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森林消防的攻與守:追著山火打,護得一方安寧

發布時間:2023-05-12 11:02:00來源: 新京報

  森林無小火。密雲(yun) 區作為(wei) 首都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保護地,擁有森林麵積15.6萬(wan) 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70.13%,蓄積量居全市各區之首,尤其是北京密雲(yun) 水庫庫區周邊森林覆蓋率近90%。

  為(wei) 了做好防火,北京各區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密雲(yun) 形成村鎮巡護、區滅火隊以及森林消防三級防護體(ti) 係。在2021至2022年度的森林防火期內(nei) ,密雲(yun) 區全區未發生森林火情和森林火災,首次實現了在年度森林防火期內(nei) 森林火情和森林火災零發生的“雙零”成績。

  這離不開密雲(yun) 區1120名護林員、5878名生態林管護員,以及密雲(yun) 區直屬的專(zhuan) 業(ye) 森林消防隊伍和駐紮密雲(yun) 的國家消防救援局機動支隊特勤大隊一中隊全體(ti) 消防員的攻守防護,哪裏有森林,他們(men) 就守在哪,哪裏有火,他們(men) 就協同作戰追著打。

  構建“三級防護”,以防守林

  清明節是護林員們(men) 一年裏最忙的一天。霧靈山的護林員馬誌紅往往淩晨3點就要開始上班,守在進山的卡口等待上山祭掃的人。

  這樣的護林員,密雲(yun) 有1120人。他們(men) 要負責密雲(yun) 總麵積180.953萬(wan) 畝(mu) 的山區生態公益林。

  除護林員外,密雲(yun) 區每個(ge) 村鎮的路口都會(hui) 有管護員負責。他們(men) 的任務就是及時發現火險隱患並上報。整個(ge) 密雲(yun) 區15個(ge) 鎮,274個(ge) 行政村有5878位生態林管護員,他們(men) 在每年為(wei) 期7個(ge) 月的防火期集體(ti) 上崗。

  在關(guan) 鍵時刻,護林員也會(hui) 成為(wei) 消防員的向導,他們(men) 能找到最快的路徑。

  2020年,密雲(yun) 區一處林場發生雷擊火,時任國家消防救援局機動支隊特勤大隊一中隊副指導員的馬良帶領一個(ge) 分隊,在護林員帶領下,花了3個(ge) 小時接近火場。“如果沒有當地護林員帶著,根本找不到路。”馬良說。

  馬良記得,當時一起靠近火場的還有密雲(yun) 區的地方森林消防隊伍,他們(men) 協同配合共同將火勢控製。作為(wei) 密雲(yun) 區直屬的地方森林消防隊伍,北京市專(zhuan) 業(ye) 森林消防總隊密雲(yun) 區大隊成立於(yu) 2001年。

  在2021至2022年度的森林防火期內(nei) ,密雲(yun) 區平均每天出動各級檢查督導人員100餘(yu) 人,隊伍20餘(yu) 支,累計清查整改森林火險隱患500餘(yu) 處,清理可燃物近10萬(wan) 畝(mu) ,開設防火隔離帶120萬(wan) 餘(yu) 延米。在村鎮巡護、區滅火隊以及森林消防三級防護體(ti) 係的共同努力下,全區未發生森林火情和森林火災,首次實現了在年度森林防火期內(nei) 森林火情和森林火災零發生的“雙零”成績。

  馬良經曆了2018年的消防改製,原武警森林部隊轉隸國家應急管理部,森林消防也從(cong) 單一的森林防火救火拓展成“全災種、大應急”的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

  消防“老兵”黃存濤覺得,2018年的消防改製對於(yu) 森林消防來說是一個(ge) 新的突破。“改製前,在城市救援中,森林消防隊伍隻是配屬力量,不具備獨立救援能力。改製後,我們(men) 擔負的任務更多更棘手,對消防員的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

  裝備的革新也在近幾年穩步進行,從(cong) 之前作用單一的機具車輛到現在增配的各類多功能模塊化特種車輛;從(cong) 單純依靠人員勘測火場到使用無人機、作戰指揮係統等信息化手段綜合研判。

  通信骨幹熊華介紹,大部分裝備都在2020年更新換代。衛星電話、超短波對講機可以實現單兵定位導航、短發通信。“總部在朝陽指揮,通過北鬥發信息會(hui) 比較慢,通過華為(wei) 雲(yun) 係統可以把火場一線的視頻實時都給智能中心發過去。”熊華說。

  同樣,改製對於(yu) 森林消防的要求也更嚴(yan) 格了。國家消防救援局機動支隊在北京市各重點林區執行靠前駐防任務。其中特勤大隊一中隊駐地在密雲(yun) 區,他們(men) 擔負駐地周邊以森林防滅火為(wei) 主的各類救援任務。

  “以肉體(ti) 換森林”

  對於(yu) 26歲的一中隊消防員張天策來說,童年的記憶裏有一抹灰色叫“山火進村”。張天策的家在京郊農(nong) 村,山林養(yang) 活著山裏的人們(men) ,孩子們(men) 上山摘葡萄、獼猴桃、山核桃,大人們(men) 則靠著半山上的果樹和山腳下的莊稼生活。

  有兩(liang) 次山火燒進了張天策所在的小村莊,這意味著一年的收成化為(wei) 煙灰。“著火的人家隻能認倒黴,樹燒完了,去領一些補貼過活。”

  山火焚燒過的“火燒跡地”給森林留下的傷(shang) 疤需要以“年”為(wei) 單位恢複,對山火的恐懼也在一次次戰鬥中化為(wei) 向上衝(chong) 的勇氣。

  防火尚且艱辛,救火則意味著以“肉體(ti) 換森林”。一中隊的一級消防士趙書(shu) 丹碰到過最危險的一次大火是河北撫寧“4·12”森林火災。2011年,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和青龍縣交界處突發森林火災,火災發生地連續100多天沒有降水。由於(yu) 風力過大,大火形成東(dong) 、南、北三處火線,山體(ti) 坡度60度,過火麵積1067公頃,18000多人參加滅火。

  時任指導員的李風華帶著一中隊前往撫寧支援。一輪火勢遏製住,趙書(shu) 丹和30多位戰友們(men) 在火燒跡地內(nei) 進行短暫的調整,安全員發現火燒跡地西側(ce) 斷崖有明火,指導員安排3名骨幹利用油鋸開設隔離帶。

  火從(cong) 三四十米高的懸崖下麵垂直燒上來。火苗沿著樹幹燒到樹冠,樹冠火跳向四周,滴落在哪裏,哪裏就會(hui) 著火。

  作為(wei) 指揮員的李風華發現火勢控製不住了,召集人員撤離,劈裏啪啦的火焰聲、油鋸的轟鳴聲、彌漫的濃煙使得開設隔離帶的3名骨幹沒有第一時間做出反應,指導員衝(chong) 過去一把將他們(men) 拖到安全區域。

  平靜下來大家發現有個(ge) 班長一邊的眉毛已經被燒光了。“指揮員再晚一點,三個(ge) 人非死即傷(shang) 。”趙書(shu) 丹說。所幸前期的隔離帶已大部分做完,火沒有繼續蔓延。

  “雖從(cong) 未謀麵,失去的卻是兄弟”

  黃存濤已經做了11年消防員。他打過最大的一場火是山西沁源“3·29”森林火災。

  2019年3月29日,山西沁源縣王陶鄉(xiang) 王陶村發生一起森林火災。不到一天時間,火災過火麵積達360公頃。在此次火情發生前15天,沁源縣沁河鎮南石村就曾發生森林火災,撲救過程中,6名地方森林消防專(zhuan) 業(ye) 隊隊員犧牲。

  作為(wei) 一支專(zhuan) 業(ye) 機動救援力量,國家消防救援局機動支隊接到應急管理部的命令,第一時間派出20多輛車300多人從(cong) 北京趕到山西增援。

  15個(ge) 小時後他們(men) 抵達了山西,隨後便馬不停蹄地打了一天一夜。黃存濤記得,實在困極了他就叫大家圍坐起來靠著消防車休息10分鍾。也是在打完這個(ge) 區域的火之後,他們(men) 聽聞了四川涼山木裏縣的悲劇:27名森林消防隊員和3名地方幹部群眾(zhong) 在火災撲救中犧牲。

  趙書(shu) 丹還記得那種悲痛的感覺。他與(yu) 那些戰友從(cong) 未謀麵,卻覺得去世的就是身邊的兄弟。也是因為(wei) 木裏救援的警示,疲憊的指戰員被緊急叫下山恢複休整。

  森林火與(yu) 城市火不盡相同,易燃而不易滅。而山西在這些困難中又加了一層缺水。沁源的起火點多,而附近水源少。當地政府發動煤礦的工人停止作業(ye) 拎著桶一趟趟往山上運水。

  沁源縣作為(wei) “油鬆之鄉(xiang) ”,森林覆蓋率56.7%。樹幹上的火點燃根部的腐殖質和低矮的灌木,立體(ti) 的熱浪從(cong) 百米外撲過來人都站不穩。腐殖質最厚的地方,有膝蓋那麽(me) 深,把苔蘚扒拉開,裏麵還在冒煙。

  為(wei) 了保護身後的村子,他們(men) 不停地進行濕化。那場火,各支消防力量打了7天6夜,終於(yu) 將明火全部撲滅。

  2022年全年,國家消防救援局機動支隊完成湖南永州、江西贛州等重特大森林火災撲救25起,綜合救援14起,演習(xi) 演練73次,輾轉多地,護得一方安寧。

  新京報記者 郭懿萌 王子誠 實習(xi) 生 金芷怡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