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戶銀行卡被凍結刷屏 專家建言:避免“誤傷”正常用卡
始於(yu) 兩(liang) 年多前的“斷卡”行動繼續發威。
日前,不少雲(yun) 南地區網友稱,當地有大量儲(chu) 戶的建行銀行卡被凍結,無法正常使用,相關(guan) 話題一度登上微博熱搜。隨後有銀行工作人員回應稱,凍結銀行卡是為(wei) 了防範網絡電信詐騙,對部分客戶銀行卡進行分級分類管控。
事實上,這並非建行一家之舉(ju) 。隨著“斷卡”行動的開展,各家銀行紛紛加強對銀行卡的管理,配合公安部門對銀行賬戶進行排查,識別資金風險,以預防、懲治電信詐騙、洗錢等違法犯罪行為(wei) 。
但也有儲(chu) 戶表示,銀行方麵“先斬後奏”容易誤傷(shang) 正常的用卡需求,而且“解凍”手續繁雜,帶來極大不便。對此,有銀行工作人員建議,賬戶凍結後可及時與(yu) 銀行方麵聯係,了解具體(ti) 原因,再視情況到銀行網點或直接線上進行異常申訴、解凍。
“斷卡”行動繼續發威
“突然把我工資卡凍結了,過兩(liang) 天就發工資了,短信通知我去解凍,結果排了3個(ge) 多小時的隊。”有微博網友表示。
這並非個(ge) 例。近日,多名雲(yun) 南地區網友在微博表示,自己名下的建行借記卡被莫名凍結,收到的短信顯示“銀行卡交易可能存在風險,非櫃麵業(ye) 務暫時無法辦理”。
建行工作人員隨後回應稱,為(wei) 防範網絡電信詐騙,對部分客戶的銀行卡進行分級分類管控。“客戶如果需要解凍,需要前往線下櫃台,並攜帶身份證、手機、銀行卡等進行核實。”
有銀行業(ye) 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銀行卡遭遇管控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多次輸錯密碼、長期無交易記錄、身份信息不完善、頻繁交易、大額資金快進快出、與(yu) 有風險賬戶存在資金往來等。
其中,自“斷卡行動”以來,各家銀行為(wei) 配合公安機關(guan) 防範電信詐騙、反洗錢等監管要求,均加強銀行卡管控,對銀行卡數據進行多輪篩查,因此近年多地出現大麵積銀行卡被凍結現象。
據了解,“斷卡行動”意在攔截“實名不實人”的銀行卡、電話卡買(mai) 賣行為(wei) ,斬斷詐騙集團信息流和資金流,鏟除電信網絡詐騙、跨境賭博犯罪滋生的土壤,最終目的是保障客戶賬戶資金安全。
專(zhuan) 家:不宜一斷了之
對於(yu) “斷卡行動”的開展,不少網友表示理解。不過,也有部分儲(chu) 戶反饋稱,“凍結來得太突然,‘卡’住正常用卡需求”,而且‘解凍’手續繁雜,帶來極大不便”。
對此,有銀行工作人員建議,賬戶凍結後可及時與(yu) 銀行方麵聯係,了解具體(ti) 原因,再視情況到銀行網點或直接線上進行異常申訴、解凍,同時建議客戶錯峰辦理。
券商銀行業(ye) 分析師認為(wei) ,銀行方麵不宜“一斷了之”,首先要提高精準識別能力,減少對正常用卡的“誤傷(shang) ”。同時充分尊重儲(chu) 戶的知情權,第一時間告知客戶具體(ti) 情況、明確“解凍”規則。此外,通過線上辦理、本地辦理等方式,便利儲(chu) 戶盡快“解凍”。
不少銀行也通過官微、APP等渠道做好客戶安全教育提示:一是提醒客戶保管好卡片、網銀U盾等工具及賬號密碼,對於(yu) 長期不使用、閑置或丟(diu) 失的銀行卡要及時銷戶;二是做好有效防範,不隨意點擊可疑鏈接,警惕來曆不明的二維碼、陌生電話,使用資金較少的銀行卡用於(yu) 網絡支付。
同時,銀行提醒,對於(yu) 公安機關(guan) 認定為(wei) 出租、出售、出借、購買(mai) 銀行賬戶的單位和個(ge) 人,在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5年內(nei) 不得新開賬戶,5年內(nei) 不得暫停非櫃麵業(ye) 務、支付賬戶所有業(ye) 務,同時計入個(ge) 人征信。
綜合防治開卡難
值得一提的是,“斷卡行動”開展後,新客戶開卡也不再簡單。
不少人發現,與(yu) 以往相比,銀行開卡流程變得更加複雜,根據開卡人的實際情況,有的銀行可能還要求增加工作證明、社保證明、居住證明等,如果是異地辦卡,可能需要更多手續和資料。
“能看出客戶很不耐煩,但我們(men) 也沒辦法,畢竟非法開卡帶來的風險太大,甚至可以說是網絡詐騙高發的重要根源。還是希望客戶能理解,隻要辦卡用途是正常的,銀行是會(hui) 支持的。”有銀行工作人員表示。
針對個(ge) 人用戶、小微企業(ye) 開戶痛點,央行2021年已先後出台《關(guan) 於(yu) 做好流動就業(ye) 群體(ti) 等個(ge) 人銀行賬戶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和《關(guan) 於(yu) 做好小微企業(ye) 銀行賬戶優(you) 化服務和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建立健全個(ge) 人銀行賬戶分類分級管理。
上述《意見》提到,要充分利用存量銀行賬戶,從(cong) 根源上防止開戶難。例如,銀行可利用客戶已經開立賬戶跨行代發工資,而不是強製其在本行新開戶,並為(wei) 個(ge) 人提供便利的異地開立、補換卡等服務,減少個(ge) 人因異地學習(xi) 、工作、生活等原因新開戶。
同時,改進銀行客戶身份識別方法,按照“風險為(wei) 本”的原則優(you) 化開戶流程,拒絕開戶的要予以複核;推行小微企業(ye) 簡易開戶服務,充分利用已掌握的外部有效數據,交叉核實客戶身份,減少對客戶提交證明材料的要求。
證券時報記者 安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