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三個務必”的內在邏輯與精神力量

發布時間:2023-05-17 15:11:00來源: 光明日報

  【深入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我們(men) 黨(dang) 立誌於(yu) 中華民族千秋偉(wei) 業(ye) ,致力於(yu) 人類和平與(yu) 發展崇高事業(ye) ,責任無比重大,使命無上光榮。全黨(dang) 同誌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務必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堅定曆史自信,增強曆史主動,譜寫(xie)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更加絢麗(li) 的華章。”“三個(ge) 務必”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作出的新論斷新要求,與(yu) 毛澤東(dong) 同誌在黨(dang) 的七屆二中全會(hui) 上向全黨(dang) 同誌提出的“兩(liang) 個(ge) 務必”,既一脈相承又有創新發展。一方麵,兩(liang) 者都體(ti) 現出永葆黨(dang) 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警醒自覺以及永葆“趕考”的清醒堅定;另一方麵,與(yu) 前者相比,“三個(ge) 務必”是立足新的曆史方位和“兩(liang) 個(ge) 大局”、適應世情國情黨(dang) 情的新變化、進行新的團結奮鬥和偉(wei) 大鬥爭(zheng) 而提出的管黨(dang) 治黨(dang) 新要求。“三個(ge) 務必”是主觀世界改造與(yu) 客觀世界改造的辯證統一,是黨(dang) 的曆史自覺、曆史清醒和曆史主動的高度統一,既體(ti) 現出黨(dang) 的奮鬥為(wei) 什麽(me) 、靠什麽(me) 和怎麽(me) 幹的嚴(yan) 謹理論邏輯,又蘊含著黨(dang) 踔厲奮發、敢打必勝,依靠頑強鬥爭(zheng) 打開事業(ye) 發展新天地的偉(wei) 大精神力量。

  1.邏輯起點與(yu) 方向指引:“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體(ti) 現了堅守信仰、以高度的曆史自覺不斷奮鬥的情懷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貫通曆史、現在與(yu) 未來,側(ce) 重於(yu) 從(cong) 回顧黨(dang) 的百年奮鬥曆程中回應黨(dang) 為(wei) 什麽(me) 奮鬥的問題,體(ti) 現了黨(dang) 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必須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清醒、自覺和堅定,是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的宗旨要求,也是踐行“三個(ge) 務必”的邏輯起點和方向指引,展示了黨(dang) 堅守信仰、以高度的曆史自覺不斷奮鬥的情懷。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自成立以來,便始終將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作為(wei) 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這一初心和使命,集中體(ti) 現了黨(dang) 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和奮鬥目標。在一百多年的征途中,無數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懷抱著對黨(dang) 的忠誠之心和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披荊斬棘,克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從(cong) 星星之火走向燎原烈焰,從(cong) 一盤散沙走向團結奮鬥,創造了一個(ge) 又一個(ge) 曆史奇跡,贏得了廣大人民的信賴和支持。夏明翰和方誌敏等革命先烈以信仰守初心、以生命赴使命,就是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的典範。這些革命和奮鬥都是為(wei) 了將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轉化為(wei) 生動具體(ti) 的現實。從(cong) 石庫門到天安門,從(cong) 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從(cong) 紅色火種到莊嚴(yan) 宣告,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將初心融入血脈,將使命扛在肩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和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ge) 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一個(ge) 忘記來路的民族必定是沒有出路的民族,一個(ge) 忘記初心的政黨(dang) 必定是沒有未來的政黨(dang) 。對黨(dang) 忠誠,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首要的政治品質。不負人民,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崇高的政治情懷。對黨(dang) 忠誠和不負人民是相互統一的。不忘初心,激發力量,方得始終;牢記使命,把牢方向,方能致遠。初心易得,始終難守。自從(cong) 黨(dang) 成立以來,我們(men) 黨(dang) 麵臨(lin) 的最大風險是內(nei) 部變質、變色、變味,喪(sang) 失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的政治本色,背離黨(dang) 的宗旨而失去最廣大人民支持和擁護。我們(men) 要始終牢記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什麽(me) 、要幹什麽(me) 這個(ge) 根本問題,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始終得到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擁護和支持,確保黨(dang) 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維護人民群眾(zhong) 的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就是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理想信念從(cong) 來都不是虛無縹緲的,而是始終體(ti) 現在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的初心和使命之中,這也正是激勵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新時代的十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理論層麵日趨完善,在實踐層麵不斷探索,在製度層麵逐步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要讓曆史照亮和指引未來,以高度的曆史自覺探尋和堅守初心使命,始終保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革命精神和奮鬥精神,始終與(yu) 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2.邏輯連接與(yu) 作風支撐:“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鬥”體(ti) 現了居安思危、以永遠的曆史清醒不斷奮鬥的精神

  謙虛謹慎、艱苦奮鬥,貫通曆史、現在與(yu) 未來,側(ce) 重於(yu) 從(cong) 映照現實中回應黨(dang) 的奮鬥靠什麽(me) 的問題,體(ti) 現了黨(dang) 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必須始終保持光榮傳(chuan) 統和優(you) 良作風的清醒、自覺和堅定,是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的作風要求,也是踐行“三個(ge) 務必”的邏輯連接和作風支撐,展示了居安思危、以永遠的曆史清醒不斷奮鬥的精神。

  謙虛謹慎、艱苦奮鬥既是中華民族的傳(chuan) 統美德,更是我們(men) 黨(dang) 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和作風。1944年4月和5月,毛澤東(dong) 同誌在延安高級幹部會(hui) 議上和中央黨(dang) 校的講話中都分析和強調了黨(dang) 的曆史上因驕傲而吃虧(kui) 的教訓。1949年3月,黨(dang) 的七屆二中全會(hui) 在西柏坡召開,麵對即將取得的全國勝利和即將到來的“進京趕考”,為(wei) 了讓全黨(dang) 在勝利麵前始終保持憂患意識、謙虛意識和清醒頭腦,在奪取全國政權後經受住長期執政的考驗,毛澤東(dong) 同誌告誡全黨(dang) ,要警惕“糖衣炮彈”,奪取全國勝利隻是萬(wan) 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後的路更長,工作更偉(wei) 大、更艱苦,因此,他向全黨(dang) 發出了“務必使同誌們(men) 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誌們(men) 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的號召。

  自1949年“兩(liang) 個(ge) 務必”提出70多年來,黨(dang) 之所以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yi) 革命、社會(hui) 主義(yi) 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以及新時代十年偉(wei) 大變革的一個(ge) 又一個(ge) 勝利,其中的一個(ge) 重要因素仍然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永不驕傲自滿、始終艱苦奮鬥。黨(dang) 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完成脫貧攻堅、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曆史任務,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這隻是邁向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關(guan) 鍵一步,決(jue) 不能驕傲自滿和止步不前。在新時代新征程中,黨(dang) 麵臨(lin) 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和外部環境考驗以及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zhong) 危險和消極腐敗危險將長期存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用“十年磨一劍”的精神深入推進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向全黨(dang) 同誌強調,要把老一輩革命家和共產(chan) 黨(dang) 人留下的光榮傳(chuan) 統和優(you) 良作風傳(chuan) 承好發揚好,勇於(yu) 推進黨(dang) 的自我革命。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以時刻保持解決(jue) 大黨(dang) 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深入分析管黨(dang) 治黨(dang) 麵臨(lin) 的新形勢新挑戰新要求,鄭重宣告黨(dang) 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luan) 興(xing) 衰曆史周期率的第二個(ge) 答案。自我革命來源於(yu) 黨(dang) 對初心使命的堅守,來源於(yu) 黨(dang) 對“趕考”的清醒堅定。

  3.邏輯要義(yi) 和能力要求:“務必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體(ti) 現了不懼艱險、以強烈的曆史主動不斷奮鬥的決(jue) 心

  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貫通曆史、現在與(yu) 未來,側(ce) 重於(yu) 從(cong) 展望未來中回應黨(dang) 的奮鬥怎麽(me) 幹的問題,體(ti) 現了黨(dang) 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始終敢於(yu) 和善於(yu) 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清醒、自覺和堅定,是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的實踐要求,也是踐行“三個(ge) 務必”的邏輯要義(yi) 和能力要求,展示了黨(dang) 不懼艱險、以強烈的曆史主動不斷奮鬥的決(jue) 心。

  鬥爭(zheng) 精神是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的鮮明品格和精神特質。善於(yu) 鬥爭(zheng) 是我們(men) 黨(dang) 克敵製勝的重要法寶,也是戰勝艱難險阻的重要保障。據不完全統計,從(cong) 1921年到1949年,全國犧牲的革命烈士中有名可查的就達到370多萬(wan) 人。李大釗麵對敵人的絞刑展現出的決(jue) 不屈服的骨氣,連反動軍(jun) 閥都發出感慨,“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骨頭真硬”;江竹筠麵對敵人的酷刑展現出的大義(yi) 凜然的誌氣,生動詮釋了“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意誌是鋼鐵”。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新中國成立後不久,朝鮮戰爭(zheng) 爆發。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跨過鴨綠江,同朝鮮軍(jun) 民密切配合,浴血奮戰,19.7萬(wan) 多名英雄兒(er) 女在戰場上獻出了寶貴生命。進入新時代,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曆史性地解決(jue) 絕對貧困問題,在脫貧攻堅戰場上,35年堅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國,獻身教育扶貧、點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張桂梅,回鄉(xiang) 奉獻、譜寫(xie) 新時代青春之歌的黃文秀……他們(men) 以普通人的平凡書(shu) 寫(xie) 了不平凡的人生。據統計,在脫貧攻堅鬥爭(zheng) 中,1800多名同誌將生命定格在了脫貧攻堅征程上。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依靠鬥爭(zheng) 創造曆史,也必然要依靠鬥爭(zheng) 贏得未來。鬥爭(zheng) 精神和鬥爭(zheng) 本領,都不是與(yu) 生俱來的,必須通過不斷學習(xi) 淬煉和實踐磨煉才能逐步培養(yang) 和造就。務必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就是要激勵全黨(dang) 和全社會(hui) 堅持底線思維,發揚鬥爭(zheng) 精神,增強鬥爭(zheng) 本領,依靠頑強不懈的鬥爭(zheng) 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新局麵。

  總之,“三個(ge) 務必”是貫通統一的有機整體(ti) ,體(ti) 現了認識論與(yu) 方法論的高度統一,體(ti) 現了牢記趕考初心、永葆趕考狀態和增強趕考本領的高度統一。時代不斷發展,奮鬥依然繼續,黨(dang) 麵臨(lin) 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yan) 峻複雜,麵臨(lin) 的趕考遠未結束。從(cong) 建立新中國的“進京趕考”到引領新時代的“趕考之路”,越是長期執政,越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越是接近勝利,越要謙虛謹慎、艱苦奮鬥;越是艱險複雜,越要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

  作者:黎海波(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學分中心研究員、中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

  《光明日報》( 2023年05月17日 06版)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