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發布工作方案: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到2025年基本形成
中新網北京5月1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官方最新發布加快推動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基本形成,成為(wei) 世界科學前沿和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策源地、全球創新要素匯聚地。
該工作方案由科學技術部、北京市政府、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教育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國務院國有資產(chan) 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移民管理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hui) 共同製定,其發展目標的具體(ti) 內(nei) 容如下:
——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建設取得重要成效。以國家實驗室為(wei) 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全麵強化。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躋身全球前列。由戰略科學家領軍(jun) 的創新團隊在若幹重要科學命題和科學發現上實現重大突破。由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牽頭的創新聯合體(ti) 有效解決(jue) 一係列關(guan) 鍵核心技術問題,初步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chan) 總值比重保持在6%左右,基礎研究經費占研發經費比重達17%左右。每萬(wan) 名就業(ye) 人員中研發人員數量達到260人左右。
——全球主要創新高地建設取得明顯進展。中關(guan) 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打開嶄新局麵,三城一區融合發展提升創新能級。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獨角獸(shou) ”企業(ye) 數量位居世界城市前列。高精尖產(chan) 業(ye) 不斷壯大,高成長、高潛力的未來產(chan) 業(ye) 加速培育,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基本建成。高技術產(chan) 業(ye) 增加值當年超過1.2萬(wan) 億(yi) 元,數字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7.5%左右,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8000億(yi) 元,中關(guan) 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企業(ye) 總收入全國領先。
——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創新生態基本形成。中關(guan) 村先行先試改革取得顯著成效,科技體(ti) 製改革全麵深化,製度型開放走在全國前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充滿活力。人才、技術、資本和數據等創新要素流動更加順暢,國際化資源配置能力顯著增強,引領全球的科學聚落初步形成。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全方位加強,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多維度提升。
同時,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工作方案確定六項主要任務:一是建強建優(you) 戰略科技力量,有效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二是深化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guan)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三是加快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四是強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撐,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五是推進科技體(ti) 製改革,形成支撐全麵創新的基礎製度。六是深化開放交流合作,營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創新生態。
其中,深化開放交流合作方麵,還提出要高水平辦好中關(guan) 村論壇。圍繞科學、技術、產(chan) 品、市場交易等全鏈條創新,強化中關(guan) 村論壇會(hui) 議、交易、展覽、發布、大賽等功能,打造麵向全球科技創新交流合作的國家級平台。以中關(guan) 村論壇為(wei) 引領,支持在北京舉(ju) 辦高規格國際科學會(hui) 議、前沿領域全球性高端峰會(hui) ,活躍國際學術交流。(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