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台青話融合)兩岸“擺渡人”高睿暘:用短視頻分享台灣人在大陸生活

發布時間:2023-05-12 15:0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泉州5月12日電(吳冠標)“兩(liang) 岸家庭在泉州,台灣南投老公+福建惠安老婆+兩(liang) 岸醜(chou) 萌寶寶,記錄愛情故事和生活點滴,分享兩(liang) 岸好物及台灣人在大陸生活。”這是高睿暘給“海峽夫婦”寫(xie) 下的注腳,字裏行間洋溢著一位台灣青年在大陸的幸福感。

  在抖音上,“海峽夫婦”已經有了一萬(wan) 多“粉絲(si) ”。高睿暘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不多,但氛圍比較和諧。

  “海峽夫婦”分享台胞在大陸生活

  “2019年剛來(福建)泉州的時候,人生地不熟,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說台胞證不會(hui) 辦啊等等。2021年結婚後不久,當時抖音比較火,就決(jue) 定做一個(ge) 自媒體(ti) 賬號。”來自台灣南投的高睿暘說,用短視頻的形式,幫助一些剛來大陸的台胞,“也分享一下我們(men) 的生活,我和那些台灣兄弟們(men) 在大陸拚搏的生活”。

  一開始,這個(ge) 賬號叫“台灣高先生和福建馬小姐”,但高睿暘老婆覺得這個(ge) 名字太長,不好記,不適宜短視頻的快節奏趨勢。“我們(men) 是橫跨海峽兩(liang) 岸的婚姻,就直接改名為(wei) 簡單易記的‘海峽夫婦’。”高睿暘解釋了賬號名字的由來。

  “‘海峽夫婦’推送的第一條短視頻是關(guan) 於(yu) 台灣老公怎麽(me) 疼老婆的,算是記錄愛情故事吧。”高睿暘說,很多兩(liang) 岸博主會(hui) 發一些較極端或容易引起爭(zheng) 論的話題來獲取流量,但他不想如此,隻想好好分享兩(liang) 岸生活的點滴。

  在“海峽夫婦”賬號上,“五一”假期帶著老婆回了台灣的高睿暘分享了他在台灣遊玩的經曆,而回台前他分享了自己做麵包的一點成果。他表示,利用新媒體(ti) 分享台胞在大陸真實生活,希望吸引更多台青來大陸就業(ye) 創業(ye) 。

  做台青“登陸”就業(ye) 創業(ye) 的“擺渡人”

  不隻是通過“海峽夫婦”為(wei) “初登陸”台青釋疑解惑,高睿暘作為(wei) 泉台人力資源服務產(chan) 業(ye) 園運營負責人,也致力於(yu) 為(wei) 企業(ye) 、人才和人力資源機構對接提供一站式服務,助力台青“登陸”發展。

  “做兩(liang) 岸人力資源對接工作,一方麵是要弄清雙方的實際需求,另一方麵是要做好後續服務,讓台灣青年在大陸能工作順心、生活愉快。”身為(wei) 兩(liang) 岸青年就業(ye) 創業(ye) 的“擺渡人”,高睿暘深諳引才聚才之道。

  2022年底,高睿暘幫助兩(liang) 位台青在泉州台商投資區開起了一家專(zhuan) 注做台灣美食的小吃店。“泉州台商投資區對台青就業(ye) 創業(ye) 有扶持政策,在店租、創業(ye) 貸款等方麵都給予了一定的優(you) 惠。”高睿暘說,泉台人力資源服務產(chan) 業(ye) 園也為(wei) 兩(liang) 個(ge) 台灣年輕人對接高校資源,讓台灣美食走進高校。

  “有創業(ye) 資金、有店麵、有銷路,現在小店正逐步走入正軌。”看著台灣年輕人能在這裏落地生根,高睿暘感到由衷欣慰。截至目前,他已成功招引近40位台灣人才入閩,其中包括12名博士。

  “大陸的商業(ye) 模式相對台灣而言偏快”,高睿暘建議剛到大陸發展的台青放下身段,從(cong) “學習(xi) ”做起,先了解這裏的商業(ye) 模式和思維,結交當地人脈,做到“接地氣”,再進行創業(ye) ,就事半功倍。

  在泉州成家立業(ye)

  如今,高睿暘也在泉州構築了一個(ge) 溫馨的小家。因一次業(ye) 務交集,他邂逅泉州姑娘馬蕎茵,被馬蕎茵推廣當地惠安女文化的熱忱所打動。在他真誠追求下,興(xing) 趣相投的兩(liang) 人步入婚姻殿堂,並有了愛情的結晶“小湯圓”。

  “‘小湯圓’是個(ge) 兩(liang) 岸寶寶,湯圓的寓意是兩(liang) 岸團團圓圓。”談及妻子和孩子,高睿暘滿臉笑容。

  最近,高睿暘又迷上了製作老麵丸麵包,這是他從(cong) 一位台灣老友身上學來的手藝。“做美食是一種享受”,聽到老婆、嶽父嶽母誇讚做的麵包好吃,他成就感滿滿。

  “其實,融合就是互相包容、互相分享。”高睿暘認為(wei) ,用真誠對待彼此,優(you) 勢互補,就能加速兩(liang) 岸融合的步伐,“我也會(hui) 用自己的行動,扮演好兩(liang) 岸青年就業(ye) 創業(ye) ‘擺渡人’的角色,讓更多台灣年輕人了解大陸,來到大陸就業(ye) 創業(ye) 。”(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