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族大學成立民歌學院
中新社南寧5月18日電 (黃豔梅 唐蔚晴)廣西民族大學民歌學院18日揭牌成立。該學院致力於(yu) 將民歌與(yu) 民族文化、民族教育相融合,推動民歌資源保護和民族文化傳(chuan) 承,培養(yang) 新時代專(zhuan) 業(ye) 民歌人才。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多民族聚居地區,素有“歌海”之稱,南寧被稱為(wei) “天下民歌最眷戀的地方”和“中國民歌之都”。廣西民族大學民歌學院由南寧市人民政府與(yu) 廣西民族大學共建。
據介紹,民歌學院成立後,將注重從(cong) 民歌演唱、民歌創作、民歌表演、民歌傳(chuan) 承、民歌曆史研究、民歌采風、民歌發掘與(yu) 記錄、多聲部民歌演唱等方麵,進行專(zhuan) 業(ye) 化的研究與(yu) 人才培養(yang) 。同時,學院將以民歌為(wei) 媒,講好中國故事,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民族音樂(le) 文化是流淌在中華民族血液裏的文化基因,我熱愛民歌,喜歡唱民歌。民歌學院的成立為(wei) 我們(men) 搭建了一個(ge) 非常好的平台,今後我會(hui) 更加注重係統化和專(zhuan) 業(ye) 化的學習(xi) ,積極為(wei) 傳(chuan) 承和發揚中國民歌文化貢獻力量。”廣西民族大學藝術學院音樂(le) 學專(zhuan) 業(ye) 本科三年級學生李琳說。
同日,新時代民歌文化論壇在廣西民族大學舉(ju) 行。範競馬、萬(wan) 山紅、楊民康等中國知名音樂(le) 家、民歌藝術家、文化學者及民歌教育工作者,圍繞“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民歌的對外傳(chuan) 播實踐與(yu) 策略”“少數民族地區藝術院校的民歌教學研究與(yu) 實踐”“新時代劉三姐歌謠文化的新認知”“廣西及東(dong) 南亞(ya) 民歌研究”等主題展開學術研討。(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