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新車上市半個月即召回!這個豪華品牌“拉胯”了,去年銷量不及奔馳“零頭”…

發布時間:2023-06-06 14:41:00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三入”中國市場的捷尼賽思(Genesis),仍顯“水土不服”。

  6月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cong)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獲悉,捷尼賽思汽車銷售(上海)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chan) 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chan) 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自即日起,召回生產(chan) 日期為(wei) 2021年1月13日至2023年2月6日期間的部分進口捷尼賽思G80、GV70、GV80和純電GV70、GV60汽車,共計1602輛。

  據公告內(nei) 容,本次召回範圍內(nei) 的車輛在發生低速碰撞時,前排座椅安全帶預緊器工作時間延遲導致預緊器管道內(nei) 壓力過大,安全帶預緊器氣體(ti) 發生器可能脫離並彈出碎片,存在安全隱患。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涉及召回車型基本涵蓋了捷尼賽思目前全部產(chan) 品線。其中捷尼賽思GV60於(yu) 今年3月17日上市;捷尼賽思GV70於(yu) 今年5月22日上市,上市至今剛滿15天。

  這是捷尼賽思近一個(ge) 月來公布的第二次召回計劃。5月,捷尼賽思曾宣布召回生產(chan) 日期為(wei) 2022年8月24日至2022年12月17日期間的部分進口捷尼賽思GV60汽車,共計70輛。據召回公告,召回範圍內(nei) 的車輛因製造原因,後橋半軸表麵應力過大,可能導致車輛行駛中半軸發生斷裂,存在安全隱患。

  曾多次改名進入中國市場 去年銷量不及奔馳寶馬“零頭”

  作為(wei) 現代汽車旗下的豪華品牌,捷尼賽思曾先後在2008年和2014年,以“勞恩斯”和“捷恩斯”之名進入中國市場,但無奈兩(liang) 次入華均未達銷量預期。

  2018年,捷恩斯更名為(wei) “捷尼賽思”第三次進軍(jun) 中國市場,並於(yu) 當年正式組建“捷尼賽思汽車銷售(上海)有限公司”,第二年現代汽車也宣布在中國重啟進口車業(ye) 務;2021年,捷尼賽思用3281架無人機在上海外灘拚出了“你好,中國”的字樣,以破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方式高調回歸中國市場。

  然而,聲勢浩大的“返場”儀(yi) 式似乎並未給捷尼賽思帶來好運,其首推的中大型產(chan) 品線G80、GV80未能在中國市場濺起水花。同年10月,捷尼賽思發布了旗下第三款車型——G70,對標BMW 3係、凱迪拉克CT5、奧迪A4L等,但結果仍不及預期。新車交強險購買(mai) 數據顯示,2022年捷尼賽思在國內(nei) 累計銷量僅(jin) 為(wei) 1457輛,其中G70、G80和GV80三款車型銷量分別為(wei) 226輛、832輛和399輛。

  而同期,奔馳和寶馬在華銷量約為(wei) 75.17萬(wan) 輛和79.2萬(wan) 輛。沃爾沃、凱迪拉克的銷量分別約16.2萬(wan) 輛和21.5萬(wan) 輛。這意味著,努力在中國市場展現豪華車定位的捷尼賽思,2022年的全年在華銷量仍不及上述豪華品牌的“零頭”。

  韓係車在華市場份額僅(jin) 剩1.8%

  事實上,捷尼賽思的“遇冷”隻是韓係品牌在華發展勢頭的縮影。

  中汽協數據顯示,從(cong) 2019年到2021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從(cong) 39.2%上漲到44.4%,而韓係品牌的在華市場份額則從(cong) 4.7%下降到了2.4%。2022年,韓係車在華市場零售銷量隻有35.1萬(wan) 輛,同比下降35%,是各國別車係中跌幅最大的車係。今年1~4月,韓係車市場份額已跌至1.8%。

  有觀點認為(wei) ,韓係車之所以在華失速,一方麵是此前韓係車在華主打低價(jia) 產(chan) 品策略,雖然在早期市場獲得不錯銷量,但缺乏中高端車型,當前中國消費者對韓係品牌的認可度較低;另一方麵,在電動化浪潮下,韓係車企的電氣化進程相較於(yu) 其他品牌較為(wei) 落後。現代汽車2021年才正式公布了中長期電動化發展戰略及財務目標。

  對此,捷尼賽思也在積極迎合電動化轉型。去年11月,捷尼賽思正式發布品牌願景:自2025年起,捷尼賽思所有全新車型均將為(wei) 采用燃料電池或蓄電池技術的純電車型;計劃於(yu) 2030年成為(wei) 100%零排放的汽車品牌,屆時將推出8款全新純電車型,預計全球年度銷量將達到40萬(wan) 輛,並於(yu) 2035年實現碳中和。

  在2021上海車展期間,捷尼賽思汽車銷售(上海)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何睿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新入局的捷尼賽思並沒有把銷量、排名和市場份額看作是最重要的目標,而是聚焦於(yu) 品牌建設。如今兩(liang) 年時間已過,捷尼賽思卻似乎仍未找到通往主流舞台的通道。麵對愈發“內(nei) 卷”的國內(nei) 汽車市場,留給捷尼賽思的時間正在加速流逝。

  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董天意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