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種多病因複雜 出生缺陷防控工作如何展開
病種多、病因複雜,出生缺陷防控涉及產(chan) 科、遺傳(chuan) 學、超聲影像學等多個(ge) 專(zhuan) 業(ye) 學科——
誰為(wei) 準父母把好生育健康關(guan) ?
閱讀提示
目前已知的出生缺陷超過8000種,基因突變等遺傳(chuan) 因素和環境因素均可導致出生缺陷發生。我國出生缺陷發生率為(wei) 2.5%~3.0%。出生缺陷防控谘詢師從(cong) 專(zhuan) 業(ye) 角度為(wei) 準父母解答疑惑。
今年5月21日是第33次全國助殘日,降低出生缺陷是殘疾預防的重要內(nei) 容。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chan) 醫院院長陰赬宏團隊公布的中國出生人口隊列研究結果顯示,我國出生缺陷發生率為(wei) 2.5%~3.0%。
出生缺陷防控工作是如何展開的?醫生在其中扮演什麽(me) 樣的角色?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產(chan) 科初篩、專(zhuan) 科提供谘詢建議
在深圳市婦幼保健院產(chan) 前診斷中心工作10多年的吳曉霞在《工人日報》記者采訪中表示,出生缺陷嚴(yan) 重影響兒(er) 童和家庭的生存和生活質量,會(hui) 給患兒(er) 及其家庭帶來沉重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而產(chan) 科各亞(ya) 專(zhuan) 科中,產(chan) 前診斷難度大,挑戰也大。
2020年,出生缺陷防控谘詢師作為(wei) 新職業(ye) ,正式被納入國家職業(ye) 分類目錄,但據了解,目前,我國這一職業(ye) 更多是由產(chan) 科及產(chan) 前診斷醫生擔任。
“出生缺陷防控是一門非常複雜的學科,涉及多個(ge) 專(zhuan) 業(ye) 學科,包括產(chan) 科、遺傳(chuan) 學、超聲影像學等。”吳曉霞說,例如,先天性心髒病是最常見的出生缺陷,她作為(wei) 產(chan) 前診治醫生,隻能提供指導意見,嬰兒(er) 出生後的治療、預後情況谘詢,需要問診小兒(er) 心髒外科醫生。
《出生缺陷防控谘詢師就業(ye) 景氣現狀分析報告》提及,出生缺陷病種多、病因複雜,目前已知的出生缺陷超過8000種,基因突變等遺傳(chuan) 因素和環境因素均可導致出生缺陷發生。
深圳市兒(er) 童醫院心外科主任醫師孟保英直言,出生缺陷防控谘詢師相當於(yu) 發現胎兒(er) 問題的第一站,後續治療須分診給相應的專(zhuan) 科醫生。
“前段時間,一位產(chan) 婦腹中的胎兒(er) 不僅(jin) 有先天性心髒病,還患有齶裂,後續的谘詢治療就無法由一個(ge) 專(zhuan) 科醫生解決(jue) ,涉及心外科、口腔科、遺傳(chuan) 代謝科。”在孟保英看來,出生缺陷類型繁多,甚至有些胎兒(er) 還會(hui) 出現多發畸形情況,因此,出生缺陷防控谘詢師必須具有專(zhuan) 業(ye) 的醫學知識背景,且需要具備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知識體(ti) 係。
建立出生缺陷三級防控體(ti) 係
記者了解到,孕婦在懷孕11~13+6周時,會(hui) 進行一次B超檢查,通過測量胎兒(er) 頸項透明層厚度(NT)和結構檢查,判斷胎兒(er) 是否存在染色體(ti) 異常、先天性心髒病、某些遺傳(chuan) 綜合征等。
孕11周以後,則會(hui) 通過唐氏綜合征篩查、胎兒(er) 遊離DNA檢測(俗稱無創產(chan) 前基因檢測),判斷胎兒(er) 患唐氏綜合征的風險。在21~24周之間,還需要進行係統全麵的胎兒(er) 超聲檢查,俗稱“大排畸”,了解胎兒(er) 生長發育情況。
吳曉霞告訴記者,近年來,產(chan) 前谘詢逐漸受到重視,為(wei) 提高出生人口質量,我國建立了孕前、孕期和產(chan) 後全麵覆蓋的出生缺陷三級防控體(ti) 係。
“出生缺陷防控谘詢既減少了盲目流產(chan) 行為(wei) ,也能讓有出生缺陷的胎兒(er) 及時得到救治。”孟保英表示,通過產(chan) 前谘詢,醫生提前對胎兒(er) 情況有一定了解,對於(yu) 出生後要立刻手術的嬰兒(er) ,做好術前準備,提高了危重患兒(er) 治愈的可能性。
2022年12月1日,陳芳琳(化名)帶著10個(ge) 月大的兒(er) 子到深圳市兒(er) 童醫院複診。她是一名高齡產(chan) 婦,孕期產(chan) 檢發現胎兒(er) 是先天性馬蹄足。
“產(chan) 前谘詢時,我告知孕婦,孩子出生後第二周就可以來醫院就診。經過保守治療,目前孩子可以站立,且足的外觀恢複也達到了家長的要求。”該院骨科首席專(zhuan) 家唐盛平說,作為(wei) 一名專(zhuan) 科臨(lin) 床醫生,他確實需要出生缺陷防控谘詢師配合相關(guan) 診斷工作,從(cong) 遺傳(chuan) 學、基因學等角度解釋出生缺陷問題。同時,關(guan) 於(yu) 如何檢查、檢查什麽(me) 內(nei) 容等,家長也需要谘詢師的指導。
產(chan) 前谘詢涉及醫學倫(lun) 理問題
“胎兒(er) 具有生命,而有出生缺陷的胎兒(er) 去留,與(yu) 產(chan) 前谘詢意見息息相關(guan) ,準父母往往依據醫生提供的信息作出相應判斷、決(jue) 策。”孟保英表示,因涉及醫學倫(lun) 理道德問題,醫生無法代替準父母做決(jue) 定。
在麵對谘詢時,如何把握好客觀的“度”,保持立場中立,從(cong) 專(zhuan) 業(ye) 角度為(wei) 準父母解答疑惑,是出生缺陷防控谘詢師普遍麵臨(lin) 的難題。
“家長常常問我們(men) 到底要不要這個(ge) 寶寶,我們(men) 無法回答。”孟保英直言,作為(wei) 谘詢師,隻能把客觀事實擺出來,提供疾病的相應治療措施、費用、成功率等方麵信息,將最好的情況、最壞的結果告訴家長,讓他們(men) 綜合考量。
孟保英認為(wei) ,由於(yu) 為(wei) 胎兒(er) 看診主要是通過胎兒(er) 超聲影像判斷,會(hui) 存在偏差,出生後指標可能會(hui) 與(yu) 宮內(nei) 指標有偏差。因此,與(yu) 為(wei) 幼兒(er) 看診相比,產(chan) 前胎兒(er) 診斷壓力大得多。
對此,吳曉霞亦有同感。她認為(wei) ,宮內(nei) 檢查具有局限性,且治療情況也會(hui) 因個(ge) 體(ti) 差異而有不同。麵對某種具體(ti) 遺傳(chuan) 疾病,醫生與(yu) 孕婦及其家人解釋時,他們(men) 常常聽不懂,隻希望醫生直接告知“生還是不生”。
談及如何減少出生缺陷情況發生,吳曉霞建議,準媽媽從(cong) 備孕開始,就應該盡量減少接觸放射性物質,不要入住新裝修的房子、使用新車;同時要有良好的生活習(xi) 慣,不要抽煙喝酒。生病後不能隨便用藥,需要谘詢醫生。此外,若有家族史、不良妊娠史等,需要到醫院做孕前評估後再準備孕育。(工人日報記者 劉友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