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才是學生期待的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共有5750門課程獲認定。當前,我國的高等教育正在由大眾(zhong) 化階段邁向普及化階段,越來越多的中國學子得以走進高校課堂,接受本科教育。但是伴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如何提升高等教育質量、打造學生們(men) 真正需要和真正期待的課程,成為(wei) 我國高等教育需要直麵和回答的課題。
一流的本科課程要從(cong) 書(shu) 本中來、到現實中去,讓學生真正學有所得。高等教育不僅(jin) 要把論文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更要把課堂搬到一線實戰中。傳(chuan) 統的課堂教育最大的弊端是“紙上談兵”,學生通過文字和圖像去了解現實社會(hui) ,總會(hui) 有“紙上得來終覺淺”的遺憾。對於(yu) 本科教育而言,深入一線的實踐教學,是真正提升學生感知社會(hui) 現實、體(ti) 察國計民生的關(guan) 鍵之所在。
每年暑期,清華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的學子們(men) 都會(hui) 開啟一場“暑期必修實踐課”。學生們(men) 組成數個(ge) 不同的實踐支隊,前往最基層的中國鄉(xiang) 村和社區,深入調查研究,與(yu) 象牙塔外的世界對話,采寫(xie) 真正的中國故事。
一流的本科課程還需要回應社會(hui) 現實,培養(yang) 市場真正需要的人才。當前,一些高校的課程與(yu) 社會(hui) 發展及市場需求嚴(yan) 重脫節,學生有時失落地發現:自己在大學四年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在進入社會(hui) 後毫無用武之地。“畢業(ye) 即失業(ye) ”、難以找到對口的工作,成為(wei) 一些大學畢業(ye) 生麵臨(lin) 的現實問題。更有一些論調宣稱,高校隻需要開設兩(liang) 個(ge) 專(zhuan) 業(ye) 即可:考公專(zhuan) 業(ye) 和考研專(zhuan) 業(ye) 。這種高校課程與(yu) 就業(ye) 市場需求的割裂,進一步加劇了畢業(ye) 生的就業(ye) 難度。對此,高校有必要立足社會(hui) 發展前沿,通過改革課程設置、引進業(ye) 界導師等方式,幫助同學把握時代脈搏,提升對現實的感知力。
當然還要看到,理想的大學教育不該成為(wei) 流水線式教學。一流的本科課程應以培養(yang) “全人化”的人才為(wei) 目標,真正培養(yang) 學生學習(xi) 的效能。很多時候,學生可能會(hui) 忘記在課堂上學到的具體(ti) 知識,但是終身學習(xi) 的技能、求知問道的興(xing) 趣、創新挑戰的勇氣,能讓他們(men) 終身受益。
2018年,美國耶魯大學一門名為(wei) 《心理學與(yu) 美好生活》的課程,吸引了全校近四分之一的學生選修,成為(wei) 該校建校300多年來最受歡迎的課程。這門課以幫助學生經營生活、追求幸福為(wei) 目標,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yang) 成追求快樂(le) 的習(xi) 慣。這種打破常規、回歸人本身的課程,看似在短時間內(nei) 難以取得實效,但是在漫長的人生之路上,發自內(nei) 心的樂(le) 觀、勇氣與(yu) 堅持,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克服未來的壓力、困難與(yu) 挑戰。
立大誌、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這是時代賦予廣大青年的曆史使命。而對於(yu) 大學生而言,立足中國、關(guan) 心社會(hui) 、終身學習(xi) ,才是他們(men) 從(cong) 大學課堂上學到的最有價(jia) 值的一課。
(作者係清華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博士研究生)
劉勇亮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