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 “小”商品“玩”轉大市場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據海關(guan) 統計,今年前4個(ge) 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3.32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5.8%,其中出口7.67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0.6%。這其中,就有我國嬰童用品作出的貢獻。中國是嬰童用品出口大國,全球75%的玩具產(chan) 自中國。那麽(me) ,中國的嬰童用品是怎樣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它的質量、標準到底如何,又為(wei) 什麽(me) 能走向世界?
這家企業(ye) 正在趕製的是出口美國的玩具訂單,12萬(wan) 個(ge) 智能遙控飛機。同期還有來自俄羅斯、巴西、韓國等客戶的產(chan) 品訂單正在生產(chan) 。
目前,這家企業(ye) 的生產(chan) 訂單已經排到今年6月,雖然現在是玩具行業(ye) 的銷售淡季,但每天仍會(hui) 有4個(ge) 出口貨櫃從(cong) 廠區發出。
據不久前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hui) 發布的《2023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ye) 發展白皮書(shu) 》顯示,2022年中國玩具(不含遊戲)出口額為(wei) 483.6億(yi) 美元,比上年增長5.6%。
汕頭澄海被譽為(wei) 中國玩具之都,出口數據持續增長,僅(jin) 今年1—2月,汕頭玩具出口已達2.9億(yi) 美元,同比增長31.1%。
廣東(dong) 汕頭市商務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肖毅冕:“2002年,汕頭玩具出口剛剛超過1億(yi) 美元的水平,到了2022年,汕頭的玩具出口就超過了21億(yi) 美元,2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達到了16.2%。玩具出口的品類也從(cong) 普通的塑料玩具到現在以智力玩具、電動玩具為(wei) 主。”
那麽(me) ,澄海的玩具是如何實現出口連年增長的呢?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澄海主要以家庭小作坊為(wei) 單位進行塑料玩具生產(chan) ,銷往潮州、義(yi) 烏(wu) 等地小商品市場。改革開放後,澄海人利用港口、僑(qiao) 鄉(xiang) 優(you) 勢,開始給國外代加工,貼牌生產(chan) 。進入九十年代後,澄海玩具業(ye) 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由代工向自主品牌生產(chan) 轉變,玩具出口駛入快車道。
2000年開始,一批日本、歐美的動畫片深受國內(nei) 少年兒(er) 童喜愛,以此為(wei) 內(nei) 容的玩具市場需求激增。澄海的玩具製造企業(ye) 嗅到商機,開始嚐試企業(ye) 轉型升級,把動漫文化、IP文化作為(wei) 玩具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發展方向之一,走“玩具+動漫”“玩具+IP”的發展模式。
玩具企業(ye) 由單純的製造業(ye) ,轉向包含動漫、影視創作的大型綜合性企業(ye) ,為(wei) 企業(ye) 發展贏得商機。例如,這家企業(ye) 自己創作的《超級飛俠(xia) 》《萌雞小隊》等國產(chan) 動畫片,在上百個(ge) 國家和地區播出,動漫形象深受國內(nei) 外小朋友喜愛,而根據這些影視中的動漫形象製作的玩具產(chan) 品叫好賣座,海外訂單源源不斷。
如今,澄海玩具又開始跨界融合,向數據化、智能化延伸,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迎來全新的戰略布局。
澄海玩具產(chan) 業(ye) 的發展是中國玩具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一個(ge) 縮影,從(cong) 代工到創新,從(cong) 內(nei) 銷到出口,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hui) 會(hui) 長梁梅:“目前統計的數據從(cong) 2010年開始,每年都是在持續增長,特別2021年還是增長超過30%,2022年受國際政治形勢不穩定影響比較大,導致玩具出口增長的速度比以前有減緩,但是還是保持在5.6%的增長。雖然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優(you) 勢已經不是很明顯,但是總體(ti) 綜合性優(you) 勢包括加工技術水平、綜合質量管理體(ti) 係、產(chan) 品創新能力,我們(men) 的出口量還能保持。”
作為(wei) 嬰童用品的出口大國,除了玩具,還有很多產(chan) 品在海外嬰童市場占有較高份額,比如兒(er) 童手推車。據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hui) 發布的《2023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ye) 發展白皮書(shu) 》顯示,2022年,中國兒(er) 童推車出口額為(wei) 16.7億(yi) 美元,比上年增長12.5%;中國兒(er) 童推車第一出口目的地為(wei) 美國,出口額比上年增長12.0%。而之所以能夠成為(wei) 出口大國,和高標準的產(chan) 品質量是分不開的。
梁梅:“從(cong) 高質量發展來講,質量安全肯定是最重要的。因為(wei) 兒(er) 童0到14歲自我保護能力非常弱,所以產(chan) 品安全很重要,產(chan) 品質量也有更高標準。比如推車,除了滿足國內(nei) 的標準,行業(ye) 協會(hui) 也跟龍頭企業(ye) 共同製定更高的標準。”
梁梅所說的這家童車企業(ye) 在江蘇昆山,它生產(chan) 的童車暢銷歐美,年產(chan) 量和銷量連續16年全球行業(ye) 第一。能夠成為(wei) 全球的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和企業(ye) 注重產(chan) 品質量標準分不開。
質量監測中心投資一個(ge) 多億(yi) ,是向全球開放的國家級實驗室,檢測報告被美國、歐盟和澳洲承認。在這裏,除了常規的檢測方法之外,還模擬了一些極端條件下的特殊環境,用極其嚴(yan) 苛的方法和手段來檢測保證產(chan) 品的質量。比如,嬰兒(er) 車動態耐久是歐盟標準兩(liang) 倍以上,有毒有害物質控製種類是歐美法規要求的15倍多。
以兒(er) 童汽車安全座椅為(wei) 例,歐盟以時速50公裏行進撞擊製定安全標準,這家企業(ye) 選擇了80公裏,相當於(yu) 從(cong) 8樓墜地的撞擊強度,保護孩子不受傷(shang) 害。從(cong) 50公裏到80公裏,這個(ge) 標準的提高,不僅(jin) 包含重大創新,更有無數次電腦模擬實驗的基礎,實際撞擊試驗已累計近2萬(wan) 次。工程師根據高速攝像機的監控,以及假人傳(chuan) 感器上傳(chuan) 的數據,就可分析出兒(er) 童安全座椅的合格情況和需要改進的方麵。
在這家企業(ye) ,既有世界最先進的兒(er) 童用品檢測實驗室,也有最基礎的人工實驗室。在昆山的生產(chan) 基地,仍保留著一條跑道模擬各種路況,堅持用最初的“笨辦法”——人工實地推行負重檢測。嬰兒(er) 車最高要“試行”500公裏,相當於(yu) 跑12個(ge) 馬拉鬆,才算真正完成質量檢測。
1989年,數學老師宋鄭還接手了瀕臨(lin) 倒閉的校辦工廠,帶隊設計出這款有“推、搖、學步、坐”四項功能的嬰兒(er) 車,推向市場後一炮而紅。
這家企業(ye) 僅(jin) 僅(jin) 用了四年的時間便登頂國內(nei) 童車銷冠。
1994年開始進軍(jun) 國際市場,1999年成為(wei) 美國銷量第一,但想長期持續保持銷量第一並不容易。
江蘇某童車企業(ye) 創始人宋鄭還:“我們(men) 發現有一個(ge) 品種在美國市場10%的產(chan) 品是無理由退回來的,後來就把還沒有銷出去的所有產(chan) 品主動回收了。那一次啟發我們(men) 研究消費者的滿意體(ti) 驗標準,原來就想達標,後來一定要超越標準。”
2014年,企業(ye) 通過國際並購,在歐美市場成功轉型為(wei) 自主品牌經營,在歐美市場占有率逐年提升。現在,企業(ye) 的80%產(chan) 量出口,20%內(nei) 銷。
30多年來,這家企業(ye) 始終堅持創新,創造了11000多項專(zhuan) 利,並牽頭製定了全球首個(ge) 嬰兒(er) 車國際標準,這項標準涵蓋了對嬰兒(er) 車各種安全性能的要求和測試方法,包括10個(ge) 部分、77個(ge) 要目和100多個(ge) 細項要求。
從(cong) 2000年開始,我國就已經成為(wei) 嬰童用品的出口大國。而中國嬰童用品產(chan) 業(ye) 之所以能有這樣的發展,離不開持續的迭代升級、長期的創新融合。記者了解到,中國嬰童用品企業(ye) 還將在產(chan) 品質量和安全上下更多功夫,滿足人們(men) 更高的消費需求;並將不斷推動跨行業(ye) 融合發展,通過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把產(chan) 品做到極致,不斷增強產(chan) 品的綜合競爭(zheng) 力,為(wei) 全世界的小朋友提供更優(you) 質的產(chan) 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