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漢有天祿閣、唐有弘文館……從國家版本館看“何以中國”

發布時間:2023-06-08 10:58:00來源: 成都商報

  周有守藏室、漢有天祿閣、唐有弘文館、明有文淵閣……

  從(cong) 國家版本館看懂“何以中國”

  2022年7月23日,中國國家版本館“一總三分”同時落成揭牌。

  植根於(yu) 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擔負著賡續文脈、發展文化的神聖使命,中國國家版本館主要承擔國家版本資源規劃協調、普查征集、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和宣傳(chuan) 使用職責。

  中國國家版本館開館已經將近一年,被稱為(wei) 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那麽(me) ,通過中國國家版本館如何幫助我們(men) 認知“何以中國”的命題呢?

  什麽(me) 是“國家版本館”?

  以版本為(wei) 載體(ti) 記錄曆史變遷

  國家版本館展覽設計單位設計師李濤表示:版本館和其他所有的博物館、展覽館、藝術館都不一樣。剛開始接觸這個(ge) 項目時候,先明確版本館不是什麽(me) ,它不完全是博物館,也不完全是圖書(shu) 館,也不完全是展覽館;它是什麽(me) ?我覺得可以理解它是集成了所有這些要素的,然後傳(chuan) 達版本信息的一個(ge) 新的形態。

  “國家版本館”是集成了多種文博機構的要素之後,再來傳(chuan) 達版本信息的機構。

  那什麽(me) 又是“版本”呢?中國國家版本館中的“版本”是廣義(yi) 的概念,從(cong) 古籍、碑帖,到書(shu) 畫、青銅器,甚至糧票、貨幣,古今中外凡是留有中華文明印記的載體(ti) 都可以視為(wei) “版本資源”。綜上所述,國家版本館是集博物館、圖書(shu) 館、展覽館、檔案館、美術館等於(yu) 一體(ti) 的綜合性文化機構。

  版本是高段位的文化載體(ti) ,反映和見證著一個(ge) 時代的文明成就,也推動著一個(ge) 民族的發展進步。“藏什麽(me) ”“藏多少”“怎麽(me) 征”“怎麽(me) 藏”“怎麽(me) 展”,成為(wei) 國家版本館內(nei) 容建設的關(guan) 鍵。

  國家版本館建設始終突出版本文化的獨特風格,經過多次專(zhuan) 家研究論證,確定將古今中外載有中華文明印記、文化符號、文脈信息的十大類版本資源納入保藏範圍,力求構建豐(feng) 富權威的中華版本資源庫。藏品展品遴選時,堅持以文化價(jia) 值含量為(wei) 標尺,甄選具備曆史價(jia) 值、思想價(jia) 值、社會(hui) 價(jia) 值與(yu) 審美價(jia) 值的版本,以求“收百世之闕文,采千載之遺韻”。

  卷帙浩繁,坐擁百城。全國近900家收藏單位、580餘(yu) 家圖書(shu) 出版社、1萬(wan) 餘(yu) 家報刊社以及眾(zhong) 多民間藏家,認真開展古籍版本資源調查,積極奉獻珍貴版本資源。截至目前,總分館共入藏2500餘(yu) 萬(wan) 件(冊(ce) )版本,其中不乏具有傳(chuan) 世價(jia) 值的經典版本。

  中央總館文華堂南廣場,一座石雕巍然矗立,這一印麵邊長1.6米的石印章,上麵鐫刻四個(ge) 大字:“賡續文脈”,向世人宣告著這座嶄新文化殿堂的職責使命!

  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

  “藏之名山、傳(chuan) 之後世”

  作為(wei) 文明發展的結晶和文化傳(chuan) 承的金種子,版本銘記著中華民族誕生、發展、壯大的演進曆程,承載著厚重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在中華文明發展的曆史長河中,版本的載體(ti) 千變萬(wan) 化,不論是不可多得的典籍古卷,還是燦若星河的藝術珍品,每一件留存至今的版本,都是中國人的底氣和驕傲,彰顯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我國曆朝曆代都把版本保藏傳(chuan) 承放在重要位置,從(cong) 周朝的守藏室到漢代的天祿閣,從(cong) 唐代的弘文館到宋代的崇文院,從(cong) 明代的文淵閣到清代的四庫七閣,專(zhuan) 藏機構綿亙(gen) 千年一直承擔著培根續脈的文化功能。

  進入新時代,如何進一步保藏好我們(men) 民族的版本?如何更好傳(chuan) 承這一民族文化根脈?

  中國國家版本館,正是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和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這是著眼未來的深遠考量。

  目前的中國國家版本館規劃了“一總三分”的格局——中央總館“文瀚閣”和西安分館“文濟閣”、杭州分館“文潤閣”、廣州分館“文沁閣”。他們(men) 分布在我們(men) 國家的東(dong) 西南北。在選址上,國家版本館聚焦文化種子“藏之名山、傳(chuan) 之後世”的主旨,總分館依山而建,分別選址北京燕山、西安秦嶺圭峰山、杭州良渚、廣州鳳凰山。

  國家版本館

  “一總三分” 各有特色

  ■中央總館“文瀚閣”:

  展現大國形象和新時代風采

  走進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掩映在山水園林中的文瀚閣典雅莊嚴(yan) ,池畔古亭匾額點以“匯流澄鑒”四字,寓意“匯集知識之源,洞悉古今之理”。

  漫步其中,從(cong) 詮釋藏書(shu) 文化的“文瀚八景”到國家書(shu) 房內(nei) 源於(yu) 宋代天文石刻圖的星空穹頂,從(cong) 呈現中國曆代書(shu) 法繪畫經典的文化長廊到洞庫拱頂獨具東(dong) 方美學韻味的飛天壁畫,富含中國文化元素的設計隨處可見。

  與(yu) 空間環境相協調、與(yu) 展陳主題相呼應,全國知名藝術家和團隊精心創作了雕漆屏風、閣亭匾額、敦煌壁畫、人物雕塑、蘇繡雙麵繡等各類藝術作品。

  新中國成立以來各類出版物版本全部入藏,同時吸納具有曆史文化傳(chuan) 承價(jia) 值的中華古籍、革命文獻、宗教文獻、雕版拓片、碑帖家譜、錢幣郵票、影視劇數字版和外國精品版本……涵蓋十大類版本類型的上萬(wan) 件展品,以中國曆史發展與(yu) 中華文明演進為(wei) 主線,奠定“1個(ge) 主題展覽+2個(ge) 基本陳列+4個(ge) 專(zhuan) 題展覽”格局。同時,設置國家書(shu) 房和文瀚廳2個(ge) 精品陳列,北區庫房和洞庫5個(ge) 特色庫展,打造政治性、思想性、曆史性、藝術性相統一的版本展示體(ti) 係,著力發揮見證曆史、以史鑒今、啟迪後人的作用。

  ■西安分館文濟閣:

  大氣典雅 漢唐風格

  在中國國家版本館西安分館文濟閣,這裏南倚秦嶺北麓名山圭峰,北望渭河。文濟閣延續了古今交融的設計理念,將中國傳(chuan) 統建築風格應用於(yu) 整體(ti) 設計中。在這裏結合陝西文化特色,設置兩(liang) 個(ge) 展覽。其中《賡續文脈 踔厲前行——中華文化經典版本展(西部篇)》旨在講好以西部為(wei) 主的中華經典版本故事,《楮墨遺珍 萬(wan) 裏同風——絲(si) 綢之路版本展》旨在充分展示絲(si) 綢之路文明。

  杭州分館文潤閣:

  山水悠然 江南宋韻

  杭州分館“文潤閣”坐落於(yu) 浙江杭州良渚,建築設計圍繞“宋代園林神韻的當代藏書(shu) 建築”展開。站在文潤閣的屋頂上,就能眺望不遠處的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杭州分館是中央總館的異地災備庫、江南特色版本庫,及華東(dong) 地區版本資源集聚中心。清乾隆年間抄製的《四庫全書(shu) 》曾分七館而藏,其中一部就珍藏在杭州孤山南麓的文瀾閣中。如今,文潤閣接過曆史的重擔,肩負起了江南版本的保藏使命。

  廣州分館文沁閣:

  時代氣息 嶺南印象

  廣州分館坐落於(yu) 廣州從(cong) 化的鳳凰山麓、流溪河畔,營造傳(chuan) 統形製與(yu) 嶺南山水高度融合的禮樂(le) 格局。“文沁閣”主樓將適應嶺南氣候的現代外牆工法與(yu) 傳(chuan) 統雕刻藝術肌理進行結合,打造傳(chuan) 世經典的中華文化殿堂形象。廣州分館致力於(yu) 係統收藏中國古籍影印珍本。現收藏以“原大、原樣、原色”為(wei) 特色的影印版《文津閣四庫全書(shu) 》版本,“四庫學”版本規模初具。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