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東湖評論:莫讓“剩菜盲盒”成為監管盲區

發布時間:2023-06-13 15:42:00來源: 荊楚網

  近日,全國多地刮起了一股“剩菜盲盒”風。“剩菜盲盒”是指餐飲商家將臨(lin) 期食品或當日未售出的庫存,以“盲盒”形式在軟件上打折賣出。

  “剩菜盲盒”起源於(yu) 國外平台Too Good To Go,如今,這一概念在本土化平台的助推下走進中國年輕人的視野。在北上廣、成都、重慶、長沙等多個(ge) 城市,有不少年輕人嚐到了“剩菜盲盒”的甜頭,甚至為(wei) 了“搶”到限量盲盒,每日早早蹲點。

  這種有趣且省錢的新型盲盒有它獨有的“魅力”。消費者無法得知盲盒裏麵有什麽(me) ,這種不確定性增加了拆盲盒的期待感與(yu) 樂(le) 趣,也能一定程度幫助商家有效解決(jue) 了臨(lin) 期食品,避免食物浪費。

  然而,正是因為(wei) 盲盒的不確定性,消費者無法得知盲盒究竟有什麽(me) ,商家將食品生產(chan) 日期、保質期、配料表等關(guan) 鍵信息抹去,這就帶來了一些飲食安全方麵的隱患。民以食為(wei) 天,食以安為(wei) 先。“剩菜盲盒”說到底是臨(lin) 期食品,安全是食品首要的考量因素,因此,“剩菜盲盒”都必須遵守《食品安全法》相關(guan) 規定。此外,“剩菜盲盒”因質量問題需要退貨的權益保障,也不能因為(wei) 是打折商品而予以拒絕,必須明確,臨(lin) 期食品也在安全食品的範疇,隻不過接近保質期,在質量上不能降低標準。

  商家要誠信經營。“剩菜盲盒”的底線是誠信,如果欺騙、誤導了消費者,縱然能處理賣不掉的剩菜,最終失去的將是消費者的信任和自身口碑,得不償(chang) 失。同時。相關(guan) 商家必須持有食品安全從(cong) 業(ye) 許可證,“剩菜盲盒”製作必須符合食品安全生產(chan) 相關(guan) 要求,嚴(yan) 格按照相關(guan) 要求開展食品製作。不僅(jin) 如此,“剩菜盲盒”上需要標記好食品生產(chan) 日期,需要有明確的食品保質期,標記好相應的商家店名、地址、聯係方式等,確保消費者知情權落實到位。

  監管要依法進行。盲盒之“盲”,應該隻針對購買(mai) 者,但在監管端,應該是“明”的。所以,可以要求商家將每一個(ge) 盲盒裏食物的具體(ti) 信息、圖片在App後台進行上傳(chuan) 備份,以便監管抽查。“剩菜盲盒”的監管同樣也需要保障商家的合法權益,需要避免消費者故意“找茬”事件發生。從(cong) “剩菜盲盒”製作完成到消費者放心消費,其中需要監管的地方還有很多,這些需要眾(zhong) 多人齊心合力,“剩菜盲盒”才會(hui) 真正“香”。

  “剩菜盲盒”承載著杜絕食物浪費的美好意願,倡導了一種綠色環保的健康生活,有助於(yu) 形成節約型社會(hui) 氛圍。但利弊相隨,我們(men) 不能讓“剩菜盲盒”成為(wei) 監管盲區,“剩”要剩出可靠的質量,“盲”要盲出實惠與(yu) 實在,需要商家、監管、消費者齊心協力努力,讓商家可以有效賣出滯銷食品,讓消費者吃出滿意、吃出健康。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