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規範從業者身份 不讓陪伴經濟成為法外之地

發布時間:2023-06-14 10:5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學生,陪玩遊戲,周末接單”“線下陪玩,超短裙、黑絲(si) ,你想讓我怎麽(me) 穿都行”“不露臉陪玩每10分鍾148元,露臉陪玩每10分鍾228元”……這是記者近日調查遊戲陪玩這一新生事物時,看到或收到的陪玩信息。(據6月10日《法治日報》)

  伴隨遊戲產(chan) 業(ye) 的蓬勃發展,遊戲陪玩服務應運而生,與(yu) 直播行業(ye) 一樣直接參與(yu) 遊戲過程,成為(wei) 電競產(chan) 業(ye) 不可忽視的一環。對玩家來說,陪玩交易簡單、客單價(jia) 不高,所以很多人願意一試。對於(yu) 從(cong) 業(ye) 者來說,陪玩門檻較低、時間靈活,還可以“免費打遊戲”,這是一種不小的誘惑。正因為(wei) 如此,陪玩作為(wei) 一種新興(xing) 職業(ye) ,迅速被年輕群體(ti) 接受並流傳(chuan) 開來。

  現實中,陪玩大多分為(wei) 兩(liang) 種:“技術型陪玩”和“社交型陪玩”。前者以陪打遊戲、幫忙上分為(wei) 主,後者則提供語音聊天、視頻聊天等“增值服務”為(wei) 主——這也正是陪玩產(chan) 生異化的開始。為(wei) 了招攬業(ye) 務,有些陪玩服務大打“擦邊球”,有些則從(cong) 線上拓展到線下。更有甚者,以陪玩之名從(cong) 事不法交易,在“玩火”的邊緣瘋狂試探。

  與(yu) 各種陪伴經濟一樣,陪玩主打的是“陪”,迎合的是精神層麵的消費需求。2021年,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對1535名受訪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8.7%的受訪青年體(ti) 驗過陪伴式服務,其中37.2%的受訪青年體(ti) 驗過遊戲陪玩,34.8%的受訪青年消費過陪跑陪健身,30.6%的受訪青年體(ti) 驗過陪聊服務。在享受“陪伴經濟”的同時,某些亂(luan) 象也令受訪青年感到擔憂——56.3%的受訪青年覺得,在陪伴式服務中容易遇到人設與(yu) 實際不符的情況。為(wei) 此,58.4%的受訪青年建議明確服務內(nei) 容和規範,58.2%的受訪青年建議加強對違規服務行為(wei) 的懲處。

  從(cong) 職業(ye) 分工的角度看,陪伴經濟敏銳地捕捉到消費者的需求和痛點,並為(wei) 之提供個(ge) 性化服務,不失為(wei) 勞動服務業(ye) 更加多元化、精細化的體(ti) 現。不過,從(cong) 行業(ye) 發展的角度看,“野蠻生長”的陪伴經濟仍麵臨(lin) 不少“成長的煩惱”。容易“涉黃”隻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由於(yu) 缺乏相應的行業(ye) 規範和監管機製,買(mai) 賣雙方都容易受到傷(shang) 害。一方麵,購買(mai) 服務的一方容易因遇人不淑而投訴無門;另一方麵,提供服務的一方也可能受到人身安全方麵的威脅。

  陪伴經濟方興(xing) 未艾,其中多數職業(ye) 並沒有統一的認證標準,由此使得消費者更像是在“開盲盒”、碰運氣。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陪伴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某些網絡平台作為(wei) 中介機構,並沒有切實履行其應盡的責任和義(yi) 務。以陪玩為(wei) 例,某些網絡平台不僅(jin) 任由未成年人出入其間,而且對不良信息視而不見。更有甚者,鋌而走險“以黃養(yang) 商”,給未成年人造成極大傷(shang) 害,帶來惡劣的社會(hui) 影響。

  包括陪玩在內(nei) ,陪伴經濟有不小的發展潛力。要保護這片“藍海”,就不能使其淪為(wei) 法外之地。在強化聯合監管、提高違法成本的同時,是時候給陪伴經濟中的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者提供一個(ge) 明確的身份了——讓陪伴經濟“師出有名”,有助於(yu) 將其納入法製化的軌道上運行,這是保障供求雙方權益的基礎,也是維護行業(ye) 健康發展的關(guan) 鍵。

  趙誌疆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