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黃驊:海水變銀山 萬畝鹽田收獲忙
好風憑借力,大幹正當時。五月,是繁花盛開的季節,也是原鹽生產(chan) 的黃金季。日前,在河北省黃驊市中捷產(chan) 業(ye) 園區的萬(wan) 畝(mu) 鹽田裏,扒鹽機械聲震灘頭,一條條“銀瀑”順著輸鹽管道臨(lin) 空而下,堆積如山。百餘(yu) 名鹽工忙碌在鹽場的各個(ge) 角落,呈現出一派機鳴人歡的豐(feng) 產(chan) 景象。
據了解,中捷產(chan) 業(ye) 園區現有結晶鹽田麵積約12000公畝(mu) ,共有7個(ge) 采鹽作業(ye) 區,112個(ge) 結晶池,全年原鹽產(chan) 量在18萬(wan) 噸左右。此次原鹽“春扒”任務預計到5月下旬結束,原鹽生產(chan) 量將達到8萬(wan) 餘(yu) 噸。
鹽田裏,工人們(men) 正駕駛著新型扒鹽機械辛勤勞作。扒鹽機通過吸鹽泵和接力泵協作,抽取鹽水混合物並將粗鹽初步打碎,由輸鹽管道運至田邊,堆作一座座雪白晶瑩的鹽山。隨後,由破碴機善後,進行除渾、勻碴,最終完成扒鹽工作。晶山鹽業(ye) 有限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相較於(yu) 老式扒鹽機,這種全新引進的機械使用壽命更長,質量更優(you) ,大大提高了“春扒”的工作效率。
由於(yu) 扒鹽工作啟動後就不能暫停的特殊性,鹽場工人實行三班倒的工作方式。白天,在烈日下伴機器轟鳴揮灑汗水,入夜,隨月色勞作看鹽碼成山。他們(men) 以勞動人民最質樸最堅韌的本色,勤懇工作,確保“春扒”任務順利完成,將波瀾的海水變成一座座“銀山”。(崔秩愷、任梓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