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充分認知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
嵐山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總結提煉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突出的創新性、突出的統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立足當下,麵向未來,隻有全麵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實證了我國百萬(wan) 年的人類史、一萬(wan) 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五千多年漫長文明發展史中,中國人民創造了璀璨奪目的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續至今、從(cong) 未中斷的文明。如果不從(cong) 源遠流長的曆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悠遠的曆史,深厚的大地,這是我們(men) 的信心和底氣所在。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管是典籍典故,還是發明創造,無不飽含與(yu) 時俱進、勇於(yu) 創新的不懈追求。在幾千年曆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產(chan) 生了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偉(wei) 大思想工匠、偉(wei) 大科技成果、偉(wei) 大文藝作品,涵養(yang) 了守正不守舊、尊古不複古的進取精神,不懼新挑戰、勇於(yu) 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事實證明,中國人民是具有偉(wei) 大創造精神的人民,中華文明是具有創新進取特性的文明。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ti) 中華民族的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wei) 大祖國的曆史。“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這種特性從(cong) 根本上決(jue) 定了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wei) 一體(ti) 、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決(jue) 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luan) 、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決(jue) 定了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決(jue) 定了一個(ge) 堅強統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係。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隻有充滿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時包容、借鑒、吸收各種文明的優(you) 秀成果。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於(yu) 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突出的包容性,從(cong) 根本上決(jue) 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取向,決(jue) 定了中國各宗教信仰多元並存的和諧格局,決(jue) 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並蓄的開放胸懷。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諧是中華民族一直以來追求和傳(chuan) 承的理念,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王稱霸的基因,中國人民不僅(jin) 希望自己發展得好,也希望各國人民都能擁有幸福安寧的生活。這種特性從(cong) 根本上決(jue) 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決(jue) 定了中國不斷追求文明交流互鑒而不搞文化霸權,決(jue) 定了中國不會(hui) 把自己的價(jia) 值觀念與(yu) 政治體(ti) 製強加於(yu) 人,決(jue) 定了中國堅持合作、不搞對抗,決(jue) 不搞“黨(dang) 同伐異”的小圈子。
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全麵深入了解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展史,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更好認識和認同中華文明,我們(men) 就一定能築牢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凝聚起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團結奮鬥的強大精神力量。(人民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