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裸眼3D、無源物聯、網速比5G快10倍 5.5G秀出新技能

發布時間:2023-06-08 10:58:00來源: 北京日報

  裸眼3D 無源物聯 通感一體(ti) 網速比5G快上10倍

  5.5G秀出“新技能”

  不戴任何設備,觀眾(zhong) 就能裸眼享受如臨(lin) 現場的3D效果;通過小巧的通感算一體(ti) 基站,汽車就有了“眼睛”,能實現智慧駕駛;不接電源,貼上薄如蟬翼的無源物聯終端就能實現萬(wan) 物互聯……在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hui) 上,這些依托於(yu) 5.5G的前沿新應用讓人眼前一亮。專(zhuan) 家表示,網速比5G快上10倍的5.5G預計將在2025年實現商用,有望在消費應用側(ce) 實現新的突破。

  實習(xi) 記者 夏驊

  裸眼3D小屏“吸睛”

  “這個(ge) 3D效果就像坐在看台上看球一樣,能看到立體(ti) 的運動員。”在2023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hui) 上,一台裸眼3D平板讓參展觀眾(zhong) 體(ti) 驗到看台上看球的沉浸感。

  “它能通過AI追蹤單一觀眾(zhong) 的眼球以達到更好的觀感。”據中興(xing) 展台工作人員介紹,該平板能通過AI眼球跟蹤技術實時匹配最舒適的視角,同時具備2D到3D的內(nei) 容實時轉換處理能力。

  裸眼3D近年來頻頻“出圈”,一些商圈的戶外裸眼3D大屏成為(wei) 網紅打卡點。不少廠商也開始布局裸眼3D小屏產(chan) 品,例如宏碁在去年5月的全球春季新品發布會(hui) 帶來裸眼3D版電競本;Leia發布裸眼3D安卓平板;今年4月,中興(xing) 通訊正式麵向國內(nei) 市場推出AI裸眼3D平板。裸眼3D從(cong) 戶外大屏走向家中小屏,從(cong) “奢侈品”逐漸變成日常消費品,預計2024年還有品牌將發布支持裸眼3D的手機產(chan) 品。

  近日,IMT-2020(5G)推進組攜手中國信通院、宏碁、華為(wei) 、小米、中興(xing) 等3D領域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夥(huo) 伴,共同發布裸眼3D產(chan) 業(ye) 推進倡議,支撐裸眼3D關(guan) 鍵技術標準化和產(chan) 業(ye) 構建。借助5.5G網絡能力,可孵化更多的裸眼3D應用,加速裸眼3D移動應用規模化發展,開啟沉浸式體(ti) 驗新時代。

  5.5G帶來更多新應用

  裸眼3D搭上5.5G的快車,也將助力3D時代的到來。“5.5G的上行帶寬大約是5G的10倍。”通信專(zhuan) 家項立剛表示,和5G相比,5.5G將帶寬速度提升10倍、時延降低10倍、連接密度提升10倍,定位精度也從(cong) 5G的亞(ya) 米級提升至厘米級。這些關(guan) 鍵的新技術也會(hui) 驅動3D互聯網乃至元宇宙時代到來。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hui) 理事長聞庫表示,5.5G不僅(jin) 是5G技術的增強,更是引入了無源物聯、通感一體(ti) 等新技能,塑造5G多維能力,在最大化5G網絡使用效率的同時,取得“一蝦兩(liang) 吃”效果。

  這些新技能會(hui) 讓5.5G帶來更多驚喜。不用連接任何電源,貼上一片薄薄的“標簽”,就能進行信號采集。未來,快遞和外賣貼上這一小片無源物聯網終端,就能實時追蹤其準確位置。“無源”就是不需要電池和電源的接入。據了解,無源物聯網終端裏有射頻線圈,能接受到基站發出的信號,通過信號來發送傳(chuan) 輸信息。無源物聯網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將其終端貼在庫房的貨物上,能實現智慧倉(cang) 庫,進行優(you) 化管理;貼在外賣包裹上,能精準知道貨物的行蹤;貼在電器上,能監測其溫度等信息,進行安全防範;在工廠裏使用可以提升生產(chan) 效率,監測流水線的物料配送情況。

  在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hui) 聯通的展台上,一台精準小巧的通感算控製一體(ti) 的基站引人注目。“這個(ge) 基站就是基於(yu) 5.5G網絡,把通信網絡和感知網絡融為(wei) 一體(ti) ,通過它,車輛能及時感知行人和附近車輛,避開事故車輛。”據中國聯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智慧駕駛多依賴於(yu) 汽車車身上的傳(chuan) 感器,但是未來道路鋪設此類基站,就能給每輛車裝上“眼睛”,實現智慧駕駛。

  預計2025年走向商用

  5G商用已經4年,目前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5G網絡。截至今年4月底,累計建成5G基站超過273萬(wan) 個(ge) ,5G網絡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縣城城區,5G移動電話用戶達到6.34億(yi) 戶。

  “5G的能力和作用目前更多集中在行業(ye) 領域,在消費應用側(ce) 則未能充分體(ti) 現。”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2023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hui) 上表示,礦業(ye) 、港口、電力等重點行業(ye) 的5G應用解決(jue) 方案廣泛,但是消費者對於(yu) 5G感知並不深刻,而5.5G可能是破局關(guan) 鍵,預計2025年5.5G將會(hui) 實現商用。

  華為(wei) 常務董事、ICT基礎設施業(ye) 務管理委員會(hui) 主任汪濤表示,隨著標準、頻譜、產(chan) 業(ye) 鏈和生態準備的逐步完善,5.5G將加速從(cong) 共識走進現實。5.5G萬(wan) 兆體(ti) 驗的能力提升,結合感知定位等全新的能力,將把傳(chuan) 統的二維視聽體(ti) 驗推向三維的全感官互動;通感融合的能力、高速穩定的星地一體(ti) 網絡,將推動汽車走向智能網聯;高可靠低時延和大上行等能力,將推動行業(ye) 從(cong) 信息孤島走向智能聯接。

  “5.5G這個(ge) 概念並不稀奇,未來還會(hui) 出現5.7G、5.8G等,就像4G出現前的3.9G一樣。”項立剛表示,目前距離6G仍有很長的路要走。當前,6G還處於(yu) 願景需求形成以及關(guan) 鍵技術研究的初期階段,“不管是什麽(me) 概念,都說明目前距離6G還有一段距離”。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