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關愛胃部健康!關於幽門螺杆菌 一起學習這些知識

發布時間:2023-05-16 16:40: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幽門螺杆菌是目前發現的唯一能夠在胃裏生存的細菌,也是全球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細菌之一。每年的5月15日被定為(wei) 全國“無幽日”,關(guan) 於(yu) 幽門螺杆菌,這些知識一起來學習(xi) 。

  幽門螺杆菌是一種寄生在胃內(nei) 的細菌,黏附於(yu) 胃黏膜及細胞間隙,能夠在強酸性環境中生存。數據顯示,在我國已有一半以上的人群感染幽門螺杆菌。目前,不少人對幽門螺杆菌的認識仍然存在以下幾個(ge) 誤區:

  誤區1、感染幽門螺杆菌後沒有症狀 無需主動治療

  幽門螺杆菌是非常明確的致癌因素之一。

  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什麽(me) 時候感染了幽門螺杆菌,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men) 可以忽略幽門螺杆菌的危險性,對於(yu) 部分易感人群來說,感染後病人得癌的幾率會(hui) 明顯增加。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中心主任醫師 李鵬:(感染後)可能會(hui) 有幾天胃的不舒服,會(hui) 引起來急性胃炎的一些表現,但大部分我們(men) 其實都不知道。一些所謂的高危人群,一做胃鏡,發現裏麵其實是有萎縮的改變,比如說有特別彌漫的大範圍的萎縮、腸化,對於(yu) 這部分人來說的話,我們(men) 要特別關(guan) 注,要定期進行胃鏡檢查,以發現早期胃癌。

  誤區2、感染幽門螺杆菌就意味著得胃癌

  感染幽門螺杆菌後出現胃癌比例約1%。

  感染幽門螺杆菌會(hui) 增加得癌幾率,但並不意味著感染後一定會(hui) 得胃癌。醫生介紹,感染幽門螺杆菌後出現胃癌的比例大概占到1%左右。感染後無需過度焦慮,應根據自身症狀積極配合治療。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中心主任醫師 李鵬:可能有些人可能會(hui) 出現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這樣潰瘍的疾病,還有可能像淋巴瘤之類的問題,還有一些其實就是一個(ge) 慢性胃炎,而不進展到萎縮,也不進展到胃癌。

  誤區3、幽門螺杆菌感染後能完全根除

  幽門螺杆菌再感染幾率低。

  據了解,幽門螺杆菌的再感染幾率總體(ti) 較低,對難以根治的、反複治療仍然殺不掉的情況,還可以通過對幽門螺杆菌的培養(yang) ,來進行抗生素的選擇。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中心主任醫師 李鵬:其實目前有非常好的這樣一些根除的方法,目前三聯或四聯的治療,根除率的話能夠在80%以上,像我們(men) 國人的研究結果的話,大概根除以後每年新感染的機會(hui) 在2%到3%,當然有些研究結果這個(ge) 比例可能會(hui) 高。再感染的機會(hui) 其實是不多的。

  守“胃”健康 讓胃無“幽”

  了解了幽門螺杆菌的相關(guan) 知識後,我們(men) 在日常生活是否能夠提前預防感染?哪些情況下我們(men) 應該去做相關(guan) 檢查呢?

  養(yang) 成好習(xi) 慣 減少感染傳(chuan) 播

  從(cong) 目前幽門螺杆菌感染的發病來看,生活條件較差、衛生習(xi) 慣不良的人群感染幽門螺杆菌的幾率會(hui) 更高。醫生介紹,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xi) 慣能夠有效預防幽門螺杆菌。不共用碗筷、實行分餐是常見的預防方式之一。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中心主任醫師 李鵬:有些地區還存在比如老人或者是父母給孩子口對口喂食這種習(xi) 慣,這種不良的習(xi) 慣要盡量去避免,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減少幽門螺杆菌的傳(chuan) 播,對控製它的發病也會(hui) 很有幫助。

  針對性檢查檢測 重點人群需重視

  那麽(me) ,哪些人應該進行幽門螺杆菌的檢測呢?首先是家庭成員中出現幽門螺杆菌感染的,其他家庭成員應當檢測;其次有相關(guan) 疾病病史,特別是有胃癌病史的老人,還有就是經常出現胃疼、胃脹、消化不良症狀的人群也都需要重點關(guan) 注。(總台央視記者 餘(yu) 靜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