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研究發現太平洋珊瑚礁微生物組極大多樣性 樣本包括28.7億遺傳序列

發布時間:2023-06-02 15:3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6月2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科學數據》等最新發表多篇海洋學論文聚焦一項新研究發現,太平洋珊瑚礁微生物組(幫助驅動和維持珊瑚礁生產(chan) 力和生物多樣性的微生物組)的多樣性,可能達到當前估計的地球微生物多樣性總量。

  研究人員采集的研究樣本裏包括了28.7億(yi) 遺傳(chuan) 序列,這比此前的地球微生物組計劃(一個(ge) 全球微生物組多樣性測繪項目)報告的22億(yi) 樣本大約多25%。

  這一發現使用了來自“塔拉太平洋探索”項目兩(liang) 年航行期間收集的數據,體(ti) 現了迄今最大的珊瑚礁微生物組多樣性調查,表明全球微生物數量可能被極大地低估了。

  珊瑚礁是地球上多樣性最高的生態係統之一,支持著30%的的海洋多樣性,包括數以百萬(wan) 計的多細胞生物和相關(guan) 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是珊瑚礁健康的有力指示物,但珊瑚礁生物多樣性的程度沒有在海洋層麵上得到過充分探索。而且,由於(yu) 氣候變化帶來的珊瑚礁覆蓋率下降,人們(men) 普遍為(wei) 珊瑚礁的未來感到憂慮。

  本次研究《自然-通訊》第一篇論文通訊作者、法國索邦大學Pierre Galand和同事收集了總計5392個(ge) 樣本,來自3個(ge) 珊瑚礁物種(板葉千孔珊瑚、團塊濱珊瑚、多曲杯形珊瑚)、兩(liang) 個(ge) 魚類物種(橫帶刺尾魚和角鐮魚),以及在2016-2018年間來自太平洋32個(ge) 島嶼係統99個(ge) 不同礁群的浮遊生物。這些樣本經測序以確定珊瑚礁微生物組成,並測繪以記錄地理分布。他們(men) 還測量了每個(ge) 采樣點水的溫度、鹽度和其他環境特征。

  論文作者報告,他們(men) 的樣本裏包括了28.7億(yi) 遺傳(chuan) 序列,總體(ti) 上,浮遊生物表現出了最高的微生物組多樣性。板葉千孔珊瑚在珊瑚物種中微生物組多樣性最高,角鐮魚的微生物組多樣性高於(yu) 橫帶刺尾魚。這與(yu) 此前預期的珊瑚微生物多樣性在西太平洋更高的模式(西太平洋比東(dong) 太平洋擁有更多的珊瑚物種)不相符。在海水溫度和微生物多樣性之間也沒有顯著相關(guan) 。

  在《自然-通訊》第二篇論文中,法國蔚藍海岸大學Alice Rouan、 Eric Gilson和同事調查了兩(liang) 類造礁珊瑚水溫變化和端粒長度(健康和老化的環境敏感標誌物)的關(guan) 係。他們(men) 報告說,季節性溫度變化影響短壽和壓力敏感型的石珊瑚(Pocillopora)的端粒長度,而較為(wei) 長壽和強健的另一類石珊瑚(Porites)相比季節變化更易受到反常熱浪和冷期的影響。這表明,一些珊瑚的端粒可能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作出不同反應。

  此次研究另有兩(liang) 篇論文發表於(yu) 《科學數據》,論文作者分別為(wei) 法國濱海自由城海洋科學實驗室Fabien Lombard等人和法國國家基因測序中心Caroline Belser等人,他們(men) 描述了塔拉太平洋項目的采樣方法學和數據生成框架。

  最新發表的這些海洋學係列論文,共同為(wei) 整個(ge) 太平洋的珊瑚礁健康及生物多樣性帶來了新見解。

  “塔拉太平洋探索”是一個(ge) 多學科科考項目,探索整個(ge) 太平洋中數以千計的珊瑚礁生物多樣性,來自8個(ge) 國家、23家機構的100多位科學家參與(yu) 其中。帆船“塔拉號”出發進行長達兩(liang) 年半的航行,從(cong) 超過30個(ge) 島嶼係統裏收集樣本。來自這次科考的研究發現以多篇論文合集形式發表在多個(ge) 施普林格·自然期刊上。(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