨飄搖中的榮柯律所。
從(cong) 職場菜鳥成長記角度來看,幾位主角都各有記憶點。辦公室日常和茶水間的社交,同事之間的八卦流傳(chuan) 速度,最底層的員工不配擁有領導的電話等細節輸出也深得觀眾(zhong) 心。
被調侃為(wei) “離婚之路”,真有“勸離師”嗎?
隨著劇情的深入,也有觀眾(zhong) 發現,劇情出現轉向,關(guan) 於(yu) 職場的討論越來越少,更多的是從(cong) 離婚案例入手,關(guan) 於(yu) 婚姻的討論。劇中集中討論的離婚案例不少,導致有觀眾(zhong) 調侃說:“幹脆叫‘離婚之路’算了。”比如相看兩(liang) 厭的孫建業(ye) 和張如梅,兩(liang) 人因為(wei) 追求不同產(chan) 生分歧,根本無法心平氣和坐下來聊;勞春燕和左大建當初也是恩愛夫妻,最終兩(liang) 人的婚姻因為(wei) 小三懷孕維持不下去。
劇中,看勞春燕遲遲不同意離婚,蔡曉蕾還花高價(jia) 錢找來“勸離師”接近勞春燕,勸勞春燕離婚。
真有這樣的新職業(ye) 嗎?采訪中,有律師提及,這個(ge) 行業(ye) 應當還是非常小眾(zhong) 的一個(ge) 灰色行業(ye) ,接觸過的人應該不多,離婚的時候應當也很少會(hui) 請這種人介入。也有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所謂新職業(ye) 有悖倫(lun) 理。
此前有曝光相關(guan) 新職業(ye) “小三勸退師”,擊退小三,穩定家庭,幫助妻子與(yu) 丈夫修複關(guan) 係。來自河南洛陽的心理谘詢師王真兮,就是從(cong) 業(ye) 者之一。在有第三者介入的婚姻裏,如果想要去挽回,那就不能隻對婚姻中的雙方進行心理輔導,因為(wei) 這是一個(ge) 三方問題,隻對夫妻雙方進行心理輔導的話,第三者的問題依舊是治標不治本。因此,妥善解決(jue) 第三者的問題和處理夫妻之間的問題同樣重要。
當律師成為(wei) 網暴對象,該如何應對?
郭麒麟飾演的潘岩在劇中遭遇網暴案,被不少觀眾(zhong) 詬病。潘岩乘坐地鐵上班,看見猥瑣男拿著手機偷拍女生的裙底。他一直追著這個(ge) 男人,讓他把照片給刪了。之後,有女生把他見義(yi) 勇為(wei) 的行為(wei) 發在網上,潘岩因此火了一把,成了見義(yi) 勇為(wei) 的“戰損男”。隨後,事情反轉,一個(ge) 叫湯美玉的大媽發視頻說,潘岩根本就不是見義(yi) 勇為(wei) ,他把大媽兒(er) 子陸甲,也就是所謂偷拍者給打了一頓,現在還在重症監護室躺著。這時網友都開始指責潘岩,甚至還有很多人去榮柯律所討要說法,圍堵潘岩。
令網友不滿的是,麵對這種情況,潘岩不知所措。第一時間竟然不是先去醫院確定傷(shang) 情,確定對方聲明的被打進重症監護室的情況是否屬實。他先去找監控證明自己沒有偷拍,還打算找監控證明別人偷拍。當這兩(liang) 點都不能證明自己清白的時候,潘岩心灰意冷,開始反思自己是否不應該見義(yi) 勇為(wei) 。網友表示,“這麽(me) 大的律所,不去醫院取證,不去申請恢複手機被刪數據,自己一群學法的沒頭蒼蠅亂(luan) 飛嗎?”
采訪中,北京市海勤律師事務所李士強告訴記者,去醫院做個(ge) 檢查留下病例記錄、報警這些都是常規做法。當律師遇到網絡暴力,從(cong) 法律上說,可以起訴惡意發帖的網民,要求平台屏蔽相關(guan) 信息,但現實中以冷處理居多,因為(wei) 發律師函起訴可能是越炒越熱。
北京市高朋(南京)律師事務所魏增律師則告訴記者,應對輿論不是法律問題,而是公關(guan) 問題,法律手段隻是公關(guan) 的多種手段之一。
他認為(wei) ,對於(yu) 公共輿論事件,聯係平台刪帖、要求行政機關(guan) 澄清事實、自行或者委托他人發出律師函、冷處理等都是可選的公關(guan) 手段,並不是硬剛上去才是唯一的正確答案。當今社會(hui) 是建立在高度專(zhuan) 業(ye) 化分工基礎上的,律師隻是在法律領域具有專(zhuan) 業(ye) 性,在現有司法係統內(nei) 發揮作用,在法律之外也和普通的社會(hui) 主體(ti) 沒什麽(me) 區別。對於(yu) 公關(guan) 問題,顯然公關(guan) 公司比律所更有處理經驗,也有更多的處理手段,甚至於(yu) 一些律師不能使用的手段。律師萬(wan) 能論其實是文藝界受到西方律政劇影響的結果,我國的律師隻是法律工作者,從(cong) 事的是法律服務行業(ye) ,也是千千萬(wan) 萬(wan) 勞動者中的普通一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