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語言服務出口體係建設
商務部統計顯示,2022年,在新冠疫情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下,我國的全年服務進出口總額達59801.9億(yi) 元,同比增長12.9%。服務出口28522.4億(yi) 元,增長12.1%。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14160.8億(yi) 元,增長12.2%。2022年,國家積極支持和鼓勵包括地理信息、中醫藥、數字服務、知識產(chan) 權、語言服務等服務業(ye) 的新業(ye) 態發展,把語言服務產(chan) 業(ye) 列入《鼓勵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目錄》(2022版),並批準一批特色服務出口基地(語言服務),加強政策引導,使其在合法、有序、安全的前提下做大做強,培育中國服務出口新動能。
語言服務出口是知識與(yu) 服務的跨境流動,為(wei) 出口國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文化效益和國際影響力,一方麵帶動了本國的產(chan) 業(ye) 升級,增加了勞動力就業(ye) 機會(hui) ,更多人進入這種外向型服務行業(ye) (Bourdieu 1991);另一方麵也將本國的文化推廣至更多國家,促進了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鑒。當前,中國已經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第一工業(ye) 大國、第一全球貿易大國,彰顯出強大的經濟活力與(yu) 韌性。與(yu) 此同時,中國積極參與(yu) 全球治理,在各項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大作用,為(wei) 我國發展語言服務出口事業(ye) 創造有利條件。
語言服務出口是一種政府主導的行為(wei) ,是國家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無汙染、產(chan) 品附加值高的綠色產(chan) 業(ye) ,是增強國際傳(chuan) 播能力的重要戰略舉(ju) 措。2021年,國家《關(guan) 於(yu) 全麵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加強國際中文教育和服務,大力提升中文在學術領域的影響力;推動提高中文在國際組織、國際會(hui) 議的使用地位和使用比例;拓展語言文字國際交流合作;推動中華經典誦讀海外傳(chuan) 播,打造交流品牌”,這為(wei) 新時代發展語言服務出口事業(ye) 指明了方向。
一、明確語言服務出口的概念
出口是一個(ge) 經濟學概念,傳(chuan) 統上指的是以海運、陸運或空運方式將本國境內(nei) 生產(chan) 的實物貨品出售給外國買(mai) 家的貿易活動。現代社會(hui) ,除了有形的貨品出口之外,還包括無形的服務出口(含互聯網虛擬平台的服務貿易行為(wei) ),如信息出口、技術出口、勞動力出口、教育出口、娛樂(le) 出口、金融出口等各類服務出口項目。語言服務出口指基於(yu) 語言這個(ge) 載體(ti) ,為(wei) 境外用戶提供語言產(chan) 品及其衍生服務,獲取價(jia) 值收益的跨境貿易活動。所有與(yu) 語言相關(guan) 的服務貿易項目均可視為(wei) 語言服務出口產(chan) 業(ye) :語言翻譯、語言教育、語言測試、語言藝術、配音及譯製、圖書(shu) 版權、語言創意、語言人才輸出、語言技術、網絡遊戲本地化等多個(ge) 領域。
語言服務出口是知識與(yu) 技術密集型的服務貿易業(ye) 態之一,是全球產(chan) 業(ye) 鏈中的重要環節;語言服務出口跨語言、跨文化、跨行業(ye) 、跨地域,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作用愈加突顯。以國際中文教育為(wei) 例,它是語言服務出口的典型行業(ye) 之一,漢語作為(wei) 一種商品資源推廣至海外其他國家:一方麵,通過售賣我們(men) 編寫(xie) 的教材、教具、工具書(shu) 、配套課件,獲取有形的語言產(chan) 品收益;另一方麵,通過外派專(zhuan) 家人才、漢語教師誌願者,指導海外漢語教學工作,協助培訓本土化師資力量,合作開發語言應用程序與(yu) 學習(xi) 平台等無形的出口業(ye) 態,擴大中文的國際影響力。由此可見,語言服務出口表麵上是一種產(chan) 品或服務的出口,實質作為(wei) 一種上遊產(chan) 業(ye) ,有形出口與(yu) 無形出口並重、關(guan) 聯度高、產(chan) 業(ye) 鏈長、市場潛力大、經濟效益好。
雖然國際語言服務與(yu) 語言服務出口的內(nei) 容有交叉重疊之處,但其概念定位與(yu) 內(nei) 涵並不相同。首先,語言服務出口強調主動“出海”和“走出去”戰略。其次,國際語言服務涵蓋了語言信息、語言技術、語言產(chan) 品三個(ge) 主要領域;而語言服務出口的內(nei) 涵更為(wei) 豐(feng) 富,指向更為(wei) 明確。除了信息、技術及產(chan) 品出口之外,還包含語言人才出口與(yu) 語言標準出口。我們(men) 認為(wei) ,語言服務出口包括語言信息出口、語言產(chan) 品出口、語言技術出口、語言人才出口,以及語言標準出口。
二、加強語言服務出口體(ti) 係建設
(一)語言信息出口
語言信息出口指的是以消除語言壁壘、架設溝通橋梁為(wei) 目的而進行的服務貿易活動,包括語言教育、雙語翻譯,以及多語言谘詢等內(nei) 容。
(1)語言教育出口:根據國際國內(nei) 形勢發展的現實需求,將本國語言推廣至海外其他國家和地區。和平時代,本著互惠友好的原則,有計劃地實施語言教育出口,采用無償(chang) 或者有償(chang) 的方式推廣語言,為(wei) 海外用戶提供相應語言服務,滿足當地居民所需。以中文為(wei) 例,截至2020年底,中文教育已經在全球180餘(yu) 個(ge) 國家和地區落地生根,進入70多個(ge) 國家的國民教育體(ti) 係,學習(xi) 中文的人數超過2000萬(wan) 。[5] 漢語水平考試(HSK)已在全球155個(ge) 國家(地區)擁有1208個(ge) 考點,累計服務中文學習(xi) 者3000多萬(wan) 人次,較好地滿足了全球中文學習(xi) 者的語言需求。 [6]
(2)翻譯服務
筆譯與(yu) 口譯是最為(wei) 常見的信息出口業(ye) 態,其目的在於(yu) 消除跨國間的信息流動障礙,包括政府公告、法律條文、商業(ye) 合同、貿易協定、海關(guan) 單證等文件的多語互譯;為(wei) 國際會(hui) 議提供即時口譯服務(含同聲傳(chuan) 譯及交替口譯);對外翻譯各類文章(含網絡小說)以及提供對外廣播服務等。該服務大多由政府主導,組織性強,係統性高,有專(zhuan) 職從(cong) 業(ye) 者,目的明確,有較高的標準。
(3)語言谘詢服務:涉及多語言、多行業(ye) 的信息谘詢業(ye) 務,既服務於(yu) 本國企業(ye) “走出去”,又服務於(yu) 海外企業(ye) “走進來”戰略。比如,與(yu) 海外機構合作,為(wei) 中資企業(ye) 提供投資目的國的法律政策、當地人文環境、金融保險規章、勞動力素質問詢等。創建專(zhuan) 門的語言信息平台,集成資源,監管跨境數據流動,為(wei) 重點客戶提供高質量的國際語言支持。編製語言服務行業(ye) 報告,為(wei) 國內(nei) 外客戶提供專(zhuan) 業(ye) 化的行業(ye) 數據和分析。語言信息出口是國際服務貿易的新業(ye) 態,引進來和走出去內(nei) 外聯動,相互促進,有助於(yu) 充分利用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實現服務貿易高效發展。
(二)語言產(chan) 品出口
(1)語言實體(ti) 產(chan) 品出口:諸如國際中文教材、教學大綱、教具、教輔材料、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故事、優(you) 秀影視劇等。2017年,中國的中小學數學教材開始出口英國,進入英國義(yi) 務教育體(ti) 係,增進了我國海外教材的研發水平,促進了數字版權交易,為(wei) 推動國際教育多元化作出了積極貢獻。另外,反映時代風貌的熱播影視劇、當代文學作品、綜藝娛樂(le) 作品和紀錄片也已漂洋過海,在國外備受追捧,圈粉無數。展現了積極的中國風貌,樹立了昂揚向上的中國形象。
(2)互聯網產(chan) 品出口:以互聯網技術為(wei) 載體(ti) ,為(wei) 特定用戶提供信息獲取(網站搭建,新聞谘詢)、交流互動(各類社交軟件,在線聊天平台)、遊戲娛樂(le) (網絡遊戲、節目點播)、工具輔導(輸入法、雲(yun) 課堂),以及在線交易服務(在線購物、周邊商城)等項目。互聯網數字產(chan) 品以用戶為(wei) 中心,與(yu) 現實社會(hui) 生態密切關(guan) 聯,需求旺盛,潛力巨大。例如,中國的原創遊戲“王者榮耀”,位列全球手遊暢銷榜榜首,已經在包括美國在內(nei) 的多個(ge) 國家進行本地化開發,而本地化最主要的任務之一就是語言關(guan) 。國產(chan) 遊戲已經出口到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成為(wei) 中國文化全球傳(chuan) 播的新載體(ti) 。
(3)語言創意產(chan) 品出口:根據對現存事物的理解與(yu) 認識,提出新意向、衍生新思維、構思新設想、設計新方案產(chan) 品的行為(wei) 。針對海內(nei) 外主要節展、論壇、賽事等重大活動,或者企事業(ye) 單位慶典,或者對某一機構策劃新的營銷方案,挖掘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元素,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精髓,開發文創產(chan) 品,助力中國文化走向海外。開發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並受國際市場歡迎的產(chan) 品,優(you) 化產(chan) 品和服務,打造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文化品牌。這些語言創意產(chan) 品,采用差異化、特色化設計,跨界融合,是語言服務出口的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
(三)語言技術出口
(1)語言軟件工具出口
語言技術含量高的應用技術產(chan) 品,如國人熟悉的“文曲星”電子詞典,專(zhuan) 為(wei) 個(ge) 體(ti) 語言發音練習(xi) 而設計的產(chan) 品,學校語言仿真實驗室,國際會(hui) 議同聲傳(chuan) 譯設備,以及特殊護理人群的可穿戴報警裝置等。借助人工智能、深度學習(xi) 及雲(yun) 技術,方便人們(men) 日常學習(xi) 、出國旅行及商務談判即時溝通技術應用技術。例如,科大訊飛公司推出的“訊飛雙屏翻譯機”,攜帶語言互譯、語言拍照翻譯、語音識別等跨語言交流技術。智能語音產(chan) 業(ye) 領域的全流程語言技術解決(jue) 方案,智能終端技術與(yu) 行業(ye) 應用技術相融合,為(wei) 海外重大節會(hui) 、體(ti) 育賽事、突發公共事件提供語言轉寫(xie) 、語音識別、語音合成、機器翻譯、字幕添加、信息自動生成等全流程語言解決(jue) 方案。
(2)語言網絡平台出口
本土的語言服務平台在境外安裝鏡像或者提供本地化服務。騰訊會(hui) 議、微信、抖音等平台都已成為(wei) 中國語言技術產(chan) 品走出去的成功範例。中國知網、超星圖書(shu) 等大型公共服務平台已經在境外多個(ge) 國家落地。以超星圖書(shu) 館為(wei) 例,該平台現已躋身世界圖書(shu) 館數字化平台的領跑者行列,已在北美建立了鏡像站點,為(wei) 海外用戶製作了不同語言的瀏覽器,改善了產(chan) 品的相關(guan) 功能。
(3)語言數據資源出口
知識經濟時代,數據就是資源。語言數據是各類數據的主要存儲(chu) 形式;運用高科技技術,研發在線翻譯係統、不斷豐(feng) 富漢語字詞典的規模,建設行業(ye) 術語庫、垂直領域語料庫、雙語數據庫,做好海外數字出版、數字營銷等活動,在確保語言數據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語言數據出口的質量與(yu) 效益。
(四)語言人才出口
(1)國際組織人才出口
國內(nei) 相關(guan) 院校先後成立了國際組織學院或國際組織專(zhuan) 業(ye) 方向,培養(yang) 精通外語、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高、業(ye) 務能力強、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端人才,為(wei) 聯合國和各類國際機構輸送合格人才。擴大我們(men) 在國際機構組織中的人員數量,協助各組織機構高效、透明、可靠、創新地運行,參與(yu) 公共治理,為(wei) 各項事業(ye) 可持續發展提供服務和支持。梳理主要國際組織的語言政策,提高中國在這些國際組織中的任職人員數量和比率;更好地發出中國聲音,闡述中國主張與(yu) 方案,讓更多機構接納中文作為(wei) 其工作語言,從(cong) 而提升國家的話語權。
(2)國際中文教育人才出口
近十年來,國際中文教育開始探索新的模式,建立的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和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hui) ,更有針對性的做好語言教育人才出口工作。國家出台一係列措施,加大外派人員力度,外派更多專(zhuan) 業(ye) 素質高、適應能力強的公派漢語教師及項目管理者,重點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中文教育市場,培訓更多專(zhuan) 業(ye) 人才,投入到國際中文教育事業(ye) 。
(3)國際人力資源出口
專(zhuan) 門行業(ye) 人才和社會(hui) 誌願者外派是語言服務人才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維和警察部隊、海外安保隊伍、勞務派遣人員,建築行業(ye) 員工、應急醫療救援人員、商務貿易人才等。這類人才也納入出口人才行列,做好崗前語言文化培訓工作。此外,國際誌願者參與(yu) 難民救助、文化交流、體(ti) 育賽事、環境保護、婦女兒(er) 童教育等工作。我們(men) 需要有針對性地做好這方麵人才的選拔、培養(yang) 及培訓,提升出口人才的語言技能、專(zhuan) 業(ye) 素質以及文化適應力,更好展示中國形象。
(五)語言標準出口
(1)國家標準出口
近年來,我國的標準“走出去”取得了顯著成績, 國家標準外文版翻譯質量不斷提高,使得我國標準在國際上得到更廣泛的認知和接受,提高了我國標準與(yu) 國際標準之間的互通性。國家標準外文版翻譯涵蓋了多種語言,包括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多種語言,確保了國際貿易合作中的多種溝通需要。國家標準外文版翻譯工作標準化,翻譯標準化體(ti) 係逐漸清晰,製定統一翻譯規範,在這個(ge) 基礎上適配相關(guan) 行業(ye) 標準,強化翻譯的規範化有效性。
(2)中文教育標準出口
近年來,隨著國際中文教育事業(ye) 的推廣,國家主管部門(含行業(ye) 協會(hui) )高度重視標準的製訂工作,先後推出了《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2008)、《國際漢語教師標準》(2007,2015)《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2021)《國際中文教師專(zhuan) 業(ye) 能力標準》(2022)多個(ge) 標準,初步構建起了涵蓋教學內(nei) 容、教師能力、語言水平測試的標準體(ti) 係。
(3)中醫藥行業(ye) 術語標準出口:
2018年,第十五屆世界中醫藥大會(hui) 宣布將每年的 10 月 11 日定為(wei) “世界中醫藥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中醫納入醫學綱要,並於(yu) 2022年開始在世衛組織成員實施。作為(wei) 中國特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中醫走向世界的阻力除了文化障礙之外,術語不統一、譯文不規範現象也亟待解決(jue) 。中醫行業(ye) 術語標準化有助於(yu) 中醫藥走向世界,與(yu) 國際接軌,共創人類健康新時代。
語言服務出口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意義(yi) 重大。作為(wei) 一項朝陽綠色產(chan) 業(ye) ,語言服務出口行業(ye) 涉及部門多、產(chan) 業(ye) 鏈長,是服務貿易的增長點。大力發展語言服務出口產(chan) 業(ye) ,可以消除語言障礙,完善服務貿易產(chan) 業(ye) 鏈,提高服務貿易的出口額度。現實中,與(yu) 其他貿易類型相比,我國語言服務出口行業(ye) 規模小、競爭(zheng) 力弱,管理水平低,與(yu) 我國國際地位嚴(yan) 重不符。今後,我們(men) 需要從(cong) 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多個(ge) 方麵加大支持力度, 健全語言服務出口管理體(ti) 製,抓住機遇,發揮潛力,迎頭趕上,進一步壯大我國的語言服務出口規模與(yu) 產(chan) 值。(王立非 滕延江)
(本文為(wei) 國家語委科研重大項目“新時代中國特色語言管理理論建構研究”[ZDA135-16]的相關(guan) 成果)
(作者簡介:王立非教授,北京語言大學國際語言服務研究院院長、國家語言服務出口基地首席專(zhuan) 家;滕延江副教授,北京語言大學國家語言服務出口基地特聘研究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