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亮新時代|草木植成,國之富也
【編者按】2023年6月5日,是第52個(ge) 世界環境日。今年環境日的主題為(wei) “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旨在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宣傳(chuan) 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導全社會(hui) 深刻把握我國新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總體(ti) 要求,動員社會(hui) 各界積極投身建設美麗(li) 中國、實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偉(wei) 大實踐。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內(nei) 在要求。我們(men) 要以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為(wei) 指引,心懷“國之大者”,堅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li) ,讓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you) 美,共同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
【釋義(yi) 】
《管子》是先秦時期各學派的言論匯編,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法律、倫(lun) 理、軍(jun) 事等諸多學科門類。值得注意的是,《管子》不僅(jin) 把目光投注於(yu) 人類社會(hui) 生活領域,還把自然界納入自己的關(guan) 懷視野,並形成了樸素的生態價(jia) 值觀。
在《管子》看來,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是國家保持長期穩定發展和富強的基礎。《管子·立政》指出:“山澤救於(yu) 火,草木植成,國之富也。溝瀆遂於(yu) 隘,障水安其藏,國之富也。桑麻植於(yu) 野,五穀宜其地,國之富也。六畜育於(yu) 家,瓜瓠葷菜百果備具,國之富也。”意思是說,山澤能夠防止火災,草木能夠繁殖成長,國家就會(hui) 富足;溝渠能夠全線通暢,堤壩中的水不泛濫成災,國家就會(hui) 富足;田野發展桑麻,五穀種植能夠因地製宜,國家就會(hui) 富足;農(nong) 家飼養(yang) 六畜,蔬菜瓜果能夠齊備,國家就會(hui) 富足。也就是遵循自然規律,合理利用自然對於(yu) 人類的價(jia) 值,國家就會(hui) 富足,反之,違背自然規律,國家就會(hui) 走向貧困。從(cong) 現代經濟發展理論角度來看,《管子》是把生態環境保護擺在與(yu) 經濟發展同等重要的位置。
【解讀】
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質要求,反映了中華民族在協調人與(yu) 自然關(guan) 係上的智慧。2021年4月30日,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就新形勢下加強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行第二十九次集體(ti) 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引用《管子》中的“草木植成,國之富也”,闡述了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關(guan) 係,進一步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在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生態文明的核心是堅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人與(yu) 自然是一種共生關(guan) 係,對自然的傷(shang) 害最終會(hui) 傷(shang) 及人類自身。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是指人類與(yu) 自然環境融為(wei) 一體(ti) ,從(cong) 而實現雙贏局麵。這是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相互協調的關(guan) 係。在這種關(guan) 係中,人類不僅(jin) 應該尊重自然環境的價(jia) 值、自然規律的存在、自然生態的平衡,即使為(wei) 了自身利益也應該積極參與(yu) 生態環境保護,與(yu) 自然和諧共處、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提出了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生態文明建設從(cong) 認識到實踐都發生了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的變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li) ,藍天也是幸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chan) 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chan) 力”。強調自然是生命之母,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人類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歸根結底是自然的一部分。這些重要論述,闡明了生態環境在民生改善中的重要地位,是對人民日益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要的積極回應。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今日的中國,萬(wan) 物並秀,生機勃勃,在青山綠水之間,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yu) 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guan) 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you) 質生態產(chan) 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jue) 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新時代新征程,我們(men) 要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為(wei) 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作出新貢獻。
作者:楊立新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